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闷脐生
闷脐生病证名。①出《幼科全书》。即初生不啼。详该条。②指新生儿肛门有膜闭塞的先天性畸形。《验方新编》卷五:“有闷脐生者,儿粪门有一膜,闭住其气,故不能出声。”详见无谷道条。
-
回气捷法
回气捷法为古代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法。《育婴秘诀》:“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寤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必以棉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可浴洗,剪去脐带。”
-
初生不啼
概述:初生不啼(newbornasphyxia)为病证名。出《全幼心鉴》。又名寤生、梦生、闷脐生、草迷、婴儿哭迟。病因病机:多由难产,或寒气内追,导致小儿气闭,不能啼哭,甚至气绝而闷死。如因寒闭不啼,可用棉絮包裹,暂不断脐,以艾条或纸捻蘸油点火,在脐带上往来熏之,待暖气入腹,寒气一散,自能啼哭,然后再断脐。
-
闷气生
闷气生病证名。出《养儿宝》。又名闷肠生、闷脐生、梦生、生后不啼、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
生后不啼
生后不啼为症状名。指婴儿生后不哭。出自《大生要旨》。即闷气生。闷气生又名闷肠生、梦生、闷脐生、生后不啼。出王伯龙《养儿宝》。包括寤生、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