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胃散寒
温胃散寒为治法。指用具有温阳散寒和胃作用的方药,治疗寒邪犯胃证的治法。
-
健胃止痛片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内种皮石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质块。(2)取本品2片,除去糖衣,加氨试液3ml,研磨,加氯仿10ml,研磨,分取氯仿层,置水浴上蒸干,残渣显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反应(附录42页)。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注意:青光眼患者忌用。
-
胃气痛片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上海市药品标准》:方名:胃气痛片组成:乌药15g,没药(制)5g,香附(制)15g,高良姜5g,乳香(制)5g,白芍(麸炒)30g,五灵脂(炒)20g,公丁香5g,大茴香4g,郁金15g,木香8g,青皮(麸炒)10g,肉桂10g。8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
-
半夏干姜散
《金匮要略》卷中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胃止呕。备注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沫。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放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此是阳明寒气逆气不下而已。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哕也。
-
丁桂温胃散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极面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呈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丁桂温胃散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丁桂温胃散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胃散寒,行气止痛。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
智半汤
处方:益智仁半夏各1.5克苍术12克防风6克白术芍药茯苓各3克功能主治:温胃散寒,健脾止泻。治肠呜泄泻属于胃寒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七《杂病源流犀烛》卷三:方名:智半汤组成:益智仁5分,半夏5分,苍术4钱,防风2钱,白术1钱,茯苓1钱,白芍1钱,生姜。主治:肠鸣泄泻。
-
良姜胃疡胶囊
良姜胃疡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良姜胃疡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温胃散寒,理气止痛。2.忌情绪激动及生闷气。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荜茇粥
《圣惠》卷九十六:荜茇粥:处方:荜茇1分,胡椒1分,干姜(炮裂,锉)1分,槟榔1分,桂心1分,粟米3合。胃寒呕吐,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肠鸣泄泻。胡椒入胃及大肠经,功同荜茇,二者一并煮粥,其温中散寒之力颇强,且与米配合,煮粥食用,还能温中补虚,健脾暖胃,同时也能使荜茇、胡椒的散寒作用缓缓发挥,以提高疗效。
-
夺魄散
别名:夺魂散处方:生姜(取汁)3两,白面3两,半夏7个(汤洗去滑)。各家论述:1.《济阴纲目》:此方甚奇,大概中宫有湿痰留积,致小便不利者宜之,犹服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也。2.《医略六书》:产后寒痰积饮,留滞中宫而气道闭涩,故小便不利,胸腹肿满焉。半夏醒脾燥湿以化痰,姜汁温胃散寒以涤饮;
-
廉姜
《*辞典》:廉姜: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Li nJiānɡ别名:葰(《广雅》),姜汇(《吴都赋》),山姜(《广州植物志》),姜活,见秆风(《中国经济植物志》),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贵州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华良姜的根茎。性味:辛,温。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
-
细叶香桂
别名:细叶月桂、香树皮、月桂来源:樟科细叶香桂CinnamomumchingiiMetcalf,以树皮、果实、叶入药。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胃散寒,宽中下气。主治胃寒气痛,胸腹胀痛,寒结肿毒。用法用量:树皮、根3~5钱,水煎服;3钱,研末吞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丁香
《*辞典》:野丁香: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YěDīnɡXiānɡ别名:历细(藏名)。总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花梗长约1.5-3mm;花冠淡紫,花冠管细长,近圆柱形,长0.6-1cm,花冠裂片呈直角开展,宽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7mm,兜状,先端尖或钝;性温归经:胃经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主胃寒呕逆;
-
四味光明盐汤散
四味光明盐汤散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四味光明盐汤散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消食化滞。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多唾
概述:多唾(profusespittle)为病证名。是指自觉口中唾液很多,或频频不自主吐唾的表现。病因病机:多由胃气虚寒,留饮不清致多唾,咯之不尽。治疗:宜温胃散寒健脾。可选用桂附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
-
姜橘椒鱼羹
概述:姜橘椒鱼羹以生姜、橘皮、胡椒、鲫鱼等为主要原料,具有温胃散寒,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者。鲫鱼有通乳、补虚的作用,健脾利湿,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乏力、水肿、淋病等病症。用法:食用时除去鱼腹中的药袋,加精盐少许,可单食。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舌纵
是指舌体伸长吐出口外,回缩困难或不能回缩,流涎不止的舌象。治宜泻热解毒,清火涤痰,用黄连温胆汤、三黄凉膈散等加减。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等加减。治宜温胃散寒,用桂附理中汤加减。肾阴亏虚致舌纵者,症见舌伸出口外而兼腰膝酸软,盗汗等。《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篇》:“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
姜桂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姜桂散:处方:干姜、良姜,各一钱半。各家论述:产后胃气虚寒,寒邪直入血分,故气不得下降而呃逆不止焉。为散,水煎,使胃家温暖,则血分之寒邪外散而气道顺利,升降如常,何顺逆之有哉?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济阴纲目》卷十三:姜桂散:处方:肉桂5钱,姜汁3合。
-
九龙胃药胶囊
九龙胃药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九龙胃药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痛;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舌长
舌长为病证名。此外,心火炽盛,热病伤阴、肾阴亏损等也可致本病。《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舌纵涎下,烦愧,取足少阴。”治宜泻热解毒,清火涤痰,用黄连温胆汤、三黄凉膈散等加减;治宜养阴清热,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等加减;胃气虚寒者,舌伸长吐出口外,收缩无力,口吐清涎,四肢逆冷,脉象沉伏。
-
暖胃
暖胃即温胃散寒。针灸临床常选用中脘、上脘、胃俞、足三里等穴,针补宜灸,甚则加灸关元(或神阙)。暖胃系温法之一。治疗胃寒证的方法。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绵绵,得热则减,遇寒加剧,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方用良附丸、厚朴温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