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关元俞
关元俞主治少腹、前阴及局部疾患:如少腹,前阴及局部疾患,如腹胀肠鸣,泄泻痢疾,腰痛,遗尿,尿闭,疝气,消渴,妇人瘕聚,腹胀,泄泻,小便不利,小便频数或不利,痢疾,膀胱炎,现代又多用关元俞治疗慢性肠炎,盆腔炎,腰部软组织损伤,贫血,糖尿病,慢性肠炎,阳痿,尿潴留,慢性盆腔炎,痛经等。俯卧取穴。
-
胠胁肋痛
胠胁肋痛的辨证治疗:肝气郁结:症状:胁肋部胀痛,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每因情志喜怒而增减,伴有胸闷,饮食减少,嗳气频繁发作,喜欢叹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点法或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处施术,每穴约3分钟。用指按揉患者章门、期门穴,每穴约1分钟。
-
胁肋痛
胠胁肋痛的辨证治疗:肝气郁结:症状:胁肋部胀痛,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每因情志喜怒而增减,伴有胸闷,饮食减少,嗳气频繁发作,喜欢叹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点法或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处施术,每穴约3分钟。用指按揉患者章门、期门穴,每穴约1分钟。
-
背第一侧线
背第一侧线经穴定位线。距背正中线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过处。分布有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等各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