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妙汤
《疡医大全》卷七方之四妙汤:四妙汤为方剂名,出自《疡医大全》卷七方,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记载的神效托里散的别名。主治痈疽发背,肠痈乳痈,无名肿毒,焮红疼痛,憎寒壮热,状若伤寒者。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六九方之四妙汤主治小儿麸豆疮欲出,浑身壮热,情绪不乐,不思饮食。
-
化毒汤
《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方之化毒汤:处方:杏仁、牡丹皮(去心)、黄芩、虎杖、麻黄(去根节)、木香、芍药、柴胡、升麻、紫菀、贝母(去心)、连翘、荆芥穗、羌活各等分。用法用量:加糯米50粒,水煎,温服。附注:四妙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九)、化斑汤(《儒门事亲》卷十二)、化毒散(《寿世保元》卷八)。
-
神效托里散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作疼痛,憎寒壮热,类若伤寒,不问老、幼;若病在上,食后服;附注:神效散(《朱氏集验方》卷十二)、托里散(《医学正传》卷六引《疮疡集》)、神功托里散(《外科发挥》卷二)、金银花散(《外科发挥》卷五)、四妙汤(《医宗说约》卷六)、四金刚(《串雅内编》卷二)。
-
耳根痈
耳根痈为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症见耳根肿痛、色红或寒热间作。治宜解毒消肿。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疡医大全》卷十三:“耳根焮热胀痛,初起俱宜栀子清肝汤、加味逍遥散;如内脓已成,用四妙汤去黄芪加白芷、丹皮;已溃出脓者,用八珍汤去川芎加银花,脓尽换用地黄汤加麦冬、牛膝自愈。”
-
火毒流窜证
火毒流窜证为证候名。参见火丹疮、蝼蛄疖:火丹疮为病名。由肺经热盛,热入营血,蕴蒸肌肤所致。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内服清营汤加减,外用清凉散麻油调敷。本证类于丹毒。常见头皮疮疡之一。又名曲蟮拱头,蝼蛄窜穴。外治宜进行扩创,将串空头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贴千锤膏或生肌玉红膏收口。
-
曲蟮拱头
曲蟮拱头即蝼蛄疖。见《外科大成》卷三。多发于小儿头皮,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浓出;治宜凉血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化裁;外治宜进行扩创,将串空头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贴千锤膏或生肌玉红膏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