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管
肛管(analcanal)是指上与直肠末端相接,下至肛门缘的消化管末端。解剖学肛管(anatomicanalcanal)是指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
-
thiersch手术
手术名称:肛门圈缩小术别名:提尔施手术;俯卧位或截石位。3.左示指插入直肠,右示指继续钝性分离至盆底(男性在前列腺下缘,女性在子宫颈下缘)时,右示指从肛管左右两侧向后分离,各做一隧道(图1.8.5.4-4)。7.按同法将另一端涤纶网带,从后位切口,经左侧隧道,从前切口平整地引出,会合于前切口(图1.8.5.4-8)。
-
肛门圈缩小术
手术名称:肛门圈缩小术别名:提尔施手术;俯卧位或截石位。3.左示指插入直肠,右示指继续钝性分离至盆底(男性在前列腺下缘,女性在子宫颈下缘)时,右示指从肛管左右两侧向后分离,各做一隧道(图1.8.5.4-4)。7.按同法将另一端涤纶网带,从后位切口,经左侧隧道,从前切口平整地引出,会合于前切口(图1.8.5.4-8)。
-
提尔施氏手术
手术名称:肛门圈缩小术别名:提尔施手术;俯卧位或截石位。3.左示指插入直肠,右示指继续钝性分离至盆底(男性在前列腺下缘,女性在子宫颈下缘)时,右示指从肛管左右两侧向后分离,各做一隧道(图1.8.5.4-4)。7.按同法将另一端涤纶网带,从后位切口,经左侧隧道,从前切口平整地引出,会合于前切口(图1.8.5.4-8)。
-
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操作名称:小量不保留灌肠术适应证:小量不保留灌肠术适用于:1.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油剂(甘油与温开水各60~10厘米,松开血管钳,注入溶液,注液完毕,抬高肛管末端,使溶液全部注入后,反折肛管,用手纸包裹肛管前端,轻轻拔出置于弯盘内。不能自理者协助排便。3.禁忌证急腹症、妊娠、消化道出血。
-
肛门内括约肌
定义: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直肠末端环形肌增厚形成的由植物神经支配的平滑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名称: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适应证:大量不保留灌肠对肿瘤病人顽固性便秘,灌肠可用于软化粪便、清洁肠道、稀释和清除肠内毒素、对癌性发热不能控制者灌肠可降低体温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及手术前的准备。3、肝昏迷患者禁止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液量不得超过500ml,并选用等渗盐水。
-
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
手术名称: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别名:natriimorrhuasinjectionaltherapy分类:小儿外科/直肠和肛管疾病的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硬化剂注射疗法ICD编码:48.7601概述: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左侧卧位或膀胱截石位。手术步骤:1.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肛门区,然后用75%乙醇或1∶1000硫柳汞液或0.5%碘伏消毒。
-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操作名称:大量不保留灌肠术适应证:大量不保留灌肠术适用于便秘、细菌性痢疾、肠胀气、高烧、肠道感染性疾病、手术前检查、分娩等。2.协助病人取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移臀部靠近床沿,将尿垫垫于臀下,弯盘置臀旁。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尽可能忍耐10分钟后再排便,以利粪便软化。3.禁忌证急腹症、妊娠、消化道出血。
-
直肠内狭窄肛门后方切开术
手术名称:直肠内狭窄后方切开术别名:直肠内狭窄肛门后方切开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肛管直肠狭窄的手术ICD编码:48.9101概述:直肠内狭窄后方切开术用于肛管直肠狭窄的手术治疗。俯卧位或截石位。在后中线将环状狭窄以电刀做纵行切开,深达肠壁肌层(图1.8.4.2-1)。5.必要时口服鸦片酊以控制排便。
-
直肠内狭窄后方切开术
手术名称:直肠内狭窄后方切开术别名:直肠内狭窄肛门后方切开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肛管直肠狭窄的手术ICD编码:48.9101概述:直肠内狭窄后方切开术用于肛管直肠狭窄的手术治疗。俯卧位或截石位。在后中线将环状狭窄以电刀做纵行切开,深达肠壁肌层(图1.8.4.2-1)。5.必要时口服鸦片酊以控制排便。
-
肛门指诊
名称:肛门指诊概述:直肠指检虽然简单但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通过此项检查,可以了解病人有无肛窦炎、肛裂、痔、直肠息肉及溃疡,尤其对肿瘤病人通过指检可以明确诊断或了解癌瘤的大小、范围及活动度以指导治疗。(2)膝胸位:俯卧,胸部着床,头转向一侧双膝屈起,跪伏床上,抬高臀部,脊柱与床成45°角。(4)截石位;
-
肛隐窝
定义:肛隐窝(analcrypt)又称“肛窦”,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瓣
定义:肛瓣(analvalve)是指两个相邻肛柱基底之间的半月形皱襞。《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窦
定义:肛窦即肛隐窝(analcrypt),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柱
定义:肛柱(analcolumn)又称“直肠柱”。《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直肠柱
定义:直肠柱即肛柱(analcolumn)。《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直角
定义:肛直角(anorectalangle)是指直肠下段与肛管轴线形成的近似90°的夹角。即大肠的末端。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瓣
即大肠的末端。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壶腹
即大肠的末端。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6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
-
保留灌肠术
操作名称:保留灌肠术适应证:保留灌肠术适用于:1.将药物自肛门灌入,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或大便失禁者等。2.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慢性菌痢病人宜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人宜取右侧卧位),抬高臀部10厘米,有利于药物吸收。
-
锁肛痔·脾肾两虚证
定义:锁肛痔·脾肾两虚证(anorectalcancerwithspleen-kidneydeficiencypattern)是指病程日久,脾肾两虚,以大便排出困难,黏液血便,神疲乏力,腹胀,舌质淡,舌苔薄,脉沉细无力为常见证的锁肛痔症候。肛管直肠癌后期,肿块堵塞肛门,引起肛门狭窄,大便困难,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称锁肛痔。锁肛痔类似肛管肠癌。
-
内括约肌潜行切开扩张疗法
内括约肌潜行切开扩张疗法是治疗肛裂的一种手术疗法。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麻下,左手食指摸准环形内括约肌,并稍作固定,右手持眼科白内障刀,自肛缘刺入肛管皮下(截石位3、5、7、9点任选一处),刺入方向与肛管平行,刺入深度不超越齿线,对准内括约肌,向外下方切开0.3cm~扩肛时动作要刚柔结合,切忌粗暴猛力。
-
恶黑色素瘤
疾病分类:肿瘤科,眼科疾病概述: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较少见须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肛管肿瘤的0.2%~90%发生在齿线肛管处,其余发生于肛周皮肤。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仅侵及结膜者,在彻底切除后缺损区行羊膜移植,若累及角膜,需彻底切除病灶,然后对角膜缺损区行板层角膜移植。
-
直肠前方悬吊固定术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肛灸法
肛灸法是利用一定器具使艾烟通过肛门直达肠道的施灸方法。艾锅上下各有一通气孔连接两根耐热胶管,分别与透明肛管和橡皮气囊相通.将艾绒装入艾锅内,点燃后将两艾锅扣合。连续挤压气囊,见肛管端冒出艾烟时,将肛管涂上润滑剂插入肛门内,继续挤压气囊。用于治疗小儿慢惊风、慢脾风、脐风等小儿虚寒性疾患。
-
Ivalon海绵植入术
手术名称:Ivalon海绵植入术别名:Well手术;②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cm,甚至20cm,呈宝塔形,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成,触之较厚,两层肠壁间有腹膜间隙(图1.8.5.2.2-0-1~3cm宽间隙,避免肠腔狭窄。2.术后第3d每晚给液状石蜡20~
-
Well手术
手术名称:Ivalon海绵植入术别名:Well手术;②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cm,甚至20cm,呈宝塔形,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成,触之较厚,两层肠壁间有腹膜间隙(图1.8.5.2.2-0-1~3cm宽间隙,避免肠腔狭窄。2.术后第3d每晚给液状石蜡20~
-
直肠后方悬吊固定术
手术名称:Ivalon海绵植入术别名:Well手术;②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cm,甚至20cm,呈宝塔形,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成,触之较厚,两层肠壁间有腹膜间隙(图1.8.5.2.2-0-1~3cm宽间隙,避免肠腔狭窄。2.术后第3d每晚给液状石蜡20~
-
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Teflon悬吊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Ripstein手术
手术名称: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别名:Teflon悬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
内痔胶圈套扎术
手术名称:内痔胶圈套扎疗法别名:内痔胶圈套扎术;术中注意要点:1.当钳夹痔块病人诉痛时,说明钳夹处靠近肛管皮肤,此时要重新向上钳夹。套扎混合痔时,宜先将外痔行V形切开。3.痔胶圈套扎治疗后严重并发症:腹膜后感染:文献曾先后报道共有7例内痔经胶圈套扎治疗后发生严重的腹膜后感染,其中5例死亡,2例治愈。
-
痔的液氮冷冻疗法
操作名称:痔的液氮冷冻疗法适应证:液氮冷冻疗法适用于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以及巨大脱垂性内痔。2.肛管合并任何急性炎症。2.方法(1)接触法:用冷冻头直接触于病变部位,进行冷冻。4.治疗后1~2周,应经常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和久蹲。5.术后1周,每天用高锰酸钾液坐浴(包括便后坐浴)1~
-
经会阴部脱垂肠管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会阴部脱垂肠管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结直肠部分切除术ICD编码:48.6901概述:经会阴部脱垂肠管切除术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骶管麻醉,截石位。2.高位缝合脱出的腹膜囊后,在乙、直肠前方缝合肛提肌(图1.8.5.3.1-1B)。如有感染,须及时控制,以免发生腹膜炎。
-
内痔胶圈套扎疗法
手术名称:内痔胶圈套扎疗法别名:内痔胶圈套扎术;术中注意要点:1.当钳夹痔块病人诉痛时,说明钳夹处靠近肛管皮肤,此时要重新向上钳夹。套扎混合痔时,宜先将外痔行V形切开。3.痔胶圈套扎治疗后严重并发症:腹膜后感染:文献曾先后报道共有7例内痔经胶圈套扎治疗后发生严重的腹膜后感染,其中5例死亡,2例治愈。
-
胶圈套扎法治疗内痔
手术名称:内痔胶圈套扎疗法别名:内痔胶圈套扎术;术中注意要点:1.当钳夹痔块病人诉痛时,说明钳夹处靠近肛管皮肤,此时要重新向上钳夹。套扎混合痔时,宜先将外痔行V形切开。3.痔胶圈套扎治疗后严重并发症:腹膜后感染:文献曾先后报道共有7例内痔经胶圈套扎治疗后发生严重的腹膜后感染,其中5例死亡,2例治愈。
-
肛门周围癌
概述:发生于齿线下方的为肛门周围癌,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肛管及肛门周围,由肛管和肛门周围鳞状上皮发生,常因肛瘘、痔、手术瘢痕、湿疣、化脓性汗腺炎及潜毛囊肿长期慢性刺激损伤引起。原则上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在作肛门手术治疗时应切除肿大转移的淋巴结。整个手术过程用激光刀切开,按外科操作程序进行。
-
肛膜闭锁
概述:肛膜闭锁(atresiaoftheanalmembrane)又称肛门膜状闭锁,是因肛膜未破,肛门与直肠被一层薄膜完全分隔,不能排粪的先天畸形,在中医学中称为“肛门皮包”。㈡肛膜切除术:切开肛膜,吸尽胎粪后,沿肛缘剪去肛膜,扩肛使肛管能通过食指,稍游离直肠下端粘膜,然后将直肠粘膜松弛地缝于肛周皮肤。
-
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名称:灌肠术-小量不保留灌肠适应证:小量不保留灌肠多用于年老体弱、孕妇、小儿和腹部手术后,目的是促进排便。方法及内容:1.患者体位患者取左侧卧位,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向前,臀部置于床旁,暴露肛门。2.灌肠液中注意观察病情,如有脉速、出汗、面色苍白,心慌气急,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对症处理。
-
保留灌肠
操作名称:灌肠术-保留灌肠概述:保留灌肠通过肠道给药,结肠中药物浓度高,直接起治疗作用。禁忌证:1.肛门、直肠、结肠等术后病人及排便失禁的病人不宜做保留灌肠。用品及准备:治疗盘:同小量不保留灌肠,肛管宜细,灌肠液按医嘱配制,液量一般不超过200ml。注意事项:肠道病患者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
-
脱肛·血热肠燥证
定义:脱肛·血热肠燥证(rectalprolapsewithpatternofbloodheatandintestinedryness)是指血热肠燥,以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肛内肿物脱出,疼痛带血,腹部胀满,溲赤,舌质红,舌苔黄燥,脉弦数为常见症的脱肛证候。又称脱肛痔,截肠(《外科大成》卷二)、直肠脱垂、州出(出《五十二病方》)。
-
脱肛·肾气不固证
定义:脱肛·肾气不固证(rectalprolapsewithpatternofunconsolidationduetokidneyqideficiency)是指肾气不固,以直肠滑脱不收,肛门松弛,或兼有子宫阴道脱出,伴生长发育迟缓,久泻久痢,小便频,夜尿多,腰膝酸软,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弱为常见症的脱肛证候。脱肛相当于西医的肛管直肠脱垂。
-
肛漏·阴虚火旺证
定义:肛漏·阴虚火旺证(analfistul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瘘管外口凹陷,周围颜色晦暗,脓水清稀,病程缠绵,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不寐,食欲不振,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肛漏证候。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
-
肛灸
肛灸是指利用一定器具使艾烟通过肛门直达肠道的施灸方法。艾锅上下各有一通气孔,连接两根耐热胶管,分别与透明肛管和橡胶气囊相通。当从透明肛管处见艾烟将尽时,再重新放入艾绒,每次可灸3~肛灸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漫惊风、慢脾风、脐风等小儿虚寒性疾患。
-
魄门
魄门为七冲门之一。指肛门,即肛管与肛门及其周围的括约肌组织,有控制粪便排出的作用。出《难经·四十四难》。王冰注“谓肛之门也。魄门的开合由心神支配,又与前阴同为肾之开窍,饮食糟粕的排出与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至肝的疏泄作用均有密切关系,而魄门把浊物糟粕排出体外,亦有利于五脏的正常气化活动。
-
肛裂·气滞血瘀证
定义:肛裂·气滞血瘀证(analfissurewithpatternofqistagn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肛门刺痛,便时及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或涩为常见症的肛裂证候。又称裂痔、钩肠痔。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的疾病。临床以周期性肛门疼痛、大便带血、便秘为特点。
-
肛提肌
肛提肌是一对薄而宽呈四边形的盆底肌肉。与尾骨及其筋膜一起构成盆膈,封闭骨盆下口。从肛管直肠部向外上方张开形成漏斗状。肛提肌分三部分,即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髋骨尾骨肌。其中耻骨直肠肌对肛门括约功能起重要作用。
-
内痔·气滞血瘀证
定义:内痔·气滞血瘀证(internalhemorrhoidwithpatternofqistagnationandblood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舌苔白或黄,脉弦细涩为常见症的内痔证候。内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
-
贯穿结扎法
贯穿结扎法痔疮结扎疗法的一种。贯穿结扎法操作方法:局麻或腰俞麻醉后以O.1%新洁尔灭棉球清洁肛管及直肠下段,再用双手食指扩肛,使痔核暴露。将已贯穿痔核的双线交叉放置,并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裂缝,再分端进行“8”字形结扎或作“回”字形结扎。结扎完毕后,用弯血管钳挤压被结扎的痔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