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筋散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直指》:方名:舒筋散组成:延胡索(炒)、辣桂(去粗皮)、当归各等分。《校注妇人良方》卷四:方名:舒筋散组成:玄胡索(炒)、杜仲(姜汁炒)、官桂(去皮)、羌活、芍药等分。用法用量:每服3钱,井泉石末3钱,大豆半升,净淘,好酒1大升,煮豆软,去豆,用豆汁酒调下,后以酒送下。
-
空柄假牛肝
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空柄假牛肝Boletinuscavipes(Opat.)Kalchb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于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注意:禁忌生冷食物,孕妇小儿勿服。备注:为山西五台“舒筋散”最主要原料之一。
-
卷伞菌
别名: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台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网褶菌科卷伞菌Paxillusinvolutus(Batsch)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性味:微咸、温。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注意:禁忌生冷食物,孕妇小儿勿服,服后若有反应,停几日再服。备注:为山西五台“舒筋散”原料之一。
-
台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蘑:别名:厚环粘盖牛肝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台蘑Suilluselegans(Fr.)Sne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于针叶林内,可与针叶树形成菌根。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注意:禁忌生冷食物,孕妇小儿勿服。
-
仙环小皮伞
别名:硬柄皮伞、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仙环小皮伞Marasmiusoreades(Bolt.)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草药上可形成蘑菇圈(“仙人环”)。分布于河北、山西、青海。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散”原料之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舒经汤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络。治臂痛,下肢关节筋肉痛。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妇人良方》卷三:方名:舒经汤别名:五痹汤、舒筋散、舒筋汤、通气饮子组成:片子姜黄4两,甘草1两,羌活1两,白术2两,海桐皮2两,当归2两,赤芍药2两。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腰以上疾,食后服。
-
土生地
概述:土生地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白背三七之别名。别名:三百棒、鸡菜、土生地、土田七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divaricata(L.)DC.的根或全草。性味:甘,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散瘀。1.治痈肿,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水火烫伤。
-
闪腰岔气
闪腰岔气为病证名。为腰部急性筋肉扭、挫伤,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跌闪、扭挫或搬重物用力不当,伤及腰部及胸椎下段,使经络气血郁闭所致。症见腰部疼痛难忍,不能俯仰、转侧,局部无红肿,但有窜痛感。治宜行气通络。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或舒筋散加牛膝、桃仁、续断。并配合针灸、按摩。
-
筋断
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筋断即伤筋。病因病机:因外伤致使筋发生断裂。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分类: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治疗: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用舒筋散,并可针灸、按摩、拔火罐、外用海桐皮汤洗之。
-
闪挫腰痛
注解:闪挫腰痛为病证名。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或舒筋散加牛膝、桃仁、续断。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针灸治疗本病证有较好疗效。
-
白背三七
《*辞典》·白背三七: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BáiBèiSānQī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云南中草药》),大绿叶、接骨丹(《云南中草药选》)。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ferruginea(Thunb.)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散瘀。主治跌打内伤。用法用量:知风草2钱,大血藤5钱,骚羊古3钱,煎水兑酒服。
-
土田七
《广西中药志》·土田七:土田七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为《峨眉山药用植物》记载的峨参之别名。治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肺虚咳喘,咳嗽咯血,老人尿频,水肿,腰痛,跌打损伤。化学成分:本品含峨参内酯(Anthricin)、异峨参内酯及糖类等。晒干备用。治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虫蛇咬伤。
-
嘉兰
别名:舒筋散、何发来[勐海傣语]来源:百合科嘉兰Gloriosasuperba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云南。化学成份:根状茎含秋水仙碱0.11%左右,N-甲酰去乙酰秋水仙碱,β-光秋水仙碱,υ-光秋水仙碱等七种生物碱。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镇痛,抗癌。为提取秋水仙碱的原料。注意:有大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伤筋
伤筋为病名。即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青紫、肿胀,甚至关节屈伸不利。一般可分为扭伤和挫伤,也包括后世文献中的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筋强等症。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用舒筋散,并可针灸、按摩、拔火罐、外用海桐皮汤洗之。适当配合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