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华
心理学名词·升华:升华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是指将某些不能接受的目标或目的转变为社会所赞赏的目标和目的,于此同时,本能冲动继续得以满足。与“神经症性”防御不同,在运用升华时,本能没有被阻挠或转移,而是为之另辟途径。在投射时,个人的感情(例如,愤怒)被归因于别人。
-
苯醌
相对密度(空气=1)3.73稳定性:稳定危险性:苯醌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受热升华放出有毒气体,遇明火能燃烧。引燃温度:435℃危险标记:14(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分析中用于测定氨基酸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103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人经皮:2%,轻度刺激。
-
消水导滞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shuiDaozhiWan标准编号:WS3-B-1611-93处方:山楂(焦)200g大黄250g牵牛子400g猪牙皂150g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纤维束淡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及少数簇晶,形成晶纤维,并常伴有类方形的厚壁细胞。(2)取本品,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色升华物。用于肠胃积滞,宿食难消,蓄水腹胀。
-
清热安宫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ngreAngongWan标准编号:WS3-B-3684-98处方:胆膏粉50g黄连25g栀子50g黄芩50g朱砂50g石决明50g郁金50g大黄50g雄黄50g黄柏50g冰片15g木香15g制法:以上十二味,冰片、雄黄、朱砂分别研成极细粉,其余九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极细粉混匀,每100g药粉加入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
-
解毒消炎红药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eduXiaoyanHongyaoGao标准编号:WS3-B-4041-98处方:银朱225g冰片105g乳香45g没药45g石膏(煅)45g樟脑75g制法:以上六味,将银朱、石膏分别粉碎成最细粉;检查: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R)。用于火毒壅盛,热疖疮毒,红肿热痛,脓成未溃及溃后不敛者。浙江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赛霉安散
(2)取本品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溶解,放冷,滤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取本品1g,精密称定,加醋酸乙酯5ml,浸渍5小时,超声处理15分钟,滤入10ml量瓶中,残渣用少量醋酸乙酯洗涤三次,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内标溶液1.0ml,并用醋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功能与主治清热止血,收敛祛湿,化腐生肌。
-
赛胃安胶囊
测定法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精密称定,混匀,称取约1g,精密称定,加醋酸乙酯5ml,浸渍5小时,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用少量醋酸乙酯洗涤3次,合并滤液至10ml量瓶中,加内标溶液1.0ml,并用醋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食道炎,口腔炎。
-
蛇犬化毒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quanHuaduSan标准编号:WS3-B-2227-96处方:牛黄41g硼砂(煅)116g硝石113g冰片60g珍珠41g雄黄(斑蝥制)293g炉甘石140g麝香46g制法:以上八味,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2)取本品少量,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的白色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80℃水浴中加热,即显淡红紫色。
-
舒灵喉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ulinghouPian标准编号:WS3-B-3708-98处方:黄芩乌梅五倍子(制)甘草南沙参冰片诃子薄荷油制法:以上八味,五倍子、南沙参、黄芩、甘草分别粉碎成细粉;(3)取本品1片,研细,取粉末约0.5g,加水4ml,微热,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生成蓝黑色沉淀。
-
小儿珍贝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erZhenbeiSan标准编号:WS3-B-0687-91处方:牛黄50g珍珠50g川贝母300g天竺黄200g沉香100g胆南星50g煅硼砂50g冰片10g制法:以上八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最细粉,与川贝母等共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性状:本品为米黄色的粉末;注意:大便糖薄者慎用。规格:每瓶装3g贮藏:密封。
-
心舒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nshuWan标准编号:WS3-B-2493-97处方:丹参250g三七200g冰片200g藤合欢1000g木香200g苏合香50g制法:以上六味,除冰片、苏合香外,取藤合欢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稠膏;其余四味拌入上述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通窍,解郁。
-
止咳桃花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ikeTaohuaSan标准编号:WS3-B-2291-97处方:川贝母30g麝香9g冰片6g薄荷9g朱砂(水飞)6g半夏(制)12g石膏(煅)30g制法:以上七味,除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2)取本品1g,置水浴上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3滴,呈紫红色。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B)。
-
诸葛行军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ugeXingjunSan标准编号:WS3-B-2985-98处方:麝香150g冰片180g牛黄150g雄黄225g硼砂150g硝石(精制)30g珍珠粉300g姜粉60g制法:以上八味各研细粉,配研均匀,过筛,混匀,即得。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长卵形、广卵形或形状不规则,有的较小端略尖凸,直径25~
-
珠黄吹喉散
珠黄吹喉散药典标准:品名:珠黄吹喉散ZhuhuangChuihouSan处方:珍珠50g、人工牛黄30g、硼砂(煅)250g、西瓜霜80g、雄黄40g、儿茶100g、黄连100g、黄柏150g、冰片50g制法:以上九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3)取本品约0.2g,进行升华,升华物用乙醇1~2滴溶解后,加新配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
-
九华痔疮栓
九华痔疮栓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uhuaZhichuangShuan标准编号:WS3-B-3359-98处方:大黄浙贝母侧柏叶(炒)厚朴白及冰片紫草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长圆锥形栓剂;另取大黄对照药材粉末0.1g,加氯仿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一次1粒,一日1次,痔疮严重或出血量较多者,早晚各塞1粒。
-
安宫牛黄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AngongNiuhuangpian标准编号:WS3-B-2695-97处方:人工牛黄30g水牛角浓缩粉60g麝香7.5g珍珠(制)15g朱砂(水飞)30g雄黄(水飞)30g黄连30g黄芩30g栀子30g郁金30g冰片7.5g制法:以上十一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含糊化淀粉的薄壁细胞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
齿痛宁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Chitongning标准编号:WS3-B-0305-90处方:升麻30g川芎30g藁本10g石膏30g白芷30g细辛30g荜茇30g雄黄30g乳香30g皂角刺0.5g地骨皮30g高良姜30g冰片30g制法:以上十三味,除冰片外,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升麻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
牛尾蒿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Niuweihao英文名:HERBAARTEMISIAESUBDIGITATAE标准编号:WS3-BC-0016-95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牛尾蒿ArtemisiasubdigitataMattf.的干燥地上部分。头状花序皱缩,较小,总苞片具宽的膜质边缘;(2)取本品花序粉末,置紫外光灯(365nm)下显白色颗粒状荧光。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杀虫利湿。
-
拔云散眼药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oyunsanYanyao标准编号:WS3-B-0303-90处方:牛黄5g麝香5g冰片4.68g朱砂16g琥珀24g硇砂4.8g硼砂48g炉甘石(煅)625g制法:以上八味,除牛黄、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鉴别:(1)取本品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晶。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
儿科七厘散
将麝香、牛黄、冰片、硝石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3)取本品2g,加醋酸乙酯10ml,研磨,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60%醋酸1ml使溶解,加新制的1%糠醛溶液1ml及硫酸溶液(1→2)5ml,在70℃保温10分钟,溶液由淡红色逐渐变为紫蓝色。
-
喉痛消炎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outongXiaoyanWan标准编号:WS3-B-2436-97处方:牛黄15g青黛10g珍珠15g蟾酥10g冰片10g百草霜15g雄黄10g制法:以上七味,除百草霜外,珍珠、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牛黄、冰片、蟾酥、青黛分别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香,味苦、有麻舌感。
-
羚羊清肺散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碎块无色,稍有光泽,均匀分布裂缝状或圆形孔隙。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化痰息风。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烦燥口渴,痉厥抽搐及小儿肺热咳嗽。
-
羚珠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ngzhuSan标准编号:WS3-B-1030-91处方:羚羊角粉150g珍珠粉150g牛黄300g僵蚕300g朱砂150g琥珀300g胆南星600g冰片30g石菖蒲油20g制法:以上九味,除羚羊角粉、珍珠粉、僵蚕、胆南星、石菖蒲油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牛黄等三味分别研成细粉,过筛;一日3次,或遵医嘱。
-
罗黄降压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uohuangJianyaPian标准编号:WS3-B-0566-91处方:罗布麻叶400g菊花100g决明子200g熟大黄100g当药100g丹参100g川芎100g槐米100g葛根100g山楂100g牛膝150g地黄150g牛黄10.5g冰片5.25g制法:以上十四味,罗布麻叶200g,菊花、决明子、熟大黄、当药粉碎成细粉;
-
牛黄醒脑丸
牛黄醒脑丸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NiuhuangXingnaoWan处方:黄连水牛角浓缩粉黄芩冰片栀子麝香郁金朱砂玳瑁雄黄牛黄珍珠性状:本品为橙黄色至红褐色的大蜜丸;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34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的吸收系数(E1%1cm)为728计算,即得。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
清热镇惊散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不规则碎块淡黄绿色或棕黄色,透明或半透明。(2)取本品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呈不定形片状结晶。用于小儿高热急惊,烦燥不安,气促痰壅手足抽搐。
-
人参至宝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RenshenZhibaoWan标准编号:WS3-B-1479-93处方:人参100g牛黄50g琥珀100g水牛角浓缩粉200g麝香10g天南星(制)50g朱砂100g安息香100g天竺黄100g玳瑁(烫)100g冰片10g雄黄100g制法:以上十二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细粉,过筛;用于温病热,神昏谵语,中风卒倒,伏热呕吐,烦躁喘急。
-
玉枢散
玉枢散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ushuSan标准编号:WS3-B-3578-98处方:麝香30g冰片15g朱砂60g雄黄90g千金子霜90g红大戟135g五倍子180g山慈姑180g制法:以上八味,除麝香、冰片、千金子霜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非腺毛一至数细胞,有的顶端稍弯曲。(2)取本品约0.5g,置试管内,加入氢氧化钠试液1~
-
珍珠冰硼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enzhuBingpengSan标准编号:WS3-B-1375-93处方:珍珠10g朱砂50g冰片54g硼砂(煅)443g玄明粉443g制法:以上五味,珍珠、朱砂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过筛;(2)取本品少量,进行微升华,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规格:每瓶装1.5g贮藏:密闭,防潮。
-
胡氏六神丸
胡氏六神丸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shiLiushenWan标准编号:WS3-B-1775-94处方:牛黄5g冰片5g朱砂10g薄荷5g麝香7g熊胆5g板蓝根5g雄黄20g甘草5g金银花5g蟾酥8g制法:以上十一味,蟾酥加温水适量,置温处浸渍24小时,调成糊状;用于喉风喉痹、喉痛、双单乳蛾等咽喉诸症,疔毒、痈疮、小儿急热惊风及一般红肿热痛等症。
-
牛黄清脑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NiuhuangQingnaoWan标准编号:WS3-B-0708-91处方:牛黄160g羚羊角60g珍珠60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大蜜丸;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通窍镇惊。用于高热不退,窍闭神昏,惊厥抽搐,咽喉肿痛。2丸,一日2次。
-
消栓通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shuantongChongji标准编号:WS3-B-1413-93处方:黄芪375g当归100g地黄100g桃仁50g赤芍50g川芎50g地龙50g枳壳(炒)50g三七50g丹参75g甘草25g红花75g牛膝75g冰片1.6g制法:以上十四味,除去红花外,冰片研细,溶于适量乙醇中;用法与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25g,一日3次,或遵医嘱。
-
小儿肺炎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erFeiyanSan标准编号:WS3-B-0494-91处方:朱砂117g牛黄34g冰片28g生石膏350g天麻22g川贝母350g黄连224g法半夏350g胆南星112g桑白皮350g甘草112g制法:以上十一味,除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天麻等八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
五氯化磷
刺激咽喉引起灼痛、失音或吞咽困难,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与肺水肿。实验室监测方法:分光光度法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2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内疚
内疚是个人自认为做了错事或是实际上做了错事之后所唤起的一种不安、自责或是赎罪的情感。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认为,内疚是一种利他的亲社会情感。每当个体出现内疚的情感体验时,就会出现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为了保持心理平衡,就要采取利他与自我情操升华或自我惩罚的方式。
-
科学抽象
科学抽象是在科学研究中透过现象抽取本质的思维过程。是科学研究从感性经验阶段向理性思维阶段的升华,是科学研究中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建立科学概念和理论离不开科学抽象,运用科学理论来处理实际问题也离不开科学抽象。在临床上对于一个具体病人,依据“四诊”所获资料辨为“寒证”或“热证”,也是一个抽象过程。
-
紫芝
紫芝紫芝GanodermaSinensis(英)ChineseGanoderma别名黑芝、玄芝。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子实体。采制采后洗去泥沙,晒干。性状参见“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子实体及菌丝体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香豆素、甾体及三萜化合物。子实体并含油脂、蜡、挥发性及升华性物质。功能主治同灵芝。
-
苯并(a)蒽
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μg/plate(JJIND862,893,79);DNA损伤:大肠杆菌10μmol/L(MUREAV89,95,81)来源:本品存在于煤焦油、煤焦油沥青、杂酚油中,炼焦、各种烧煤烟道气、汽车发动机排气以及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酯肪酸在700℃热解均有苯并(a)蒽存在。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环境标准:
-
冰冻蚀刻术
冰冻蚀刻术指用透视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细胞器的内、外表面微细的三维结构或膜内微细结构分析的方法。结构是通常所说复制法的一种。现在广泛使用的试样制作方法是用戊二醛固定,使甘油浸渍的组织块冰冻,然后在高真空中将这种冰冻组织进行切削,使断面的冰滴升华,再在其切面上蒸镀一层铂碳,即成试样表面的复制膜。
-
冰冻切断法
冰冻切断法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材料内部剖面表层结构所设计的一种冰冻复制法。亦称为冰冻切断法或冰冻蚀刻术。在使材料冻结后,在高真空中用冷却的小刀将试料切断露出新鲜面,在短时间内使冰升华,然后在表面制作金属蒸附膜,在以碳膜作为衬底后,即将金属蒸附膜剥离,最后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复制像。
-
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的实验方法一般用少量的粉末、切片或将生药初步提取分离后进行。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有:显微化学反应、微量升华、荧光分析、化学定性检查、化学定量检查、层析法(柱层析法、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气相层析法、高效液相层析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
混合物
由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可以是均匀地分散(如溶液)或非均匀地分散(如浊液或固体混合物),但互相不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能根据它所含各组分的物理性质(如溶解度、沸点、密度、磁性等)的不同,用物理方法(如结晶、升华、蒸馏、萃取等操作)加以分离。
-
烟剂
为了覆盖地面保护对象,防治病虫害或防霜冻在烟雾剂中加入对硝基苯酚、水杨酸、碘仿、硫黄、氯化铁等加重剂,使烟粒密度加大,加重烟云,而制成烟剂叫重烟剂。不管哪种型式,其配方基本组成包括有效成分、燃料、助燃剂)、发烟剂、导燃剂、降温剂、阻燃剂、稳定剂、防潮剂、中和剂、黏合剂等。如破伤风烟、鼻熏五号等。
-
2-氨基(苯)酚
2-氨基(苯)酚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有毒,受热放出有毒、有腐蚀性气体,遇明火能燃烧。熔点:170~174℃,相对密度:[水=1]:1.328,外观性状:白色结晶,日久变色,加热升华,能溶于冷水、乙醇、苯,易溶于醚。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药物、塑料固化剂。
-
灵药
灵药①药物名。指金石类药物经过提炼升华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②传说中的灵丹仙药。《西王母传》:“太上灵药,上帝奇物,地下阴生,重云妙草,皆神仙之药。”古时多喻疗效极佳的药物为灵药。
-
蒸气
蒸气(vapor)是液态物质气化或固态物质升华而形成的气态物质。
-
烟雾剂
为了覆盖地面保护对象,防治病虫害或防霜冻在烟雾剂中加入对硝基苯酚、水杨酸、碘仿、硫黄、氯化铁等加重剂,使烟粒密度加大,加重烟云,而制成烟剂叫重烟剂。不管哪种型式,其配方基本组成包括有效成分、燃料、助燃剂)、发烟剂、导燃剂、降温剂、阻燃剂、稳定剂、防潮剂、中和剂、黏合剂等。如破伤风烟、鼻熏五号等。
-
丹
丹为中药学名词。系一种药物剂型。依方精制的成药,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外用的多含有汞、硫等矿物药,经过加工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内服的有紫雪丹、至宝丹、玉枢丹(一名紫金锭)等。即内丹术中所谓内丹。《诸真圣胎神用诀·陈希夷胎息诀》:“龙虎相交,谓之曰丹。”
-
冷冻干燥保藏法
冷冻干燥保藏法简称冻干法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欲保藏的菌种制成悬浮液后冻结,在真空条件下使冰升华直至干燥,从而使微生物的生理活动趋于停止而长期维持存活状态的一种菌种保藏方法。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为书名。谢阳谷编撰。2001年9月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编辑出版这本画册和文集,既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总结,也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成果展示,更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荟萃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