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翼煽动
鼻煽为症状名。又称“鼻翼煽动”。指鼻翼因呼吸急促而煽动的表现。鼻翼开合煽动,为肺气闭塞及肺绝的症状。林慎菴云:“鼻煽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绝。若初病即鼻煽,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若久病鼻煽喘汗为肺绝”(《厘正按摩要术》)。
-
急性喉阻塞
概述:喉腔受各种病变的影响发生急性狭窄或阻塞,产生喉生理功能障碍称急性喉阻塞。临床表现:急性喉阻塞常常突然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喉水肿、喉外伤等。一般将呼吸困难按轻重程度分为四度:Ⅰ度呼吸困难为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而活动时或小儿器闹后表现有鼻翼煽动,锁骨上窝、心窝轻度内陷等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
-
窒息
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发生窒息的原因有两类,即呼吸道上端阻塞和误吸入血液、诞液、呕吐物或异物等,因此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窒息的发展可分为叁个阶段:①因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短时间内呼吸中枢兴奋加强,继而呼吸困难,丧失意识;临床表现1.烦燥不安、出汗、鼻翼煽动、喉鸣音;2.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
肺炎汤
处方:麻黄3g,炒杏仁9g,甘草3g,生石膏30g(先煎),化橘红9g,牛蒡子12g,鱼腥草30g,川贝母9g。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高热喘促,咳嗽胸痛,吐铁锈色痰,鼻翼煽动,脉洪大数,舌苔白或黄,少津。麻黄属辛温解表药,若与寒凉药配伍,可为辛凉宣透之剂。麻黄散邪;杏仁利肺,肺气宣畅,内热得清,喘咳可平;
-
火旺刑金
火旺刑金为病机。即火盛刑金。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
麻疹·邪毒闭肺证
麻疹·邪毒闭肺证(measleswithsyndromeoflungblockedbypathogenictoxin)是指麻疹邪毒内陷,肺气闭塞,以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紫绀,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为常见症的麻疹证候。
-
麻毒陷肺
麻毒陷肺病证名。指麻疹出疹或疹回时,感受风邪,以致麻毒内陷于肺。即麻疹合并肺炎。症见高热,咳嗽,气促,痰鸣,鼻翼煽动,面唇青紫。治宜宣肺透邪,清热解毒。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热甚者,加知母、黄芩、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等;咳甚痰多者,加栝楼、桑白皮、地骨皮、桔梗等。
-
喘
《济生方·喘》:“将理失宜,六淫所伤,七情所感,或因坠堕惊恐,度水跌仆,饱食过伤,动作用力,遂使脏气不和,营卫失其常度,不能随阴阳出入以成息,促迫于肺,不得宣迫而为喘也。”参见喘证、实喘、虚喘:喘证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虚喘中由于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又分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胃虚喘等。
-
鼻煽
鼻煽为症状名。又称“鼻翼煽动”。指鼻翼因呼吸急促而煽动的表现。鼻翼开合煽动,为肺气闭塞及肺绝的症状。林慎菴云:“鼻煽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绝。若初病即鼻煽,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若久病鼻煽喘汗为肺绝”(《厘正按摩要术》)。
-
肺热病·邪陷正脱证
肺热病·邪陷正脱证(lungheatdiseasewithsyndromeofinteriorinvasionofpathogenandvitalqicollapse)是指邪气内陷,正气衰脱,以胸痛,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紫绀,烦躁不安,身热骤降;
-
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
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pneumoniawithdyspneiccoughwithsyndromeofphlegm-heatcongestinglung)是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以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憋闷,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
-
肺恶
肺恶(criticalconditionoflung)是指在疮疡病程中出现的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等预后险恶的征象。为七恶之一。
-
急喉风·热毒熏蒸证
见《普济方》卷六十。又称走马喉风(见《张氏医通》)、紧喉风(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指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咽喉病。如出现牙关拘急,口噤如锁等的危急症状,名为锁喉风。急喉风相当于西医学咽喉、颈部各种急性炎症而引起的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急喉风属于急性喉阻塞范围。
-
审苗窍
审苗窍为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肝胆湿热,可见目睛发黄;脾胃虚寒,可见口唇淡白;肾气亏损,可见耳鸣等。为五脏的外候。详察目、舌、口唇、鼻、耳等五官的变化,可了解其相关内脏的病变。肺气壅盛,可见鼻翼煽动;肝火亢盛,可见目赤;脾虚寒则口唇淡白;肾气虚则耳鸣等。
-
清温解营汤
《李聪甫医案》:方名:清温解营汤组成:生石膏12g,鲜竹茹10g,瓜蒌仁10g,瓜蒌根10g,连翘心10g,润玄参10g,鲜芦根10g,生知母10g,苦杏仁7g,淡黄芩10g,川贝母7g,牛蒡子7g,香青蒿7g,广郁金7g,炒山栀10g,益元散(鲜荷叶包刺孔)10g。功效:导化湿浊,散解郁热,顾护津液。主治:湿温。
-
口腔颌面部创伤
诊断检查:诊断1.注意有无呼吸道阻塞、口唇发绀、躁动不安、鼻翼煽动等呼吸道阻塞先兆。2.由血肿或水肿而闭塞呼吸道者,昏迷患者喉头反射消失者,及有异物、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内者,均应作气管切开。创口可放入止血粉或明胶海绵。3.结扎止血创口内明显出血时,根据出血部位,结扎相应的颈外动脉分支,必要时作患侧颈外动脉结扎。
-
火盛刑金
火盛刑金为病机。①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由于肝火过旺,耗灼肺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易怒、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
火热迫肺
火热迫肺为病机。参见火盛刑金:“火盛刑金”的“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
喘息
中医:病证名·喘息:喘息为病证名。指呼吸急促困难,严重时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的表现。《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日死。”西医:喘息是指病人意识到的呼吸费力,伴呼吸频率、深度的改变。常见于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等。
-
小儿急性喉炎
概述:小儿急性喉炎(acutelaryngitisinchildren)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病情重者可出现吸气期喉鸣及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上腹部软组织吸气时下陷(临床上称为三凹征),烦燥不安、鼻翼煽动,出冷汗,脉搏加快等症状。(二)呼吸道异物:有异物吸入史,起病突然。治疗:一般性治疗与成人急性喉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