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敛汗固表
敛汗固表为收涩法之一。针灸治疗常补复溜、泻阴郄。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如症见自汗、面色(白光)白、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属体虚卫外不固,宜用牡蛎散、玉屏风散;如症见盗汗、午后潮热、面赤、口干、心烦、唇燥、舌质红、脉细数,属阴虚火扰所致,宜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浮小麦等。
-
固涩法
概述:固涩法为治法。适用于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久痢久泻、精关不固、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带清稀等症。止遗尿,常用方如桑螵蛸散、缩泉丸等。常用药如诃子、赤石脂、石榴皮、禹余粮、补骨脂、肉豆蔻等,尚须配伍健脾益气或温阳药。常用方如固冲汤、清热固经汤、升阳举经汤、安冲汤、完带汤、清带汤、易黄汤等。
-
涩可去脱
涩可去脱治疗学术语。指用收敛的药物,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为卫气不固,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又如肾虚而遗精,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
-
敛汗汤
处方:黄耆30克麦冬15克北五味6克桑叶14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敛汗固表。治大病之后,气虚不固,遍体出汗淋漓。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清热固表汤
处方:生石膏30克地骨皮12克浮小麦30克糯稻根30克知母1.0克功能主治:清热固表。治内热而表不和所致之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浮小麦、糯稻根敛汗固表。地骨皮、浮小麦、糯稻根皆为养阴止汗之剂。且汗为心之液,汗多则心气亦虚,小麦为心之谷,专能补养心气,惟浮小麦中空体轻而走皮表,故兼有固表止汗之功。
-
收涩
收涩为治疗学名词。是指治疗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方法。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原则立法的。适用于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久痢久泻、精关不固、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带清稀等症。有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肾涩精、固崩止带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