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澼
澼指垢腻黏滑似涕似脓的液体。
-
凉注
凉注病名。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凉注,心下乍热乍寒,一年之后,四肢重,喜卧,噫酢,体常浮肿,往来不时,皮肉黑,羸瘦,生澼,目黄,爪甲及口唇青。”参见九注条。
-
芫花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组成:芫花(炒黄色)1两,大黄(锉碎,醋炒)1两,甘遂(微炒)1两,甘草(炙,锉)1两,大戟(去皮,微炒)1两。主治:水肿及腹满澼饮。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2盏,加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9分,下芒消半钱匕,更煎1沸,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
倍术丸
《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处方白术500克桂心干姜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次10丸,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餐肉。功能主治五饮酒澼。小儿脾胃受湿,心下停饮,烦渴呕吐,肠间沥沥有声,胸膈痞满,短气,腹胁胀痛,小便不利,身面虚浮,全不思食。
-
香衣辟汗方
《本草纲目》卷三十四引《多能鄙事》:方名:香衣辟汗方组成:丁香1两(为末),川椒60粒。功效:香衣澼汗。用法用量:佩带。绝无汗气。制备方法:和之,绢袋盛。
-
肠澼下血
肠澼下血病证名。肠澼(痢疾)所致的便血。《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做一(氵瓜),如(氵即)桶涌出也。”详见痢疾、血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