-
手足口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4.重症病例的治疗:(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控制颅内高压,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呼吸、循环衰竭前期转ICU治疗。(2)血生化、心肌酶学、活化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
-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4.根据上述1-3条标准临床诊断或/和咽拭子肠道病毒(CoxA、B,埃可病毒等)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3)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或心肌酶有异常者;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口腔喷雾剂;:1.咽痛缓解,体温正常,咽部疱疹消退,无呼吸、吞咽困难;二、疱疹性咽颊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疱疹性咽峡炎(ICD-10:B08.552);
-
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概述: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AHC)为一传染性很强、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的急性结膜炎。中医辨证其病因、病机为风热毒邪外袭,上犯白睛,治则祛风清热解毒,银翘散加减:双花、连翘、牛蒡子、荆芥、薄荷、豆豉、桔梗、竹叶、甘草、黄芩、石膏、丹皮、赤芍、生地。如果有角膜炎时,应加石决明,青葙子、密蒙花。
-
手足口病
英文翻译Hand-foot-mouthdisease,HFMD疾病别名发疹性口腔炎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又名发疹性水疱口腔炎,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家庭和托幼机构的传播是本病社会传播的主要机制。
-
WS 588—2018 手足口病诊断
f)孵育:用封板膜封板后,37℃孵育30min;A.1.4试剂对照范围:A.1.4.1阴性对照OD值≤0.1。附录B(规范性附录)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B.1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B.1.1试验材料:B.1.1.1可用于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的临床标本:鼻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疱疹液、脑脊液或尸检标本,或其病毒分离培养物。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概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AHC)是非功过969年新发现的一种眼病,系有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现已波及世界各地,成为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3.他觉症状包括眼睑肿胀,结膜下出血,多发性角膜上皮剥脱,点状上皮下浸润,结膜充血、浮肿、结膜滤泡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等。
-
肠道病毒胃肠炎
概述: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肠道病毒胃肠炎并不多见,主要由埃可病毒2,3,6~冬夏季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为乏力、畏寒、低热、腹泻稀水便,混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日排便在10次以内。呕吐较频,有时可伴有腹痛及肌肉疼痛。确定诊断应根据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
手、足、口病
疾病别名水疱疹病及口炎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指(趾)的背面或侧缘,但亦有发生于掌跖及指的掌侧,且与指(趾)皮纹的走向一致。末梢血淋巴细胞增加。特别提示手、足、口病为病毒性疾病,特征为口内出现溃疡。
-
肠道病毒感染
概述: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nterocytopathichumanorphanvirusECHO简称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本属病毒感染分布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脊髓灰质炎已有专章论述,本节介绍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的肠道病毒外的肠道病毒感染。
-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病理生理患者骨髓中存在前B细胞,而末梢血及淋巴结中几乎见不到浆细胞及成熟B淋巴细胞,偶在末梢血中可见未成熟B细胞及前B细胞,病儿胸腺组织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正常,考虑本症存在B细胞系统的固有分化异常,即前B细胞发育至成熟B细胞的分化阶段中存在障碍,结果导致所有各类Ig的合成不足,对很多抗原不能产生特异抗体反应。
-
曾毅
曾毅,男。近年来,他又首次发现EBNA-1的IgA和Zebra的IgA抗体对鼻咽癌诊断的特异性,建立了国际上仅有的针对EB病毒EBNA-1、P138和MA的单克隆抗体,重组成功高表达的EA、P138+P54质粒,证明癌细胞中有EBNA-1和LMP抗原,首次发现鼻咽癌病人中有EA和MA/IgA的抗独特型抗体,从而使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
WS/T 524—2016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具体如下:a)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或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进一步调查。5.3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核实病例诊断,开展预调查,明确致病因子类型(细菌、病毒或其它因素)。肠道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
46乙型脑炎病毒(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黄病毒科第二类BSL-2ABSL-2BSL-2BSL-1BSL-1AUN2814有疫苗。三、主要内容:《目录》整体架构与《名录》保持不变,仍由病毒、细菌类、真菌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仍为病原微生物名称、分类学地位、危害程度分类、不同实验活动所需实验室等级、运输包装分类及备注等。
-
水痘
是指因感染水痘时邪,以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癍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表现的出疹性儿科时行病。西医·水痘: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和特征,本病多见于小儿。胎盘球蛋白效果不肯定。
-
急性鼻咽炎
概述:急性鼻咽炎(acutenasopharyngitis)又称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全鼻咽部粘膜、粘膜下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咽扁桃体。但婴幼儿患者,起病急,往往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常被误诊为急性传染病。黏脓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继发细菌感染。在儿童偶有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
卡他性鼻炎
概述:急性鼻咽炎(acutenasopharyngitis)又称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全鼻咽部粘膜、粘膜下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咽扁桃体。但婴幼儿患者,起病急,往往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常被误诊为急性传染病。黏脓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继发细菌感染。在儿童偶有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
病毒性脑膜炎
病因:随着病毒学研究特别是组织细胞培养,血及脑脊液感染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已明确,本病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少数为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带状疱带状疱疹病毒。病毒性脑膜炎:急性起病,或先有上感或前驱传染性疾病。但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
-
WS 294—2016 脊髓灰质炎诊断
b)疑似病例的粪便、咽部、脑脊液、脑或脊髓组织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或麻痹后1个月内脑脊液或血液特异性IgM抗体阴性,或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无4倍升高者。常见的包括GBS、急性脊髓炎、外伤性神经炎、周期性麻痹、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致的麻痹等。2)脑干型。B.4.9在36℃孵育。
-
肠病毒属
不同肠道病毒及肠道病毒与鼻病毒间整个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大于50%,一种肠道病毒不同株之间整个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5%。病毒主要在肠道细胞中复制,也能在神经、肌肉和其它一些组织中复制。大多数病毒感染无明显症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轻微脑膜炎、脑炎、肌炎、心肌炎和结缔组织炎。
-
埃可及柯萨奇病毒感染
症状体征:肠道病毒感染时,临床表现极为多样化,病情轻重差异悬殊,同型病毒有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型病毒可有相似症状,故单从临床表现难以判定型别。脑脊液所见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相似,细胞数轻度增高,分类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2.心脏疾病此两种病毒可引起心肌-心包炎,侵犯心内膜者少。
-
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3、若脑部病变主要累积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如狂躁、幻觉、势语、以及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等,伴发热或无热,多种病毒可引起此类表现,但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最严重,该病毒脑炎的神经细胞内易见含病毒抗原颗粒包涵体,有时被称为急性包涵体脑炎,常合并惊厥与昏迷,病死率高。
-
甲型病毒性肝炎
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断不难,但在黄疸前期易误为“感冒”、“急性胃肠炎”,应注意尿色加深呈深黄色是考虑本病的重要线索。一般血清中ALT含量的高低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5.HAV抗原抗体及HAV-RNA检测(1)抗-HAVIgM甲型肝炎特异性抗体-(抗-HAVIgM)出现早,一般在发病数日即可检出,黄疸期达到高峰,1~4月大部分消失。
-
细小核糖核酸病毒
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是由英文的pico(小的)+RNA+virus三词组成,意指小形RNA病毒。比重小(1.32—1.35),一般在肠道中增殖,表现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疹性症状,但是多为隐性症状。(3)鼻病毒群:比重大(1.38—1.43),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如人鼻病毒和牛鼻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