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腻苔
腻苔是指苔质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面,不易刮脱,并在舌的中根部较厚,边尖部较薄的舌象。为胃中阳气被阻,痰湿内盛之候,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一类病证。
-
剥苔
剥苔又称舌剥,指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脱,剥落处光滑无苔,暴露出舌质颜色的舌象。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舌光绛,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辨舌指南》:“舌苔忽剥蚀而糙干为阴虚,剥蚀边仍有腻苔为痰湿。”阴虚者宜滋养肝肾;痰湿所致当化湿祛痰;虫积者宜驱虫消积。
-
湿阻
肢体困倦乏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饮食不香,口淡或苦辛燥湿。湿热中阻:证见:治法:方药:1、主方: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温热经纬》)加减处方:绵茵陈20克,滑石18克,黄芩10克,石菖蒲6克,藿香12克,连翘12克,白蔻仁6克(后下),木通9克,布渣叶15克,射干10克,薄荷6克,金银花15克,甘草6克。适用于脾虚湿阻。
-
湿阻证模型
湿阻证模型是模拟和复制中医湿阻证的临床证候和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郭金龙等用体重190g~将造型箱的温度保持在29~每日每只动物给予20%的蜂蜜饮料50ml,造型开始时及造型后第48、96小时,每只动物给予猪脂20g。湿阻造型时间共120小时。主要生物学特性表现为体温升高,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舌象类白腻苔。
-
舌剥
剥苔又称舌剥,指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脱,剥落处光滑无苔,暴露出舌质颜色的舌象。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舌光绛,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辨舌指南》:“舌苔忽剥蚀而糙干为阴虚,剥蚀边仍有腻苔为痰湿。”阴虚者宜滋养肝肾;痰湿所致当化湿祛痰;虫积者宜驱虫消积。
-
舌象组织学研究
舌象组织学研究是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认识和阐明各种生理与病理舌象的特征与形成机理的研究课题,是关于舌诊客观化的基础研究之一。(2)固有层,位于粘膜上皮之下,为一层结缔组织,其中有神经、血管、淋巴管、舌腺管等穿行其中有时可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尤以舌根部为多见;
-
湿阻病
肢体困倦乏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饮食不香,口淡或苦辛燥湿。湿热中阻:证见:治法:方药:1、主方: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温热经纬》)加减处方:绵茵陈20克,滑石18克,黄芩10克,石菖蒲6克,藿香12克,连翘12克,白蔻仁6克(后下),木通9克,布渣叶15克,射干10克,薄荷6克,金银花15克,甘草6克。适用于脾虚湿阻。
-
舌苔厚
舌苔厚为舌象。一般表示里有积滞、痰饮、湿浊。淡红舌白腻苔,为痰饮、湿浊、食滞;淡红舌白厚堆积如粉苔,可见于温疫初起或有内痈;舌红苔黄腻,气分湿热;舌红苔黄厚而干,邪热深入,里实已成(见《辨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