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
大一即太乙。太乙为经穴名,代号ST23。《备急千金要方》作太一。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上2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3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八、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胃痛,腹胀,心烦,癫狂等。或艾条灸5~
-
熊
熊释名气味脂(熊白):甘、微寒、无毒。用熊脂、蔓荆子末,等分和匀,调醋泖搽。胆:1、赤目障翳。用熊胆少许化开,加冰片一、二片,点眼,有奇效。如发痒或流泪,可加极少量的生姜粉。2、多年痔疮。3、蛔虫病(引起心痛)。用熊胆如大豆大一块,和水服下,极效。4、小儿惊抽筋。用熊胆如两豆大一块,加竹沥化匀服下。
-
光华晕大证
光华晕大证为眼科病证。治虽外证已退,目视尚有晕者,阳邪未平,阴精未盛,犹宜滋养化源而克制其火耳。”多见于绿风内障或眵泪黏稠之外障眼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肝藏血,血气不足,则肝虚,致受风邪,风邪搏于精气,故精气聚生于白睛之上,绕于黑睛之际,精彩昏浊,黑白不明审,谓之目晕。”
-
肺热久嗽
肺热而致长期不愈的咳嗽。兼见身热,肌肉瘦削。治宜清热润肺止咳。《医说》卷四:“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劳,以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等分,大黄减半,如常制为丸,蜜丸樱桃大一丸,食后夜卧含化,未终剂而愈。”《不居集》卷十五治肺热久嗽,用一物黄芩汤治疗。参见久咳、咳嗽等条。
-
发泡
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部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如硃砂巴豆膏敷印堂穴治白喉;斑蝥研粉,放于小膏药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治急性扁桃体炎(贴后三四小时起疱,以消毒针挑破,挤出黄水,涂以红汞)。毛茛、天南星、威灵仙、回回蒜等的鲜根,捣烂,取如黄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发泡。
-
真珠
蜂蜜调服。3、胞衣不下。4、子死腹中。用豌豆四址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为末),一起和油胭脂同捣成膏。先将美术疔挑破,挤去恶血。此方名“四圣丹”。6、肝虚目暗,茫茫不见。用真珠末一两、白蜜二合、鲤鱼胆二枚,和匀,煎过,滤取汁,频频点眼。7、青盲眼。9、小儿中风,手足拘挛。
-
土马
土马释名气味甘、酸、寒、无毒。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此方名“寸金散”。2、二便不通。用土马、石马、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二两,胡桃一个,胆矾半两,共研为末,并捏成一块,每次取弹子大一团,薄布包好,泡少量酒中,浸汁洗发,一月之内见特效。
-
鸳鸯七
鸳鸯七此药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Begoniaevansiana)或中华秋海棠(B.sinensis)的块茎。花较大,为谈红色,直径25—35厘米,5—6月开花,花后结线状圆柱形蒴果,长1.5—3厘米,有3翅。该药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血止痢的功效。用于痢疾、肠炎、疝气、腹疼、崩漏、痛经、赤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
川楝子丸
《卫生总微》卷十七:川楝子丸:处方:川楝子(去核取肉)1钱,续随子(去皮净)1钱,轻粉2钱。4两用盐1两,茴香1两同炒黄色,去盐及茴香不用),木香1两,破故纸(炒香为度)1两。用法用量:四炒川楝丸(《医学入门》卷七)、四炒楝实丸(《回春》卷五)、四制川楝子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主治:膀胱积聚气胀。
-
三黄枳术丸
概述:三黄枳术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黄芩60克黄连(酒洗)大黄(湿纸裹煨)神曲(炒)橘皮白术各30克枳实(麸炒)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一倍。功能主治:《保婴撮要》卷九方之三黄枳术丸主治伤肉湿面辛辣味厚之物,致填塞闷乱不快。制备方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
驴毛
《*辞典》:驴毛:拼音名:LǘM o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毛。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头中一切风,驴毛一斤炒令黄,投一斗酒中,渍三日,空心细细饮,使醉,覆卧取汗,明日更依前胀。附方:治少小新生中风:驴毛一把(取背前交脊上会中,拔取如手拇指大一把),麝香二豆大。(《千金方》二物驴毛散)摘录:《*辞典》
-
莽草根
拼音名:MǎnɡCǎoGēn别名:红茴香根、老根、八角脚根、披针叶茴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单叶互生或集生;对小鼠腹腔注射水浸液每只0.2ml(含生药0.2g),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病理切片见到:心肌细胞浊肿,血管扩张充血,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结构较完整,肾小管细胞浊肿变性,肾血管充血。
-
土大香
拼音名:TǔDàXiānɡ别名:云南茴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云南八角的成熟果实或叶。花被片18-23,最大一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至舌形,长9-15mm,宽2-4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4000m的湿润山谷、溪谷、杂木林和路边,也有小片纯林。毒性:果实中含日本莽草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0.76 0.06mg/kg;
-
野海椒
《*辞典》:野海椒: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拼音名:YěHǎiJiāo别名:海茄子(《四川常用中草药》),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贵州药植目录》)。茎灰褐色,新枝绿色,幼枝、叶柄、叶下面及果梗均具星状柔毛或稍有柔毛。单叶互生,卵状长圆形,长2.5~药理作用:毛叶冬珊瑚碱有抗结核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的作用;
-
替针散
《寿世保元》卷九:方名:替针散组成:木鳖子、川乌。功效:退肿毒,去死肉,破皮出脓。主治:一切恶疮、痈疽、发背等有脓无头者。用法用量:以鸡翎醮扫疮上,留口大一处出脓,如药水干,再刷上,不1时即穿。制备方法:上磨水。附注:《良朋汇集》本方用:木鳖子,川乌各五钱。
-
梅毒螺旋体检查
操作名称:梅毒螺旋体检查适应证:梅毒螺旋体检查适用于早期梅毒。(2)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皮损处,用钝刀刮除皮损表面组织,擦净,挤压周围组织,使血清及组织液渗出,吸取液体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6.用上法采取标本时,最好勿使出血,如有出血,可以用消毒棉球轻压其上,略停片刻吸去血液,然后再采取组织液。
-
离体肾部分切除加自体肾移植术
手术名称:体外肾部分切除自体肾移植术别名:离体肾部分切除加自体肾移植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肿瘤的手术治疗/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ICD编码:55.405概述: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适应于①孤立肾。4.术前准备无菌碎冰。2.尿瘘只要没有合并集合系统的梗阻,一般均可自愈,很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
肾肿瘤剜除术
手术名称:肾肿瘤剜除术别名:肾肿瘤摘出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肿瘤的手术治疗/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ICD编码:55.404概述: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适应于①孤立肾。术中注意要点:术中剜除肿瘤时,要尽可能在肿瘤包膜外剥离,切忌剥破,以免污染手术野,导致肿瘤种植或肿瘤残留,必要时取边缘组织送冷冻活检。
-
肾肿瘤摘出术
手术名称:肾肿瘤剜除术别名:肾肿瘤摘出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肿瘤的手术治疗/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ICD编码:55.404概述: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适应于①孤立肾。术中注意要点:术中剜除肿瘤时,要尽可能在肿瘤包膜外剥离,切忌剥破,以免污染手术野,导致肿瘤种植或肿瘤残留,必要时取边缘组织送冷冻活检。
-
肾肿瘤肾楔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肾肿瘤肾楔形切除术别名:肾脏肿瘤肾楔形切除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肿瘤的手术治疗/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ICD编码:55.403概述:肾肿瘤保留肾单位的手术适应于①孤立肾。4.术前准备无菌碎冰。若切口进入肾集合系统,中段肾脏的切除需要非常小心,应保留足够的上、下极肾盏以防术后狭窄。
-
肾肿瘤肾极切除术
手术名称:肾肿瘤肾极切除术别名:肾肿瘤肾极段切除术;③双侧肾癌,肿瘤较小的一侧行部分切除,较大一侧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双侧单发肾肿瘤直径均<3cm者,可行双侧肾部分切除。麻醉和体位:病人取侧卧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2.尿瘘只要没有合并集合系统的梗阻,一般均可自愈,很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
肾肿瘤肾极段切除术
手术名称:肾肿瘤肾极切除术别名:肾肿瘤肾极段切除术;③双侧肾癌,肿瘤较小的一侧行部分切除,较大一侧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双侧单发肾肿瘤直径均<3cm者,可行双侧肾部分切除。麻醉和体位:病人取侧卧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2.尿瘘只要没有合并集合系统的梗阻,一般均可自愈,很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
子母痔
多因平素湿热内积,过食辛辣,久坐久立,或临产用力,大便秘结,久泻久痢等而致体内生风化燥,湿热留滞,浊气瘀血下注肛门,发为本病。治法甚多,内治以清热凉血、润燥疏风为主,结合病人现症和体质辨证处理,外治有手术、枯痔、结扎、注射、熏洗、挑痔等法,可根据病情随症采用。
-
目晕
肝藏血,血气不足,则肝虚,致受风邪,风邪搏于精气,故精气聚生于白睛之上,绕于黑睛之际,精彩昏浊,黑白不明审,谓之目晕。”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目别无甚病,但见灯视月及隙漏之处,则有碗大一圈环影睛外,其色内青红而外紫绿,绝似日华月晕,故曰目晕。或平气和衷汤进一、二剂亦妙。”
-
虎头杀鬼方
别名:虎头杀鬼丸、杀鬼虎头丸、虎头丸、七物虎头丸、虎杖头杀鬼丸、辟瘟杀鬼丸处方:虎头骨5两,朱砂1两半,雄黄1两半,雌黄1两半,鬼臼1两,皂荚1两,芜荑1两(一方有菖蒲、黎芦,无虎头、鬼臼、皂荚)。功能主治:辟温。《医方类聚》引《澹寮》本方用法:晨起各人吞小豆大一丸,不致传染。
-
大一面锣
《*辞典》:大一面锣: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D YīMi nLu 别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锣的全草或根。鲜用或晒干用。根茎木质化,具不定根。生境分布:生长林边湿润的碱性土壤中。②《四川中药志》:全草:治心脏衰弱,红崩白带,小便淋沥及夜梦遗精。
-
海燕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燕:拼音名:HǎiY n来源:棘皮动物门海燕科海燕AsterinapectiniferaMilleretTroschel,以全体(去内脏)入药。背上青黑,腹下白脆,似海螵蛸,有文如蕈菌。反口面隆起,骨板有初张和次格板之分,初张板大而呈新月形,其凹面弯向盘的中心。⑥管足细胞碎片,长条形,有裂缝,直径0.7 m。亦入滋阴药。
-
清沙草
拼音名:QīnɡShā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疏花马蓝的全草。叶片大者椭圆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5cm,先端长尖,基部近圆形至楔状,叶片小者卵形,长达3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大小叶均有锯齿。花冠淡紫色,长约3.5cm,外被微毛,内面有两行短柔毛,冠檐5裂,裂片近相等或略成二唇形;杀虫止痒。
-
温大青
拼音名:WēnDàQīnɡ别名:马蓝、野蓝靛、球花马蓝、大青草、小野红靛、红石蓝、蓝靛七、鸡骨草、铁脚灵仙、鸡腿牛膝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圆苞金足草的地上部分或根。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5cm,宽3-5cm,上部对生叶一大一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脉上有短毛,下面苍绿色。
-
竹衣
箨叶细长,带状,长约4.5厘米,宽5毫米,除最下1枚秆箨外,所有各箨叶均有小横脉而呈方格状,在中脉地位常有1淡绿色之纵纹。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附方:治一切劳瘵痰嗽、声哑不出难治者:金竹衣一钱,金竹茹弹子大一丸,麦冬二钱,甘草、橘红各五分,白茯苓、桔梗各一钱,杏仁七粒(去皮、尖,研)。
-
四白散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组成:黄耆1两,厚朴1两,益智仁1两,藿香1两,白术1两,白扁豆1两,陈皮1两,半夏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半两,乌药半两,甘草半两,白豆蔻仁半两,芍药1两半,檀香2钱半,沉香2钱半。主治:冷痢。《圣济总录》卷二十四:组成:蒺藜子(炒去角)、白芷、白附子(炮)、白僵蚕(炒)各等分。
-
吕祖一枝梅
《外科正宗》卷四:别名:一枝梅组成:朱砂3钱,银朱1钱5分,五灵脂3钱,麝香2分,蓖麻仁5分,雄黄5钱,巴豆仁5钱(不去油)。小儿急慢惊风,一切老幼痢疾。附注:一枝梅(《同寿录》卷尾)。用药芡实大一饼,贴印堂之中,点官香一支,香尽去药,以后一时许,药处有红斑晕色肿起飞散,谓红霞捧回,病虽危笃,其人不死;
-
大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灵枢·官针》:“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灵枢·肠胃》:“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素问·六节藏象论》:“大神灵问,请陈其方。”
-
八仙膏
《回春》卷三别名八汁汤处方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功能主治噎食。《外科十三方考》处方杏仁(去皮尖,切片)1两,蜂房(剪碎,洗净)1两,元参5钱,蛇蜕(盐水洗,焙干)1钱,黄耆3钱,黄丹(研细)5两,血余(洗净)鸡子大一团,麻油1斤。
-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发现突变的白眼果蝇,花费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整整两年的时光。例如,携带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的果蝇,根据连锁原理,产生的下一代应该只有两种类型,要么是白眼小翅的,要么是红眼正常翅的。摩尔根提出,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群并不像铁链一样牢靠,有时染色体也会发生断裂,甚至与另一条染色体互换部分基因。
-
代针散
概述:代针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疡医大全》卷八方之代针散:组成:木鳖子、川乌。用法用量:以鹅翎扫刷疮上,留豆大一处出脓,如药水干再刷。不过1时即穿。少顷即出脓血自愈。用法用量:吹喉中。摘录:《外科十三方考》《良朋汇集》卷五方之代针散:组成:桑木灰7钱,矿子灰5钱,荞麦楷灰1两,茄科灰1两。
-
荆三棱散
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普济方》卷三四九:荆三棱散:处方:荆三棱1两,熟地黄1两,鳖甲1两,桂心3分,当归3分,桃仁3分,川芎半两,牡丹皮半两,刘寄奴半两,赤芍药半两,大黄(炒)、牛膝3分。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及宿食不消,腹胁痛。
-
牛黄金虎丹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金虎丹:处方:天雄(炮.用牛胆和作饼.功能主治:治急中风,身背强直,口噤失音,筋脉拘急,鼻干面黑,遍身壮热,汗出如油,目瞪唇青,心神迷闷,形体如醉,痰涎壅塞,胸膈、喉中如拽锯声。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新汲水化灌之,扶坐,使药行化,良久续以薄荷自然汁更研化1丸灌之。
-
助胃膏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助胃膏:处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一两;功能主治: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或时夜啼,胎寒腹痛。《幼科金针》卷上:组成:广皮1两,白术4两(土炒),茯苓2两,炙草5钱,楂肉3两,米仁2两,莲肉2两(去心),山药1两(炒),扁豆1两(?
-
水鳖
根据上述生境、植物形态和《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即为水鳖科植物水鳖。拼音名:ShuǐBiē别名:水白、水苏、芣菜、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苹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鳖科植物水鳖的全草。性味:味苦;此种水白,另有一个特征是叶背有一水泡状气囊组织,就是陈藏器所说的“叶下有一点水沫。”苏恭云:此有三种:大者曰苹;
-
升阳益精汤
《眼科金镜》卷二:组成:当归2钱半,川芎2钱,云茯3钱,葛根2钱半,草决明3钱,防风2钱,连翘2钱,花粉2钱,独活2钱,五味子1钱,柴胡3钱,玄参3钱,菊花2钱,枸杞2钱,覆盆子2钱。主治:雀目变症。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予升阳益精汤,二十余剂则痊愈如常矣。
-
治痈疽神应膏
《种福堂方》卷三:方名:治痈疽神应膏组成:真阿魏3钱,麝香2钱,朱砂4钱,雄黄1两,五灵脂1两,甘草1两,川乌4两,草乌4两,鲜闹羊花10斤。用法用量:如遇肿毒,用酒调匀如半干糊,将笔蘸药,先从红肿上面画一圈,待药将干,再画第二层于圈内,与前圈相连,即将酒润旧干圈上;
-
三香昆布丸
《卫生总微》卷十七:方名:三香昆布丸组成:熏陆香3分,青木香3分,藿香叶(去土)半两,昆布3分(洗去咸味),牵牛子半两(微炒)。主治:疝气偏坠,一大一小。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牡蛎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麻子大。
-
祛湿止痛饮
《玉案》卷五:方名:祛湿止痛饮组成:苍术1钱5分,防己1钱5分,白术1钱5分,官桂1钱,泽泻1钱,乌药1钱,木通1钱,橘核1钱,荜澄茄1钱。主治:湿疝。睾丸一大一小,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温服。
-
香橼膏
主治:远年痰火咳嗽,结痰音哑,气逆不顺。制备方法:刻下蒂,如钱大一围,每只入上好松萝茶叶1层,浇入上白福蜜沥净者,茶1层,蜜1层,填满实,上盖1分厚生姜1大片,仍将刻下圆蒂盖好,苎麻扎好,日蒸夜露4-5次,开蒂盖看,如觉干,独加蜜少许,不加茶叶,覆盖好扎紧,再蒸露至9次后,共捣成膏,装入磁器内。
-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麻醉腰麻。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⑶张力带固定法: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近折块折面的内、外侧钻入,沿髌骨纵轴,自骨折块的顶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至针头刚露出折面。6.修复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检查髌骨关节面完全对合,关节腔内无积血及碎骨后,将两侧撕裂的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髌前腱膜用丝线间断缝合。
-
受区骨(肌、皮)移植术
术前准备同常用骨移植术及骨与骨膜移植术。2.切口根据切取受区病变和显露接受血管(包括动脉、伴行静脉和浅静脉,如桡动、静脉及头静脉)的需要,设计切口。5.观察移植骨骼或骨膜的血供情况⑴如为吻合血管的骨皮瓣移植,可通过皮瓣的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判断血供情况,如有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手术探查。
-
食管扩张术
逆行循环扩张时,常用大小不等的橄榄形扩张子(图2)2、扩张条为一前端较细,后端稍粗,管壁较厚,且中空的导管,共前端有小孔,经该孔可导入金属引丝。扩张时将橄榄形之扩张子用另一根丝线结扎在近造瘘口之粗丝线上,将口腔中之丝线,缓慢向上牵拉,扩张子即随丝线经造瘘口而进入食管,最后从口中取出(图3)。
-
经皮经肝胆道镜检查
操作名称:经皮经肝胆道镜检查适应证:肝内胆管结石,不愿行外科手术,影像学检查有肝内胆管扩张者。5.术前30min肌注哌替啶(度冷丁)和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654-2)、异可利定(解痉灵)等,也可按麻醉科常规用药。碎石取石注意事项同经T型管窦道胆道镜检查。3.取石完毕后仍应留置PTCD管。
-
内镜扩张治疗瘢痕性喉狭窄
手术名称:内镜扩张治疗瘢痕性喉狭窄别名:内窥镜扩张治疗瘢痕性喉狭窄分类:耳鼻喉科/喉手术/瘢痕性喉狭窄手术ICD编码:31.9802概述:瘢痕性喉狭窄常为各种外伤、不正确的气管切开术、喉气管插管和各种感染性疾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的后遗症。如见探头有血迹,说明用力过猛。刀切瘢痕出血时,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