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颞
头颞为经外奇穴名。出《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位于头部,眉外端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方2寸,与耳尖平高处。左右计2穴。主治精神分裂症、失眠、记忆力减退。一般沿皮刺0.5~1.5寸。
-
扫散法
扫散法为推拿手法名。用拇指桡侧部或其余四指指端快速地来回推抹头颞部。有疏散风邪等作用。常用于头痛等症。
-
米啮
米啮为经穴别名。出《针灸学》(南京)。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CB5)。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等。
-
拘法
拘法推拿手法名。食、中两指并拢,以其指腹在头颞部作圆弧形的推抹。有清醒头目等作用。常用治头痛。
-
电针治疗
操作名称电针治疗适应症各种精神病及神经症。方法及内容1.一般取坐位或仰卧位。主穴翳风、听宫、耳门、听会、头颞、安眠、百会、印堂、定神。配穴:四肢穴、内关、合谷、劳宫、中渚、神门、手三里、涌泉、太冲、照海、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阴陵泉。(3)四肢穴位,一般只作体针行手法捻转,给予强刺激。
-
仰卧位
如印堂、百会、膻中、中脘、足三里等穴才有仰卧位。针刺时体位的选择,应以便于医者能正确取穴,针刺施术,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为原则。卧位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颈部手术:1.甲状腺手术头下垫一海绵(或棉花)垫圈,肩下垫一小软枕使颈根部抬高,头部后仰。右手置于身旁或外展置于托板上。
-
玄角
玄角为穴名。又:“玄角,在额两角发际”,所指系头维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足少阳、阳明之交会穴。有疏风泄火、明目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头颞、面目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眩目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眼睑 动、喘逆烦满等。近代又多用以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面神经麻痹、眼 匝肌痉挛、精神分裂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