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司呼吸
肺司呼吸是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生理功能。
-
耳肺关系
生理方面:肺主气,肺脉络合于耳中,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通过肺的输布,濡养耳窍,保持了耳窍内环境的稳定。辨证治疗方面:治疗耳聋可以用调气解郁、耳咽管磁疗、耳咽管通气法和鼓膜按摩法,都应用了“气通则窍开”的机理,体现了耳与肺的密切关系。
-
肺肾相生
肺肾相生又称金水相生。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故肾阴亦可上济于肺以滋养肺阴。例如人体的水液代谢,肾脉上连于肺,肺为水之上源,上靠肺的通调,中靠脾的运化,下靠肾的开合,一脏失职,即生水肿。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肾虚不能纳气则上见喘促短气。从病理关系言,肺气足,则精气下输于肾,肺气虚则肾气亦虚。
-
肺藏魄
“肺藏魄”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魄”属神经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摄取自然之清气,宣发五脏之精气,以维持机体基本生命功能。《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张志聪注:“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
-
皮毛
皮毛具有防止外邪侵入,调节人体津液与体温的功能,并能辅助呼吸。肺合皮毛是指五脏与五体相合之一。皮毛为一身的外卫,靠肺散布卫气以温养,肺气足则卫外固密,邪不易干;皮毛的散气作用,也与肺司呼吸有密切关系,故称相合。肺主皮毛:肺主皮毛指肺与皮毛在人体生理、病理上的关系。如肺气虚,肌表不固,可见自汗;
-
肺主鼻
肺主鼻生理学名词。指肺司呼吸,开窍于鼻,鼻为肺之官,其通气及嗅觉功能须赖肺气调和。《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主鼻。”
-
肺肾同源
肺肾同源即肺肾相生。根据五行学说,肺金和肾水是母子相生关系,因称。例如人体的水液代谢,肾脉上连于肺,肺为水之上源,上靠肺的通调,中靠脾的运化,下靠肾的开合,一脏失职,即生水肿。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肾虚不能纳气则上见喘促短气。从病理关系言,肺气足,则精气下输于肾,肺气虚则肾气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