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退
针退为针刺手法名。指用泻法时退针、出针的方法。出《针灸大成》:“七针退者:凡退针,必在六阴之数,分明三部之用,斟酌不可不诚心着意,混乱差讹,以泻为补,以补以泻,欲退之际,一部一部以针缓缓而退也。”
-
十二法
概述:十二法指针刺操作过程应用的十二种手法。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大成》:“指留者: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大成》:“指拔者: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
-
胸骨穿刺
操作名称:胸骨穿刺适应证:胸骨穿刺适用于各年龄阶段患儿。2.术者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铺孔巾。60°角,于胸骨柄、胸骨体交界处正中进针,刺入到骨膜后再进针2~3mm,或直到右手有明显的穿透骨质的感觉(落空感),此时穿刺针较稳定地固定在胸骨上,可抽吸注射器,见有红色骨髓液,根据检查需要可抽吸0.2~
-
肝脓肿穿刺术
操作名称:肝脓肿穿刺术适应症:肝脓肿穿刺术适用于抽脓以治疗肝脓肿或协助病因诊断。方法及内容:1、术前应详细了解有无出血倾向,并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试管法)、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如有异常应暂缓施行,待纠正后再行穿刺。2、当注射器抽满脓液须卸下时,应先夹闭胶管,以防注射器卸下后空气窜入。
-
长短收肌耻骨部注射
操作名称:长短收肌耻骨部注射适应证:长短收肌耻骨部注射适用于:1.髋部长短收肌痉挛或挛缩所致的下肢内收畸形、外展功能困难。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尽量分开;2.药液配方(1)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0.5mg,得宝松1ml或去炎舒松A注射液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配成镇痛复合液,用于急性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
-
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
2.中、下段阻滞用于治疗颈肩痛和上肢根性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准备:根据方法不同准备:1.患者准备(1)颈后入路法患者体位:取俯卧位、胸下垫一薄枕,颈部前屈。方法:1.颈后入路法:(1)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穿刺点局麻皮丘。侧入路进针不宜过深(进针深度不能超过横突),应警惕误入椎动脉及阻滞膈神经。
-
正中神经阻滞术
名称:正中神经阻滞术适应证:正中神经阻滞术用于正中神经支配范围内的手术麻醉及疼痛治疗。准备:根据不同方法做好术前准备。3.术者戴无菌手套,消毒皮肤,在体表定位穿刺点处做局麻皮丘。(2)穿刺针垂直刺入1cm左右,穿过筋膜后缓慢进针少许即可出现异感,并向手掌桡侧放射。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
下针十二法
下针十二法指十二种进针基本操作手法。参见“十二手法”:十二手法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大成》。指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指捻、指拔、针摇十二法。其中指持是用手指持针,口温是进针前用口将针含热(现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为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法中。
-
搜气法
搜气法为针刺催气方法之一。指针刺入所定深度后,尚不得气或气至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改变针刺方向,再进行针刺的方法。
-
十二手法
十二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十二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用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带状疱疹、胸部外伤疼痛等症的治疗。准备:胸椎旁卧位穿刺法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10cm长、7号腰麻穿刺针。1.5cm处,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改变进针方向沿椎板外缘或向外移0.5cm。回吸无血、无气、无脑脊液,即可注射局麻药6~
-
十二字分次第手法
十二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十二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平针法
平针法为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达到得气后不分补泻的方法。《医经小学》卷五针法歌:“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浅)部,停针再至人(中);次提针向病(病痛部),针退天地人(即深浅中三部)。”本法适应于不虚不实和虚实难分的疾病。近人亦有称为平补平泻法或调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