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性斜视
检影之前对于40岁以下无青光眼指征者,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使眼球处于调节静态的屈光状态,最理想的麻痹剂不仅要有较强的麻痹睫状肌的作用,使剩余调节力减少至最低限度,而且要求持续时间越短越好。7天,最好用眼膏,亦可用眼水。将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于眼外肌治疗斜视,开辟了非手术治疗斜视的新途径。
-
垂直直肌水平移位术
手术名称:垂直直肌水平移位术分类:眼科/眼肌手术/矫正眼性斜颈的直肌移位术ICD编码:15.504概述:斜颈有2种,一种为胸锁乳突肌异常引起的真性斜颈,需矫形外科或整形外科手术治疗;一种是由双眼上斜肌麻痹或单眼下斜肌功能过强(原发或继发)引起的眼性斜颈,多数经麻痹肌加强术及功能过强肌减弱术即可矫正。
-
视野
上述现象进一步证明了视锥细胞具有色觉,视杆细胞只有光感觉,而视锥细胞确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心部。双眼视野的范围比单眼视野大。同一被检眼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视标检查,所得视野范围不同,正常视野以白色最大(3毫米视标),其颞侧为90℃,鼻侧为60℃,下方为70℃,上方为55℃,蓝、红、绿依次递减10℃左右。
-
开角型青光眼
近年来对青光眼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在Schlemm管壁内皮下及内皮网间隙中沉淀大量斑状物一酸性粘多糖蛋白复合物,这些斑状物的量与房水流畅系数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左旋肾上腺素,降眼压作用可持续12~(5)对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可给予复方丹参,维生素B1、B12、C、E及三磷酸腺苷等药以维持视功能。
-
视神经萎缩
自80年代以后,本病的中医中药和针灸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首先表现在文献的数量上已超过前20余年的总和。首先应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性,辅以头颅X线等检查,一般可列入常规,其他头颅CT及MRI等亦选择性应用。加减:肝肾阴虚加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萸肉、龟版、女贞子;球后穴以30号毫针直刺1.5~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眼底改变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酷似,但本病发生于足月顺产新生儿,无吸氧史,且多数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史,与后者不同。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颞侧纤维血管膜牵引视网膜血管,形成黄斑偏位(图1)。鉴别诊断:需要与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鉴别者有早产儿视网膜儿视网膜病儿视网膜病变和Coats病。
-
视衣
脉络膜主要由血管组成。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⑧神经节细胞层;色素上皮为排列整齐的单层六角形细胞,黄斑部色素上皮较厚,周边变薄,具有多种复杂的生化功能以及支持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作用;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
视网膜
概述:视网膜(retina)中医称为视衣。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色素上皮为排列整齐的单层六角形细胞,黄斑部色素上皮较厚,周边变薄,具有多种复杂的生化功能以及支持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作用;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
额肌瓣术
额肌瓣术适应证适用于上睑提肌功能较差(上睑提肌的肌力小于4mm),额肌功能完备的患者。4.用直剪于眶上切迹外2mm处,于眉下肌层的上唇,作自下向上的额肌切口,长约1.5~在该切口的颞侧2.0~于睑板上缘的眶隔切口内伸入弯剪,沿眶隔后伸向眶上缘,在眶隔附着处并行眶缘作一眶隔切口,宽度以能顺利通过额肌瓣为宜(图9)。
-
球后视神经炎
脑脊液中单克隆抗体90%可增高,但非特异性HLA-A3和B7亦有助于诊断。而视神经脊髓炎现多认为属多发性硬化变异型),家族性视神经萎缩(Leber病)所引起特发性仍占1/2左右。鉴别诊断:本病应考虑与下列疾病鉴别:1.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和散光者,可有眼痛、头痛及视物不清,视盘改变类似视盘炎,极易误诊。
-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查两部分。同时检查光投射,检查颞侧、前方、鼻侧3个部位的上方、前方、下方共9个方向,可用图表示。用遮眼板挡住另眼,先查右眼,再查左眼,嘱患者说出能辨认的最小视标,正常近视力为J1。亦可采用投射法。例如第7行字全部读出而第8行字全部不能辨认,记录为0.7;
-
视野检查法
定义:视野检查法(perimetry)又称周边视力检查法。以同样方法检查左眼。其他的还有Goldmann半球形定量视野计,这种视野计对视标的大小和亮度,以及背景的亮度进行了比较精确的定量。检查时患者下颌搁在颏架上,受检眼固视白色圆盘,另眼遮盖,医生用视标(常用1—2毫米白色视标)先查出生理盲点,即在颞侧10°~
-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概述:恶性高血压(malignanthypertension)又称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hypertension),是指血压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升高至严重程度,使血管受到重度损害。病因:与肾上腺功能亢进有关。视网膜水肿开始位于视盘颞侧呈雾样灰白色,然后扩展至整个后极部视网膜,变细的动脉和肿胀的静脉隐没于水肿的视网膜之中。
-
视神经管减压术
3.眼底变化伤后3周,视乳头颞侧淡白,毛细动脉变细。(2)沿切口将骨膜连同内眦韧带,泪囊一起自骨壁剥开,逐渐向眶深部剥离,小心暴露筛骨纸板,直至接近眶尖视神经管眶口内下缘,术中注意勿损伤筛前、后动脉,必要时电凝止血后切断(图8.10.6.4-4)。2.手术应在硬脑膜外进行,不要损伤脑组织。2d作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
视神经减压术
3.眼底变化伤后3周,视乳头颞侧淡白,毛细动脉变细。(2)沿切口将骨膜连同内眦韧带,泪囊一起自骨壁剥开,逐渐向眶深部剥离,小心暴露筛骨纸板,直至接近眶尖视神经管眶口内下缘,术中注意勿损伤筛前、后动脉,必要时电凝止血后切断(图8.10.6.4-4)。2.手术应在硬脑膜外进行,不要损伤脑组织。2d作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
急进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概述:恶性高血压(malignanthypertension)又称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hypertension),是指血压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升高至严重程度,使血管受到重度损害。病因:与肾上腺功能亢进有关。视网膜水肿开始位于视盘颞侧呈雾样灰白色,然后扩展至整个后极部视网膜,变细的动脉和肿胀的静脉隐没于水肿的视网膜之中。
-
单纯泪小管断裂缝合术
内眦部外伤所致的泪小管断裂,可行泪小管缝合术进行修复。以2%利多卡因2~3ml,在创口两侧皮下和结膜下、泪囊区皮下、鼻泪管上口处作浸润麻醉。2.扩大泪点,向泪点插入一泪道冲洗针头,找到泪小管颞侧断端(图1)。图1图23.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较难。参考泪囊摘除术方法切开皮肤,分离眼 匝肌,沿泪囊长轴切开泪囊。
-
下睑带蒂旋转瓣再造术
下睑带蒂旋转瓣再造术适应证一般用来修复上睑1/2睑长的缺损。局部麻醉。先垂直切开A处睑缘组织,然后向下伸延眼睑全层切口,其深度与上睑缺损深度一致。切断外眦韧带下支,于颞侧皮下潜行分离,松解一切牵制力量,使下睑带蒂旋转皮瓣连同颞侧皮肤能自由地向鼻侧推移,并与下睑鼻侧创缘作分层缝合(图2)。
-
近视
近视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可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方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漆裂纹样病变可能为玻璃膜皲裂和色素上皮萎缩引起。视网膜变性多发生于赤道部及周边部,故裂孔亦多见于相应部位,尤为颞上象限(囊样变性即多见于此)。为进一步确定近视眼性质,可比较常瞳和睫状肌麻痹下的验光结果。
-
短视
近视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可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方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漆裂纹样病变可能为玻璃膜皲裂和色素上皮萎缩引起。视网膜变性多发生于赤道部及周边部,故裂孔亦多见于相应部位,尤为颞上象限(囊样变性即多见于此)。为进一步确定近视眼性质,可比较常瞳和睫状肌麻痹下的验光结果。
-
近视眼
近视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可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方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漆裂纹样病变可能为玻璃膜皲裂和色素上皮萎缩引起。视网膜变性多发生于赤道部及周边部,故裂孔亦多见于相应部位,尤为颞上象限(囊样变性即多见于此)。为进一步确定近视眼性质,可比较常瞳和睫状肌麻痹下的验光结果。
-
短视眼
近视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可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方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漆裂纹样病变可能为玻璃膜皲裂和色素上皮萎缩引起。视网膜变性多发生于赤道部及周边部,故裂孔亦多见于相应部位,尤为颞上象限(囊样变性即多见于此)。为进一步确定近视眼性质,可比较常瞳和睫状肌麻痹下的验光结果。
-
颞侧径路泪腺摘除术
泪腺的肿瘤或慢性泪腺炎须手术摘除时,通常有两条径路,即颞侧径路和前方径路。手术步骤1.缝合睑裂。作皮肤切口,自外眦角向颞侧水平切开皮肤。用拉钩拉开创口并止血,暴露眶外缘骨膜、眶隔及颞肌筋膜。3.分离两侧骨膜,暴露骨壁。图5图66.拉开上睑提肌,分离睑叶与腱膜的联系,游离睑叶泪腺,拉出切口。
-
颧颌皮瓣下睑再造术
颧颌皮瓣下睑再造术适应证适用于修补下睑缺损1/2睑长。顺下睑缘弧度于外眦部向颞上作弧形切口,于眉弓末端水平弧开切口转向颞侧,止于发际附近,切口长度根据所修复的缺损范围决定,如缺损范围为睑长1/2,一般切口长4cm左右就够了(图8)。充分止血后,将颧颌皮瓣推向眼睑鼻侧部分,并分层缝合,注意对齐睑缘(图9)。
-
直肌移位术
手术名称:直肌移位术分类:眼科/眼肌手术/麻痹性斜视手术ICD编码:15.501概述:麻痹性斜性斜视首先要查清何肌麻痹?Hummelshein(1970)设计了一种手术方法,将上、下直肌的部分功能转移到外直肌,治疗第Ⅳ颅神经麻醉。(4)缝合球结膜。(3)从上、下直肌附着点中央开始,顺肌肉走向一分为二向后劈开,长12~
-
目珠
角巩膜缘:角巩膜缘即角膜与巩膜移行区,宽约1毫米。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
-
眼珠
角巩膜缘:角巩膜缘即角膜与巩膜移行区,宽约1毫米。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
-
眦部缺损的修复
眦部缺损的修复适应证眦部缺损。局部麻醉。将皮瓣的颞侧部分向颞下侧转位,覆盖内眦部创面。图3如果肿物已累及眼睑后层,小范围后层缺损,可分离上下穹隆结膜和球结膜,翻转修补缺损的后壁。术中注意事项1.于内眦部缺损创面鼻侧缘向鼻额部作倒向性V形切口,使呈易位皮瓣。术后7天拆除皮肤缝线。
-
泪腺分泌神经切断术
泪腺分泌神经切断术支配泪腺分泌的神经为来自面神经的副交感纤维,经上颌神经的泪腺支进入泪腺。适应证因泪道严重破坏不能修复,为减少顽固性流泪带来的烦恼。术前准备及麻醉用2%利多卡因5ml,在眼球颞侧和眶外侧壁间隙,及外眦部皮下作浸润麻醉。2.沿肌纤维分离眼 匝肌,拉开肌肉,暴露眶外缘骨膜及外眦腱。
-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毛细血管闭塞的直接结果是视网膜出现大片非灌注区,周围绕以扩张的毛细血管及微动脉瘤,更由于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形成典型棉絮斑,代表病程已进入增殖前期。1.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tocoagulation)除颞侧血管弓内的黄斑区以外,光凝斑覆盖几乎整个眼底,范围直至赤道部以外。
-
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的激光治疗
毛细血管闭塞的直接结果是视网膜出现大片非灌注区,周围绕以扩张的毛细血管及微动脉瘤,更由于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形成典型棉絮斑,代表病程已进入增殖前期。1.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tocoagulation)除颞侧血管弓内的黄斑区以外,光凝斑覆盖几乎整个眼底,范围直至赤道部以外。
-
睑裂扩大术
手术名称:睑裂开大术别名:睑裂扩大术分类:眼科/眼睑手术/眼睑小手术ICD编码:08.5102概述:睑裂开大术包括:1.外眦松解术,适用于手术切除下睑肿物、外伤等因素,导致下睑小范围缺损,如拉拢缝合有困难(一般下睑缺损1/4范围,可以拉拢缝合),可以采用外眦松解术,以便将颞侧眼睑组织向缺损创面推移,修复缺损。
-
睑裂开大术
手术名称:睑裂开大术别名:睑裂扩大术分类:眼科/眼睑手术/眼睑小手术ICD编码:08.5102概述:睑裂开大术包括:1.外眦松解术,适用于手术切除下睑肿物、外伤等因素,导致下睑小范围缺损,如拉拢缝合有困难(一般下睑缺损1/4范围,可以拉拢缝合),可以采用外眦松解术,以便将颞侧眼睑组织向缺损创面推移,修复缺损。
-
眼睑前层缺损的修复
眼睑前层缺损的修复眼睑前层的缺损指眼睑皮肤与眼 匝肌、前层组织缺损于修补前需要作整修外形,便于修补。2.如移行皮瓣的蒂部、易位皮瓣的蒂部出现明显猫耳现象,可于局部自切口向外切除一三角形皮肤,四周皮下作潜行分离后间断缝合。6.切取中厚皮片时,创面内如有脂肪组织露出,先予缝合,然后再覆盖凡士林纱布。
-
下斜肌减弱术
下斜肌减弱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图1图21.在眼球的颞下象限,距角膜缘9mm,作与角膜缘平行的结膜切口,长为8mm,贯穿结膜、眼球筋膜和肌间膜,直达巩膜(图1),切口必须位于眶下脂肪垫之前。图5图66.再用两个大斜视钩代替小斜视钩,将与下斜肌有联系的筋膜层组织从分离干净,露出5~
-
上斜肌折叠术
手术名称:上斜肌折叠术分类:眼科/眼肌手术/垂直肌增强术ICD编码:15.2205适应症:上斜肌折叠术适用于患眼上斜肌弱或下斜肌强或另眼上直肌弱的上斜视。2.用一斜视钩钩住上直肌止端向下牵拉,用另一斜视钩牵引球结膜切口之后缘向颞上侧牵拉,分离周围的眼球筋膜及肌间膜,暴露上斜肌附着点(图8.4.4.4-2)。
-
鞍上脑膜瘤
概述:鞍结节脑膜瘤于1899年由Stewart首次介绍,Cushing等于1929年将其称之为“鞍上脑膜瘤”。垂体和丘脑下部功能障碍: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较少见,但肿瘤长大后压迫垂体时,也可发生垂体功能减低的症状,如性欲下降、阳萎或闭经;其他辅助检查:1.颅骨X线平片约半数病人头颅平片可有阳性发现。
-
鞍结节脑膜瘤
概述:鞍结节脑膜瘤于1899年由Stewart首次介绍,Cushing等于1929年将其称之为“鞍上脑膜瘤”。垂体和丘脑下部功能障碍: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较少见,但肿瘤长大后压迫垂体时,也可发生垂体功能减低的症状,如性欲下降、阳萎或闭经;其他辅助检查:1.颅骨X线平片约半数病人头颅平片可有阳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