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二冬二母汤
治内伤燥痰,连嗽不已,或肺热身肿,燥咳烦满。处方:麦冬天门冬知母川贝母功能主治:《症因脉治》卷二方之二冬二母汤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痘疹会通》卷五方之二冬二母汤:组成:知母、浙贝母、天冬、麦冬、桑皮、杏仁、前胡、枳壳、竹茹、甘草、荆芥、银花、望月砂。
-
二母二冬汤
别名:二冬二母汤处方:知母、贝母、麦门冬、天门冬。功能主治:清养肺胃,润燥化痰。主内伤噎膈,燥热咳喘,甚则烦满身肿,脉濡涩。用法用量:方中天门冬清心润肺以益肾水;川贝母凉心解郁,清肺气以化热痰;洵为润燥除烦之剂,乃干咳虚烦之专方。痰多,暂加青黛、海石;气凝痰滞,暂加半夏、香附,以行本方之滞;
-
肺热身肿
《症因脉治》卷三:“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治宜清肺利水,选用家秘泻白散、二冬二母汤、泻心汤、泻青丸、葛根石膏汤、葶苈清肺饮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
内伤燥痰
《症因脉治·内伤痰症》:“燥痰之症,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嗽不已,面赤气升,此内伤燥痰之症也。”多因肺肾阴亏,或膏粱厚味,肠胃积热,火灼津液而致。选用二冬二母汤、二母固本丸、养阴清肺汤等。痰证之一。《医学入门》卷五:“升于肺,多毛焦,面自如枯骨,咽于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