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周轮状视网膜脉络膜退行变性
概述:匐行性脉络膜萎缩(serpiginouschoroidalatrophy)又称盘周地图状 状脉络膜病变(geographichelicoidsperipapilltarychoroidopathy),是眼底后极部脉络膜毛细血管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在脉络膜、视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有组织坏死。但弱荧光的边缘部分显示强荧光。
-
GBZ 288—2017 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的诊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图B.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晶状体病变部位及范围记录格式B.3眼底检查:排除高眼压情况下,用短效散瞳眼药充分散大瞳孔,使用直接眼底镜分别检查双眼底,记录病变特征。表C.1眼直视激光束的职业接触限值光谱范围波长nm照射时间照射量J/cm2辐照度W/cm2紫外线200~
-
视网膜
概述:视网膜(retina)中医称为视衣。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色素上皮为排列整齐的单层六角形细胞,黄斑部色素上皮较厚,周边变薄,具有多种复杂的生化功能以及支持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作用;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
视网膜挫伤
当眼球遭受挫伤时,常引起视网膜和脉络膜损伤,主要是血管反应性改变,早期为血管痉挛,继之为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发生视网膜水肿、渗出及出血等改变。用药原则1.单纯视网膜震荡,口服或球后注射血管扩张剂及皮质类固醇;3.视网膜出血及玻璃体积血,可静滴血栓通或采用中药活血化瘀。
-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概述:视网膜与其色素上皮层之间因渗出性液体、炎症反应或占位性病变使两者分离,称谓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包括炎症、肿瘤以及周身疾病,如严重高血压、妊高征、慢性肾炎。在合并视网膜玻璃体出血的眼底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等,发生增殖性与视网膜粘连的玻璃体条带。临床表现:患者主诉视力下降、视物变性。
-
内眼检查法
一般在瞳神正常大小情况下检查,必要时在排除绿风内障后,用1%新福林扩瞳,作比较详细的检查。通过血管壁可以看到血柱。3.黄斑区位于视网膜后极,视神经乳头的颞侧略偏下方,距视神经乳头约3—4毫米,范围约略大于一个视乳头大小,颜色较其他部视网膜为深,无血管,其中央可见一针头大小的反光点,为中心凹光反射。
-
后玻璃体脱离
后玻璃体脱离;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ICD编码:14.907概述:玻璃体条索对视网膜牵引,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定位的重要性在于保证在治疗中使每次操作均保持与视网膜的安全距离,这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
后玻璃体牵引松解术
后玻璃体脱离;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脉冲Nd:YAG激光在眼科临床应用ICD编码:14.907概述:玻璃体条索对视网膜牵引,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定位的重要性在于保证在治疗中使每次操作均保持与视网膜的安全距离,这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概述:文献中对本病有不同命名,如性连锁性青年性视网膜分离症(sex-linkedhereditaryjuvenileretinoschisis)、先天性玻璃体血管纱膜症(congenitarvascularveilsinthevitreous)、青年性视网膜劈裂症(juvenileretinoschisis)等等。劈裂症发生于黄斑部者称黄斑部视网膜劈裂(macularretinoschisis)。
-
视觉器官
引起视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眼,它由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作为附属结构的折光系统等部分组成。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除了控制眼球运动的眼外肌和起保持、营养作用的巩膜、脉络膜等结构外,眼内与视觉传入信息的产生直接有关的功能结构,是位于眼球正中线上的折光系统和位于眼球后部的视网膜。
-
玻璃体疾病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眼球的玻璃体位于眼睛中央在水晶体之后视网膜之前,为透明的眼球内组织,其外观有若凝胶一般,体积约为3.9至4.5毫升,占眼球总体积2/3至3/4。3.B型超声检查。2.手术治疗对玻璃体慢性炎症、积血3个月以上不吸收,或合并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寄生虫等可行玻璃体手术。
-
黄斑
眼球由眼球壁和屈光间质两部分组成。眼球后部有视神经,它把视网膜的神经冲动通过视路传导至大脑枕叶视中枢。另一种叫杆细胞,司暗视觉。黄斑部一旦有了病变,如黄斑破孔、黄斑部老年盘状变性、出血、炎症等,都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维生素A缺乏、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则会使视网膜杆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临床上出现夜盲。
-
视网膜裂孔与脱离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外伤性黄斑裂孔为全层裂孔,因局部挫伤坏死和玻璃体牵拉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修复:视网膜脱离也可在门诊或手术室进行治疗,可能有多种方法供选择,包括:1、用激光或冷凝封闭引起视网膜脱离的裂孔。症状体征:可立即出现,或发生在黄斑水肿、脉络膜破裂及视网膜下出血、或玻璃体分离之后。
-
牵牛花综合征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牵牛花综合征为视乳头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患者性别无差异。大多为单侧性,病眼视力自幼高度不良,中心视力在眼前指数至0.02之间。往往伴有高度近视、眼球类震颤等。外周更有与之呈同心圆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区。疾病描述:可能与胚裂上端闭合不全、中胚层的异常有关。血管呈放射状,动静脉分不清。
-
高度近视
介绍高度近视是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400-600度、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
眼底检查
操作名称眼底检查方法及内容先不散瞳检查,如须详细检查,应先查眼压,眼压不高者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所见影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③检查眼底周边部:要在右手示指套巩膜压迫器,压迫器位置的方向应与检查者的视线一致,尽可能位于子午线方向。正常视网膜画淡红色;脉络膜及视网膜的渗出画黄色;
-
眼电图
名称: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分类:眼电生理检查适应症:眼电图适用于脉络膜循环障碍和视网膜外层病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疾患、视网膜脱离等。患者先预适应10min,接着暗适应15min,在暗中记录EOG,然后打开刺激光,进行15min的明适应,并记录之。2.除建立实验室自己的正常值外,注意与对侧健眼比较。
-
EOG
名称: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分类:眼电生理检查适应症:眼电图适用于脉络膜循环障碍和视网膜外层病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疾患、视网膜脱离等。患者先预适应10min,接着暗适应15min,在暗中记录EOG,然后打开刺激光,进行15min的明适应,并记录之。2.除建立实验室自己的正常值外,注意与对侧健眼比较。
-
Terson综合征的眼部表现
疾病别名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综合征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Terson综合征的玻璃体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又名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出血综合征,常常由于外伤所致,伴有头痛、昏迷,约1/5的病人合并有眼内玻璃体出血。Terson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有视力突然下降,玻璃体视网膜出血,视盘水肿,瞳孔对光反应迟钝;
-
玻璃体变性
病因病理病机:(一)玻璃体液化(synchysis)随着年龄增长,或为高度近视者,原为凝胶状的玻璃体逐渐脱水,变性而成为溶胶状,玻璃体腔内出现含水的腔隙,称为玻璃体液化。在玻璃体液化时随液化腔的扩大,液化的玻璃体通过后玻璃体膜的裂孔入视网膜前,使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发生分离,称为玻璃体后脱离。
-
红外线伤
红外线易被深色物体所吸收,高强度的红外中使组织坏死,蛋白质凝固。治疗措施:1.短波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对早期红外线白内障工人,应脱离红外线辐射环境,如视力障碍,病变仅在晶体后极部,可作虹膜切除术,如果晶体已完成混浊,而视网膜功能正常时,可行白内障摘除术。眼底检查:病变仅限于黄斑区,轻者黄斑部颜色变暗;
-
暗适应
暗适应是由于在亮处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大量分解,剩余量少,不足以产生兴奋,待到暗处视紫红质再合成增强,绝对量增多时,暗视觉才逐步恢复。为明适应的对应词。暗适应的时间进程,对人来说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加以精确测定。先天性夜盲人的视网膜缺乏视杆细胞,适应曲线为纯圆锥型的,与光线只射到黄斑处者相似。
-
视觉
视觉(vision)是指光作用于眼通光体器官,使其感受器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神经系统加工后产生的感觉。眼受光线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视中枢而获得主观感觉。中国约有盲人400~其失明原因分别为角膜损伤、眼内压升高(青光眼)、晶状体混浊(白内障)、视网膜病变以及视觉传导通路或视中枢的损害。
-
贫血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的数量或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视网膜水肿表现为眼底色淡或雾状浑浊,视盘色淡、水肿。恶性贫血可出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或视神经炎外观;或表现为视神经萎缩,可致失明。④其他:结膜苍白,球结膜出血,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瞳孔反应迟钝等。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
视网膜变性病变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视网膜变性是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视网膜的周边部和黄斑部血液供应较少,相对容易产生视网膜变性。疾病病因:眼部疾病或某些全身病。2.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视电生理检查。治疗方案: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可试用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维生素类药物等。
-
视网膜病变
本病为发生于黄斑部及其周围的弧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灶,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病因病理病机:原因不明。检查: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动脉早期或动脉期,相当于渗出灶处有颗粒状、花边状等多种形态的新生血管网。在活动期,病灶位于黄斑中心1/4PD以外者,可行激光治疗。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在妊娠24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症状,属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3)尿蛋白。眼部可发生眼睑皮肤和结膜水肿,球结膜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弯曲及结膜贫血等,这些血管改变较视网膜血管改变为早。严重者产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盘水肿。
-
盲点
由节细胞层发出的神经轴突,先在视网膜表面聚合成一整束,然后它透视网膜,在眼的后极出眼球,这就在视网膜表面形成视神经乳头。在乳头的范围内,实际上没有视网膜特有的细胞结构,因而落于该处的光线或视网膜像的组成部分,将不可能被感知,故称为盲点。盲点的存在可用专门设计的方法来证明。
-
眼的调节
眼看近物时,视网膜上模糊物像的信息传到皮层视区,可反射性引起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兴奋,使睫状肌中的环状肌收缩,从而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因自身的弹性回位而变凸,折光力增加,使辐散的光线前移聚焦,物像也前移于视网膜上。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意义能使视网膜成像对称,避免复视,以产生清晰的视觉。
-
眼缺血综合征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眼缺血综合征是由慢性严重的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脑和眼的供血不足而产生一系列脑和眼的临床综合征。症状体征:视力逐渐丧失,眶区疼痛。检查视网膜动脉变窄,静脉扩张,视网膜出血及微动脉瘤,视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2/3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其中一半眼压升高,一半因睫状体灌注不良眼压降低。
-
脉络膜
概述:脉络膜(choroid)位于葡萄膜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中医将脉络膜和视网膜称为视衣。脉络膜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脉络膜主要由血管组成。④毛细血管层;脉络膜与巩膜之间有一空隙,称脉络膜上腔,临床上脉络膜脱离即自此腔分离。脉络膜无感觉神经纤维,故发炎时无疼痛感觉。
-
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眼部表现
本病为发生于黄斑部及其周围的弧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灶,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症状:中心视力减退,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检查: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动脉早期或动脉期,相当于渗出灶处有颗粒状、花边状等多种形态的新生血管网。在活动期,病灶位于黄斑中心1/4PD以外者,可行激光治疗。疾病病因外伤。
-
脉络膜骨瘤
疾病分类:眼科,肿瘤科疾病概述:右眼底脉络膜骨瘤。CT平扫示钙化斑(黑箭头)位于右视乳头附近。鉴别诊断:需与眼黑色素瘤鉴别。症状体征:肿瘤多位于近视盘附近,呈黄白色或桔红色的扁平隆起,可见色素沉着,肿物边缘不规则,似伪足向四周伸出,可形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伴有出血或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
玻璃体猪囊虫病
概述:猪囊绦虫的囊尾蚴随血流经过脉络膜血管进入视网膜下,然后进入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猪囊虫病(cysticercuscellulosae),较为常见。2.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内黄白色半透明圆形囊泡,大小约2~日久因玻璃体混浊,不易看见囊虫典型的形态,同时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也会出现,有时囊虫可钻入视网膜下而寄生。
-
简化眼
简化眼又称简约眼或模型眼,是一种简化眼的折光系统而成像的模型眼。李斯丁将眼的所有屈光面加在一起,当成一个透镜。他假定眼球有一凸出的表面介于空气和眼内液两个介质之间,眼内液具有水的折射率,即1.33。当正常人眼处于安静而不进行调节的状态时,后主焦点恰落在视网膜上。此数值与视网膜中央凹的直径近似。
-
玻璃体条带的切除
手术名称:玻璃体条带的切除别名:玻璃体条索剪断术;玻璃体丝条的去除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ICD编码:14.79概述:玻璃体条带的形成属于玻璃体组织对于损伤修复的一种正常反应。5.靠近视网膜操作或条带与视乳头相连时,要减低负压吸引,提高切割频率,同时应间断切割,不要试图切得很干净,以免牵拉视乳头发生大出血。
-
玻璃体丝条的去除
手术名称:玻璃体条带的切除别名:玻璃体条索剪断术;玻璃体丝条的去除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ICD编码:14.79概述:玻璃体条带的形成属于玻璃体组织对于损伤修复的一种正常反应。5.靠近视网膜操作或条带与视乳头相连时,要减低负压吸引,提高切割频率,同时应间断切割,不要试图切得很干净,以免牵拉视乳头发生大出血。
-
毛冬青甲素
概述:毛冬青甲素是从冬青科植物毛冬青根茎或根皮中分离的18-去氢乌索酸经琥珀酸酐酰化制得的一种水溶性化合物,即3-琥珀酰基-18-去氢乌索酸二钠盐。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中心性视网膜络膜炎、周围血管病等,疗效满意,尤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更为显著。忌用等渗盐水溶解,以防盐析混浊。
-
玻璃体条索剪断术
手术名称:玻璃体条带的切除别名:玻璃体条索剪断术;玻璃体丝条的去除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ICD编码:14.79概述:玻璃体条带的形成属于玻璃体组织对于损伤修复的一种正常反应。5.靠近视网膜操作或条带与视乳头相连时,要减低负压吸引,提高切割频率,同时应间断切割,不要试图切得很干净,以免牵拉视乳头发生大出血。
-
色觉
概述:色觉(colorvision)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而被脑认知后引起的感觉。色觉检查方法:检查色觉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假同色表(色盲检查图)》检查,常在白昼日光下进行,但不能戴有色眼镜,色表距离被检查者眼前约50~对颜色辨别能力减弱的称色弱。全色盲极少见,患者视物只有明暗之别,犹如观黑白电影一样。
-
视野
上述现象进一步证明了视锥细胞具有色觉,视杆细胞只有光感觉,而视锥细胞确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心部。双眼视野的范围比单眼视野大。同一被检眼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视标检查,所得视野范围不同,正常视野以白色最大(3毫米视标),其颞侧为90℃,鼻侧为60℃,下方为70℃,上方为55℃,蓝、红、绿依次递减10℃左右。
-
中间葡萄膜炎
概述:病变相对局限于睫状体平部、周边部视网膜和玻璃体基部,呈慢性炎症。多双眼发病,且有自愈倾向。三面镜检查视网膜周边部有出血、渗出或纤维增生等病灶;治疗:口服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类药物,必要时口服地塞米松;半球后注射强地松龙和妥拉苏林,增强局部药物作用;晶体混浊时行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
-
色觉学说
其中任一种单独受到刺激时,即得相应的色觉;又如实验中用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照射视网膜的同时,记录神经节细胞的放电,发现视网膜存在两类神经元;我国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根据单色光照射与视神经电反应的研究,认为红、绿、蓝三原色光引起的冲动是分别由粗、中、细(直径为9微米、4微米和1微米)三类视神经纤维传导的。
-
色觉检查法
定义:色觉检查法(chromometry),检查明亮处视锥细胞功能来判断有无色觉障碍及其性质及程度的方法。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对颜色完全丧失辨别能力的称色盲;人眼可见光线的波长是390~因视锥细胞集中分布在视网膜中心部,故该处辨色能力最强,越向周边部,视网膜对绿、红、黄、蓝4种颜色的感受力依次消失。
-
眼内激光光凝
手术名称:眼内激光光凝别名:眼内激光光凝术分类:眼科/玻璃体手术/眼内电凝、冷凝及光凝技术ICD编码:14.2401概述:目前使用的眼内光凝有半导体激光和氩激光光凝,前者使用最为广泛。0.2s,光斑直径为500μm,以奶白色反应为理想。6.要注意调整手术显微镜焦距,力争使光凝斑间距一致,大小均匀。
-
糖尿病性黄斑部病变的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糖尿病性斑丘疹病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ICD编码:14.2406概述: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包括黄斑水肿、脂类渗出(星芒斑)和出血。2.黄斑有广泛毛细血管无灌注,视力严重损害者。手术步骤:孤立的局限性渗漏,应选择微血管瘤进行单点光凝,0.1s曝光时间,100μm光凝斑,能量使血管瘤变黑或周围视网膜组织灰白。
-
梅毒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属于性病的一种。症状体征眼部表现为角膜基质炎、虹膜睫状体炎或葡萄膜炎。可有视神经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因脑血管梅毒侵犯颅神经所致的斜视,或上睑下垂。反射性瞳孔强直。对扩瞳剂反应差;二期梅毒患者偶见单纯性结膜炎、巩膜炎和眶骨骨膜炎。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眼部表现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及大动脉内膜由于致病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病毒等侵入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可出现:(1)眼睑和皮下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其中心部常呈灰白色;球结膜下点状、线状或火焰状出血点;4、作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手术或机械操作时,术前、术后可选用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
-
激光治疗糖尿病性斑丘疹病
激光治疗糖尿病性斑丘疹病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ICD编码:14.2406概述: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包括黄斑水肿、脂类渗出(星芒斑)和出血。2.黄斑有广泛毛细血管无灌注,视力严重损害者。手术步骤:孤立的局限性渗漏,应选择微血管瘤进行单点光凝,0.1s曝光时间,100μm光凝斑,能量使血管瘤变黑或周围视网膜组织灰白。
-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ConberceptOphthalmicInjection)是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系一种VEGF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Fc段基因重组的融合蛋白,该药物通过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竞争性抑制VEGF与受体结合并阻止VEGF家族受体的激活,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达到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