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睫状体
概述:睫状体(ciliarybody)呈环带状,起于黄仁(虹膜)根部,止于脉络膜前缘,外与巩膜相邻,内侧通过睫状突和晶状体赤道部的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睫状体由睫状冠与睫状环组成,纵切面为三角形。睫状体的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丰富,故炎症时产生剧烈疼痛。
-
葡萄膜
虹膜含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前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子L开大;睫状体后较为扁平,称睫状环。从睫状体至晶状体赤道部,有纤细的韧带与晶状体相连,称晶状体悬韧带。睫状体内含睫状肌,受动眼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脉络膜:脉络膜中医称为视衣,位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前接睫状体扁平部,后至视乳头周围。
-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概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ciliaryblockglaucoma)又称恶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特殊类型闭角青光眼,它可造成一眼或双眼失明,准确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对眼科医生来说本病仍然是个棘手的临床难题。治疗原则:①先用睫状肌麻痹剂、房水生成抑制剂、高渗剂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前房恢复,眼压下降。
-
恶性青光眼
借助超声波检查,可以证明玻璃体腔内水袋的存在。Weiss等报告1例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2天,前房变浅,眼压升高及脉络膜脱离,滴缩瞳剂后前房更浅,滴散瞳睫状肌麻痹剂略好转,引流脉络膜上腔积液亦未能控制病情,最后需行后巩膜切开、晶状体摘除和虹膜切除术方可控制,术中发现前旋的睫状突紧盖在晶状体赤道部上。
-
睫状体阻滞性青光眼
概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ciliaryblockglaucoma)又称恶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特殊类型闭角青光眼,它可造成一眼或双眼失明,准确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对眼科医生来说本病仍然是个棘手的临床难题。治疗原则:①先用睫状肌麻痹剂、房水生成抑制剂、高渗剂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前房恢复,眼压下降。
-
睫状体肿物切除术
(6)切穿角巩缘切口,紧贴肿物剪去与之粘连的虹膜,沿肿物周围电透热处将巩膜板层和睫状体剪除(图8.11.1.2-4)。注气所用针头要细,必须经虹膜前面进入前房,注气时要缓慢。注意勿损伤下面的玻璃体膜和晶状体赤道部(图8.11.1.2-19)。③可不切断直肌止端;⑧全层巩膜瓣与板层巩膜瓣相比,可为眼球保留更坚固的壁;
-
睫状体病损切除术
(6)切穿角巩缘切口,紧贴肿物剪去与之粘连的虹膜,沿肿物周围电透热处将巩膜板层和睫状体剪除(图8.11.1.2-4)。注气所用针头要细,必须经虹膜前面进入前房,注气时要缓慢。注意勿损伤下面的玻璃体膜和晶状体赤道部(图8.11.1.2-19)。③可不切断直肌止端;⑧全层巩膜瓣与板层巩膜瓣相比,可为眼球保留更坚固的壁;
-
眼珠
角巩膜缘:角巩膜缘即角膜与巩膜移行区,宽约1毫米。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
-
目珠
角巩膜缘:角巩膜缘即角膜与巩膜移行区,宽约1毫米。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