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疽病
如有供应,则对毒血症严重患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第1日100ml,第2~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4日内死亡。(二)涂片检查取水疱内容物、病灶渗出物、分泌物、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及脑脊液等作涂片,先加1∶1000升汞固定,以破坏芽胞,染色后可发现有荚膜的典型竹节状大杆菌。
-
炭疽
炭疽的传播途径:炭疽主要分3种: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炭疽杆菌芽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4天后症状会加重,伴有高热、剧烈咳嗽、痰呈血性,同时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和大汗,线胸片显示肺纵膈增宽,支气管肺炎和胸腔积液,常发败血症、休克、脑膜炎等并发症,如出现呼吸衰竭可在24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达80%~
-
大黑头草
别名:一号黄药、大黑头草、垂花香薷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pendulifloraW.W.Smith的地上部分。1.治炭疽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沟边、草丛中,常有栽培。附方:①防治炭疽病、流行性感冒:大黄药(干品)三至五钱,煎汤服。
-
皮肤炭疽
概述:皮肤炭疽(cutaneousanthrax),亦称恶性脓疱(malignantpustules)。发生在眼睑、颈部等皮肤松弛部位时可仅有弥漫性水肿而无水疱,可迅速形成坏死。并发症: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炭疽患者应严密隔离,卧床休息。用5%高锰酸钾液局部湿敷15分钟也可杀死芽胞。(3)疮面:白降丹0.5g、及蟾酥丸2~
-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
本品系用弱毒炭疽菌株制成的活芽胞悬液。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菌种1.1菌种来源为无荚膜,水肿型,具有一定残余毒力,免疫原性较好的A16R菌株。2.4接种经检查合格之种子培养物,接种于牛肉消化液琼脂上,置33~同批原液稀释之菌苗为作1批。2.凡制品内有摇不散的菌块或安瓿有裂纹、过失效期等均不能使用。
-
传染病科一般常规工作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患者的衣物经消毒后代为保管或由亲属带回。
-
菜豆
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菜豆的别名四季豆、豆角、白饭豆、云扁豆、龙爪豆、龙骨豆、芸豆、白豆、二生豆形态和类型根系较发达。干豆粒约含蛋白质22.5%,淀粉59.6%。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还可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证。
-
四季豆
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菜豆的别名四季豆、豆角、白饭豆、云扁豆、龙爪豆、龙骨豆、芸豆、白豆、二生豆形态和类型根系较发达。干豆粒约含蛋白质22.5%,淀粉59.6%。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还可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证。
-
萄萄根癌病
萄萄根癌病根癌病是肿瘤病,既发生在大葡萄树上,也为害幼树或苗圃幼苗,削弱树势并能导致植株死亡。病状葡萄炭疽病能侵染果、枝蔓、叶和卷须等部位。病斑可扩展到整个果面,病果逐渐干缩成僵果,有时整穗干缩成整穗僵果。侵染及发病规律此病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组织处过冬,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早熟品种轻。
-
体表传染病
因其通过接触而传播,又是称接触传染病,包括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狂犬病、炭疽病、破伤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衣原体性结膜炎(沙眼)、癣、疥疮和血吸虫病等。体表传染病的传播形式有直接接触传播(如性病、狂犬病),间接接触传播以及与含有病原体的水、土壤接触而传播(如破伤风、吸虫病)。
-
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
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HermannRobert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因发现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而出名,发展出一套用以判断疾病病原体的依据——科赫法则。对于结核病的研究使科赫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视为细菌学之父。
-
罗伯特·科赫
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HermannRobert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因发现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而出名,发展出一套用以判断疾病病原体的依据——科赫法则。对于结核病的研究使科赫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视为细菌学之父。
-
西藏圆柏
拼音名:XīZànɡYuán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大果圆柏的枝叶和种子。球果卵圆形或近圆球形,成熟前绿色或有黑色小斑点,熟时红褐色、褐色至黑色或紫色,内有种子1颗,种子卵圆形,微扁,基部圆,两侧或中上部有2-3钝纵脊,表面具4-8个较深的树脂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600m的林中或组成钝林。
-
鸭脚黄边
拼音名:YāJiǎoHuánɡBiān别名:水黄边、五角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的根及根茎。苞片生于花下5-8mm外,卵形或宽卵形,长约3mm,近互生或 生;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炭疽病,4-5月发生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用1:1:120倍波尔多液防治。性味:味苦;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泄泻璜疸;
-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氢钠的培养基中,孵育于co2环境下,也能形成荚膜。10%绵羊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无明显的溶血环,但培养较久后可出现轻度溶血。24小时,管底有絮状沉淀生长,无菌膜,菌液清亮。
-
一号黄药
一号黄药,中药名,为大黄药之别名。见《红河中草药》。大黄药又名一号黄药、大黑头草、垂花香薷。为唇形科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pendulifloraW.W.Smith的地上部分。分布云南。清热解毒,止咳。1.治炭疽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含挥发油,主要为1,8-桉叶素。
-
抗炭疽血清
抗炭疽血清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抗炭疽血清汉语拼音:KangtanjuXueqing英文名:AnthraxAntiserum定义、组成及用途:本品系由炭疽杆菌抗原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炭疽球蛋白制剂。2.4原液:2.4.1原料血浆:原料血浆的抗炭疽效价应符合要求。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大黄药
概述:大黄药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别名:一号黄药、大黑头草、垂花香薷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pendulifloraW.W.Smith的地上部分。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1.治炭疽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1,8-桉叶素。
-
驴马疔
驴马疔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其疔状如三角,疔顶有黑点,根角色赤而突起,身伴有寒热。因其与驴马相关,故当与炭疽病进行鉴别。
-
乙蒜素
乙蒜素是类似于大蒜素的广谱性种子处理杀菌剂。易溶于乙醚、氯仿、乙醇、冰醋酸等有机溶剂。对温血动物中等毒性。1-100mg/l浓度下可抑制棉花疽菌、立枯菌、枯萎菌、黄萎菌、水稻白叶枯菌、稻瘟菌、恶苗菌、甘薯黑斑菌、麦类赤霉菌、条纹菌、腥黑穗菌、苹果炭疽菌、黄瓜蔓割菌等多种真菌和细菌。
-
医学微生物学
定义: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特性、感染与免疫机制及其特异性诊断和防治。(3)微生物是传染病因子的确立:德国学者郭霍创用固体培养基,成功地从环境或患者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出细菌的纯培养物。相继发现了炭疽杆菌(1876)、结核分枝杆菌(1882)和霍乱弧菌(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