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鲫鱼
鲫鱼(鲤科)Carassiusauratus鲫鱼又名鲋鱼,别称喜头,为鲤科动物,产于全国各地。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尤其是活鲫鱼汆汤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作用。
-
姜橘椒鱼羹
概述:姜橘椒鱼羹以生姜、橘皮、胡椒、鲫鱼等为主要原料,具有温胃散寒,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者。鲫鱼有通乳、补虚的作用,健脾利湿,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乏力、水肿、淋病等病症。用法:食用时除去鱼腹中的药袋,加精盐少许,可单食。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鲫鱼冬瓜汤
处方:鲫鱼250克冬瓜500克制法:将鲫鱼洗净,去肠杂及鳃与冬瓜(去皮)同煎汤。功能主治:清肺利尿,消肿。适用于小儿肾炎急性期。用法用量:每日2次,吃鱼饮汤。摘录:《民间方》
-
黑鲫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黑鲫膏:处方:鲫鱼1条制法:将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作末。功能主治: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者。用法用量:敷疽疮中。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补。小疼痛,无怪也,10日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鲫鱼丸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仙拈集》卷四:鲫鱼丸:处方:大鲫鱼(去肠肚)1尾,鼠粪7钱,大风子5钱,巴豆3钱。功能主治:内消瘰疬。摘录:《仙拈集》卷四《圣济总录》卷一二七:方名:鲫鱼丸组成:鲫鱼3寸(去肠,以和皮巴豆填满腹中,麻皮缠,以一束干草烧,烟尽研细)。制备方法:粳米粥为丸,如绿豆大。
-
鲫鱼粥
《圣惠》卷九十七:鲫鱼粥:处方:鲫鱼肉1斤,粟米3合(别煮粥)。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下痛,不下食。功能主治:和脏腑。主老人赤白痢,刺痛,不多食,痿瘦。用法用量:上相和煮作粥,下五味,椒、酱、葱调和。摘录:《养老奉亲》《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方名:鲫鱼粥组成:鲫鱼1斤半,红米3合。
-
藿菜羹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藿菜羹:处方:藿菜120克(切之)鲫鱼150克制法:上煮作羹,下五味、椒、姜,并调少面。功能主治:治老人脾胃气弱,饮食不多,羸瘦乏力。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养老奉亲》:方名:藿菜羹组成:藿菜4两(切),鲫鱼肉5两。
-
乌神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方名:乌神散组成:鲫鱼1枚(大者,去肠肚),大枣10个(去核),胆矾1钱(研细,入在枣内,却将枣入在鱼腹中),龙骨1钱(别研),脑子(别研)半两,麝香(别研)半钱。主治:小儿牙疳,牙跟肿痛,及退牙后久不生者。用法用量:每食后,用温浆水漱口,以药少许敷牙龈患处,1日3次用之。
-
鲫鱼羹
《圣济总录》卷一九○:鲫鱼羹:处方:鲫鱼500克蛴螬5枚功能主治:治产后无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饮膳正要》卷二:鲫鱼羹:处方:大鲫鱼2斤,大蒜2块,胡椒2钱,小椒2钱,陈皮2钱,缩砂2钱,荜茇2钱。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泄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上件酱、盐、料物、蒜入鱼肚内,煎熟作羹,五味调和令匀。
-
山莲散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名:山莲散组成:大活鲫鱼1尾,山羊屎。主治:溃疡烂溃不堪,与内腑只隔一膜者。制备方法:鲫鱼破腹去杂,以山羊屎塞实鱼腹,放瓦上,漫火炙干存性,研末,加麝香1钱,固贮。
-
赤脚道人龙骨丸
处方:龙骨、牡蛎各半两。制法:上为末。入鲫鱼腹内,湿纸裹,入火内炮熟,取出去纸,将药同鱼肉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鲫鱼不掏大小,只着尽上件药为度。更加茯苓、远志各半两尤佳。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
内庭秘制白玉膏
《惠直堂方》卷四:组成:大鲫鱼2尾(10两重者佳,不去鳞肠),大虾蟆1只(重半斤以上者佳),巴豆仁3两,萆麻仁2两,真麻油1斤4两。功效:消痈,呼脓生肌。主治:痈疽、疮疡、疔肿未成或已成者。为末,搅匀,倾入水盆内,去火毒,用时重汤燉摊。
-
小硼砂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方名:小硼砂散组成:硼砂3钱,马消石3钱,桔梗1两,甘草1两,薄荷1两。《鸡峰》卷二十一:方名:小硼砂散组成:硼砂1两,马牙消1两,白矾2钱,龙脑少许。主治:咽喉肿痛,及喉闭气不通垂困者。制备方法:上药研匀,使腊月鲫鱼胆汁和之,却填入皮内阴干,取出为细末。
-
竹笋鲫鱼汤
处方:鲜竹笋鲫鱼各适量制法: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功能主治: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用法用量:每日3次,随量食。摘录:《民间方》
-
鲫鱼茶
概述:鲫鱼茶以茶叶、鲫鱼为主要原料,适用于小儿肾炎者。原料:茶叶10克,鲫鱼1条。用法:将鱼内脏取出,去腮,洗净,鱼腹中放入茶叶,清蒸后连汤服下,不要加盐。适用人群:鲫鱼茶适用于小儿肾炎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罗非鱼
概述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属种:鲈形目、鲈形亚目、鲡鱼科、罗非鱼属。罗非鱼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罗非鱼的选购切鱼方法: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
取牙神方
《外科百效》卷二:方名:取牙神方别名:取齿丹、取牙鲫鱼霜组成:鲫鱼4-5两重者(去肠屎)。用法用量:每点牙,一咳即出。制备方法:将赤脚信末入鱼腹内,置净处阴干,候起霜刷下听用。附注:取齿丹(《外科全生集》卷四)、取牙鲫鱼霜(《串雅内编》卷三)。
-
鲫鱼砒方
处方:鲫鱼1个。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破开,入信于内,放在地孔中,候鱼身上自然霜,扫,灯心点虫牙,咳嗽自落。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
鲫鱼涂敷方
处方:生鲫鱼长10厘米豉50克制法:上二味,合捣令细。功能主治:治疮癣浸淫。用法用量:涂敷疮上,一日三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鲫鱼围药
处方:鲫鱼1条,山药3寸,白砂糖少许,火石(即打火石)1小块(一方有苏木屑,生猪油)。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上并打烂,围肿处。摘录:《青囊秘传》
-
白鲫鱼膏
处方:北辛、姜虫、虫退、全虫、白芷、黄柏、薄荷、蓖麻子、地榆、生地、鲫鱼、铅粉、麻油。制法:先将各药用麻油熬煎取汁,去滓后加入铅粉制成膏药,用油纸分摊成张,包装成盒,每盒100张,净药2两5钱。功能主治:生肌敛口。注意:忌入口,孕妇忌贴脐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
季芝鲫鱼膏
处方:活鲫鱼肉、鲜山药(去皮)各等分。制法:上共捣如泥,加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乳岩,肿如复碗坚硬,形如堆栗。用法用量:涂核上。觉痒极,勿搔动,隔衣轻轻揉之,7日1换,旋涂即消。摘录:《金鉴》卷六十六
-
鲫鱼脍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鲫鱼脍:处方:鲫鱼1斤(作脍),莳萝1分,橘皮1分,芜荑1分,干姜1分,胡椒1分(作末)。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肚痛,不下食。用法用量:上以脍投热豉汁中良久,下诸末,调和食之。用法用量:上先将鱼切作薄片,以蒜、齑、椒、姜、盐拌和食之,不用别物兼食。
-
黄酒炖鲫鱼
处方:活鲫鱼1条(重约500克)黄酒适量制法:将活鲫鱼去鳞及肠杂洗净,煮至半熟,加黄酒清炖。功能主治:通气下乳。治产后气血不足、乳汁不下。用法用量:吃鱼喝汤,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鲫鱼汤
别名:鲫鱼酒处方:鲫鱼7寸,猪肪半斤,漏芦8两,石钟乳8两。功能主治:下乳汁。主妇人产后乳汁不行。用法用量:鲫鱼酒(《圣惠》卷八十一)。摘录:《千金》卷二
-
离骨散
《普济方》卷七十:离骨散:处方:夜游将军、人言、窑老、丹各少许。功能主治:取牙。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串雅补》卷四:方名:离骨散组成:大活鲫鱼1个(去肠)。用法用量:点少许于牙根上,即落。制备方法:上入白玉簪花根3钱、皮消令满,缝好,大碗盖住,令出白霜,扫下收贮。
-
六味脍
处方:鲫鱼(去鳞,切脍)10两,干姜(炮)1分,荜茇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胡椒(炒)1分,莳萝1分。功能主治:冷痢白如鼻涕,脐腹切痛。用法用量:上6味,除鱼外,为细末。先将豉汁8合煎令热,投鱼脍,次入药末5钱匕,搅和煮熟,乘热空心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乱发膏
处方:乱发如鸭子大1个,鲫鱼1头,雄黄2两,八角附子1个,苦参1两,猪膏1个。功能主治:癣、疥。用法用量:上附子等3物为末,猛火煎猪膏、发、鱼令尽,纳末药。敷疮上。摘录:《医心方》卷十七引《删繁方》
-
山栀子膏
别名:山栀膏处方:栀子仁4两。制法:上药用生鲫鱼半斤,同药捣如泥。功能主治:小儿殃火丹,发于两胁及腋下。用法用量:山栀膏(《普济方》卷四○六)。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医方妙选》
-
鳜鱼胆
性味:《纲目》:苦,寒,无毒。附方:治小儿、大人一切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腊月中取鳜鱼胆,悬北檐下令干,每有鱼鲠,即取一皂子许,以酒煎化温呷,若得逆便吐,骨即随顽涎出,若未吐,更吃温酒,但以吐为妙,酒即随性量力也。若卒求鳜鱼不得,蠡鱼、鲩鱼、鲫鱼(胆)俱可,腊月收之甚佳。
-
莙荙子
《*辞典》:莙荙子:出处:《纲目》拼音名:JūnD Zǐ别名:菾菜子(《食疗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莙荙菜的种子。功能主治:孟诜:煮半生,捣取汁含,治小儿热。附方:治痔下血:莙荙子、芸薹子、荆芥子、芫荽子、莴苣子、蔓菁子、萝卜子、葱子等分。每服二钱,米饮下,日二服。
-
石鲫
《*辞典》:石鲫: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Sh J 别名:华鲸(《鱼类分类学》),老母猪鱼、山鲫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原形态:体稍侧扁,腹部圆。背鳍Ⅲ7,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起点在腹鳍之前。生境分布:分布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及附属的湖泊、河流中。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无毒。
-
月季花根
《*辞典》:月季花根:出处:《闽东本草》拼音名:Yu J HuāGēn别名: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功能主治:治月经不调,带下,瘰疬。(江西《草药手册》)②治赤白带下:月季花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③治月经过多及白带多:月月红根一两,炖猪肉或煮绿壳鸭蛋吃。
-
月季花叶
《*辞典》:月季花叶: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Yu J HuāY 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叶。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治瘰疬,跌打创伤,血瘀肿痛。《国药的药理学》:止血消肿,捣敷创伤。附方:①治瘰疬未破:月季花头二钱,沉香五钱,芫花(炒)三钱。碎剉,入大鲫鱼腹中,就以鱼肠封固,酒水各一盏,煮熟食之。
-
内消瘰疬方
《遵生八笺》卷十八:组成:鼠粪7钱,大枫子5钱,巴豆3钱。主治:瘰疬。用法用量:每服空心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入大鲫鱼肚内,用纸包缚住,再用黄泥封固,如法煅炼,烟净取出,冷定研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
一扫散
《得效》卷十九:组成:黎芦皮2两,真轻粉10贴,好蚌粉1两,通明雄黄1两,水粉1两。用法用量:用大鲫鱼1个,入香油煎,候熟去鱼,摊冷调药搽疮。《普济方》卷二八○:组成:香白芷5两(生,不见火),明矾5两(生),臭硫黄1两,樟脑少许。《普济方》卷二七九:组成:荆芥、防风、地骨皮、薄荷、甘草、苦参各等分。
-
围药神应丹
《医宗说约》卷六:组成:小鲫鱼7个,鲜山药4两,大葱头(连须)1个。主治:气血不和,壅遏为疮,高肿赤痛,兼痰、兼郁、兼湿、兼寒者并治。制备方法:上共捣烂,用千年陈石灰半斤,南星、半夏、白及、赤芍末各一两,和匀,阴干,再研为细末。附注:本方方名,《疡医大全》引作 神应丹。
-
鱼脍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方名:鱼脍方组成:鲫鱼1斤(如常法作脍),胡椒1分,干姜(炮)1分,荜茇1分,陈橘皮(去白,焙)1分,莳萝1分。主治:脾胃气弱,大肠虚冷,痢如白脓涕,脐腹切痛。用法用量:先用豉汁煮令熟,倾出候微温,下药末各少许,纳鱼脍,多少任意,空心食之。制备方法:上为末。
-
神应白玉膏
《外科真铨》卷上:方名:神应白玉膏组成:老蟾蜍2只,大鲫鱼1只,巴豆1两,蓖麻仁1两。功效:化腐生肌。主治:一切无名肿毒。制备方法:用油1斤,煎枯去滓,熬至滴水成珠,离火少倾,入轻粉2两,水粉6两,搅匀成膏。
-
瑞龙膏
《外科大成》卷四:方名:瑞龙膏组成:鲜鲫鱼(大者)1尾,鲜山药如鱼长1条(去皮)。主治:一切肿毒,对口、乳痈、便毒红肿焮痛者,不同未成已成。用法用量:摊敷肿处,绵纸盖之,黄酒润之。制备方法:先将鱼入石臼内杵烂,次入山药,再杵如泥,量加冰片,和匀。
-
膨症神效散
《揣摩有得集》:方名:膨症神效散组成:炒麦芽1钱,槟榔1钱,甘遂1钱。用法用量:每服5分,黄酒冲服,到80天用猪肝1付,去净白皮,以竹刀切片,放砂锅内焙干为末,开水冲服。到百天吃鲫鱼补养。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药禁忌:忌盐,醋百日。
-
碘泡虫病
鲮鱼、鲤鱼碘泡虫病多为野鲤碘泡虫和佛山碘泡虫寄生引起的,鲫鱼、黄颡鱼碘泡虫病多是由鲫碘泡虫、圆形碘泡虫和歧囊碘泡虫引起的鱼病。患碘泡虫病的病鱼,鱼体消瘦,特别是各种胞囊让人望而生畏,使鱼失去商品价值。碘泡虫病防治方法(1)每667平方米水面用12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可以防止此病发生。
-
赤小豆鱼粥
赤小豆鱼粥是指一种利水退肿药膳。鲤鱼或鲫鱼1尾,赤小豆50g。鱼去鳞腮及内杂,洗净水煮取汁;赤小豆洗净煮粥,临熟,入鱼汁调匀(不入佐料),早餐食。功能消肿利水,适用于水肿,湿邪下注之脚气病。
-
画眉草属
中文名画眉草属拼音名huameicaoshu拉丁名Eragrostis中国植物志10(1):9描述EragrostisBeauv.画眉草属,禾本科,100种以上,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约30种,各地均产之,惟长江以南诸省最盛,大部可为饲料。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开展或紧缩的圆锥花序;小穗有数至多数小花,小花通常覆瓦状排列;
-
虫蜡
概述:虫蜡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求真》,即明·汪机《本草会编》记载的虫白蜡的别名。别名:虫蜡、树蜡、白蜡。主产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味归经:甘,温。功能主治:功在止血,生肌,定痛。1.治金疮出血,疮疡溃久不敛。配外科用药溶化调膏涂敷。2.治尿血,配凉血滋肾药煎服;治肠红,配鲫鱼煮食。
-
不二膏
《经验秘方》卷下处方金石斛16两(去根,洗,切片),乳香4两8钱(去油),真川贝16两(去心,研),没药4两8钱(去油),明天麻6两8钱(洗,切片),甘草6两4钱(洗,切片),巴豆肉5两4钱(去油,研)。功能主治痰症,疬串,乳疖,一切无名肿毒。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乳汁不行
又名乳汁不通、乳脉不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常补之,盛当疏之。盛者当用通草、漏芦、土瓜根辈,虚者当用炼成钟乳粉、猪蹄、鲫鱼之属”。详可参见缺乳条。
-
保金宣毒饮
《杂症会心录》卷下处方南沙参3钱,麦冬3钱,百合5钱,贝母3钱,笋尖5钱,糯米5钱,鲫鱼1尾。功能主治疮症误治,毒气入肺,诸证悉急。用法用量水煎服。
-
北亭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血不干。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粟米饮调下。
-
白敷药
处方:陈小粉3两,白蔹3两,生半夏3两,白芷3两,生南星3两,白及3两,五倍子3两,三奈3两,人中白3两。功能主治:一切流痰、湿痰、寒痰、喉痰、腮痈。腋痈、妇人乳痈、乳疽、乳吹、瘰疬。用法用量:火痰用黄蜜调;流痰、湿痰用鸡蛋清调;唯乳证用活鲫鱼1尾,捣烂去骨,和药末捣敷。摘录:《疡医大全》卷八引吴近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