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常见的病因包括药物(如NSAIDs)、乙醇、感染(幽门螺杆菌)、应激、胆汁反流、缺血等。有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丧失,并见血液渗入;对症治疗:呕吐腹泻明显、脱水严重者,可静脉或口服补液,可选用口服补液盐(使用方法同霍乱补液)、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等,注意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临床路径(2017年版)
根据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生命体征、心肾功能等情况选择补液种类及补液速度、补液量。4.其他对症治疗。(3)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
妊娠剧吐临床路径(2016年版)
:1.禁食补液,根据呕吐情况每日补液量约2000-3000ml,纠正电解质及酸解平衡紊乱;:1.入院当日开始每日补足生理需要量+丢失量,包括糖盐水、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氯化钾;2.止吐剂首选维生素B6,一线药物效果欠佳时与患者沟通后酌情给予其他种类止吐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如胃复安、PPI类药物;3.尿酮体转阴。
-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2019年版)
(七)选择用药:1.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一方面可特异性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十分有效,但另一方面由于阻断了出球小动脉的收缩,可能导致患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功能损害,对于双侧或单功能肾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4.穿刺部位愈合良好。
-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2010年版)
:第一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伴肾血管性高血压(ICD-10:I70.1伴I15.0)。2.抗血小板药物:(1)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如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或不能耐受者,可改用氯吡格雷替代。4.多饮水或经静脉予以充分补液,保证4–6小时内尿量达1000ml以上,必要时给予速尿,使造影剂尽早尽快排泄。4.穿刺部位愈合良好。
-
子宫脱垂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体征:阴道、宫颈、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5)凝血功能;(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制定2.术中用药:必要时(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水垫3.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补充电解质、护胃等治疗。子宫脱垂临床路径.
-
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2019年版)
3.辅助检查:双侧胸锁乳突肌超声检查,必要时颈椎X线摄片或颈椎三维CT除外颈椎畸形。二、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ICD-10:Q68.001)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ICD-9-CM-3:83.1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
呕吐物吸入性肺炎
病理生理呕吐物误吸入气道,胃酸刺激支气管引起强烈的支气管痉挛,接着发生支气管上皮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支气管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进入肺泡的胃液迅速向周围肺组织扩散,肺泡上皮细胞破坏、变性并累及毛细血管壁,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肺泡毛细血管壁破坏,形成间质性肺水肿等病变。早期胸片可正常,24~3次静脉滴注。
-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2016年版)
1临床表现:肠镜下息肉切除后(可出现腹痛、排便性状改变、大便带血)2电子结肠镜:已进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三)进入路径标准。:抗感染治疗(乳酸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必要时)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整肠生、双歧杆菌)(必要时)补液:补液维持水电解平衡。
-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第一诊断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ICD10:C54.100),行手术治疗。2.手术路径:经腹或经腹腔镜手术。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包括所有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3.术后用药:静脉营养、补液、镇痛、止吐、电解质等;
-
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4.术中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抗生素应用。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广谱抗菌药物抗生素1次。
-
脐膨出临床路径(2016年版)
:一期脐膨出修补术(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基本治疗方案:呼吸管理,补液、抗炎,保暖,肠功能恢复。3.术后可选择复查项目:腹部平片,胸片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葡萄胎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葡萄胎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2.术中用药:缩宫素3.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B超、β-HCG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补充电解质、护胃等治疗。
-
稽留流产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稽留流产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稽留流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体征:子宫大小符合或小于停经周数,质软辅助检查:超声检查(三)进入路径标准。2.术中用药:缩宫素(酌情)3.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补充电解质等治疗。
-
肛瘘临床路径(2016年版)
:1.抗菌药物: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1.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和全麻患者,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后可进流食,继续补液抗感染治疗;(3)切口渗血处理:换药、出血点压迫、使用止血剂;2.肛门部创面无异常分泌物,引流通畅,无明显水肿及出血。
-
人轮状病毒感染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 状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直径60~此外,婴幼儿RV感染还可伴有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征、瑞氏综合征、溶血性鸟度综合征、川崎病和克隆病等。年龄越小隐性感染越多,显性感染的高发年龄为4—36月龄的婴幼儿。轻度失水给予口服补液,推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服补液盐(ORS)。
-
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2016年版)
发布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订了一批临床路径;3.存在其他原因所致斜颈。
-
细菌性食物中毒
概述: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3日内自愈;部分畏寒、发热、乏力。对症治疗:呕吐腹泻明显、脱水严重者,可静脉或口服补液,可选用口服补液盐(使用方法同霍乱补液)、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等,注意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其适应证为:1.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酌情补液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
耶尔森菌肠炎
2.鉴别诊断本病须与细菌性痢疾、沙门菌肠炎、弯曲菌病、阑尾炎、局限性肠炎等疾病相鉴别。腹痛较剧者,可予颠茄制剂或山莨菪碱等解痉止痛药。脱水者,口服补液,重症给予静脉补液。可选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黄连素、妥布霉素、拉氧头孢,疗程3~3.注意大便性状,及时留取大便标本送检。预后及预防:注意饮食卫生。
-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2.手术植入物:主动脉覆膜支架血管。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
肛周脓肿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基本信息:《肛周脓肿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1.必需的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直肠指诊新入院病人检查抽血: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全套及输血前检查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肛周彩超。docx肛周脓肿临床路径表单.
-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行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截骨/髋臼成形(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ICD-9-CM-3:79.85、77.29/77.25)+石膏固定术。
-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2.手术方式: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截骨/髋臼成形(股骨短缩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石膏固定术。2.术后用药:静脉抗菌药物的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16县级医院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3.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
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及血CA125等提示。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冷冻切片。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镇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3.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胸主动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胸主动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1.麻醉方式:主动脉瘤腔内治疗麻醉常规,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2.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
宫颈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5)宫颈HPV检测(6)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7)盆腔MRI或CT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PET-CT等。4.病理:石蜡切片,术中视需要行冰冻病理检查。手术后监护、补液等。临床路径下载:.
-
肠梗阻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D-二聚体);腹部立卧位片;: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联合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剖腹探查,具体手术方式术中决定,可能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或结肠造口术等。2.注意早期下床活动,注意肛门或造瘘口排气排便情况,胃肠动力恢复情况;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路径(2016年版)
:第一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需要行经腹或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卵巢囊肿剥除+全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1.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制定2.术中用药:酌情使用垂体后叶素3.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补充电解质、护胃等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路径.
-
羊水过少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羊水过少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单胎妊娠,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二)诊断依据。1.羊水过少合并胎儿畸形及时终止妊娠依据产科情况选择终止分娩方式,进入引产路径,出路径。增加补液量,改善胎盘功能,抗感染。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2017年版)
(3)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1.补液根据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生命体征、心肾功能等情况选择补液种类及补液速度、补液量。5.其他对症治疗。
-
脾破裂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73.5/S36.0脾破裂疾病编码。(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5.病理学检查: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
脾破裂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脾破裂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6月22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88号)印发。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3.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穿刺管。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印发。3.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下降、网织和/或有核红细胞升高、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等溶血依据;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
-
胃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胃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2.手术方式:胃部分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胃管、腹腔引流管;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2.术后用药::静脉补液或肠外营养;
-
脾破裂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脾破裂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根据患者病情,尽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穿刺管。
-
烧伤现场急救
(6)凝固汽油烧伤,首先避免油点落于皮肤上,迅速脱离现场并严禁用手扑打火焰。化学烧伤(1)立即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5.保持气道通畅尤其是吸入性损伤或面部烧伤伴呼吸困难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并吸氧。(2)烧伤面积30%-49%者,伤后4h内送到指定医院,否则最好在当地抗休克后再后送,并在途中补液。
-
颅内压增高
3.视神经乳头水肿这是颅内匝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5.其他症状和体征头晕、猝倒,张。脑疝发生后,移位脑组织被挤进小脑幕裂孔、硬脑膜裂隙或枕骨大孔中.压迫脑干,产生一系列危急症状。不能进食的病人应予补液,补液量应以维持出入液量的平衡为度,补液过多可促使颅内压增高恶化。④呋塞米(速尿)20—40mg,每日3次;
-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3.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下降、网织和/或有核红细胞升高、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等溶血依据;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3)监测血清胆红素或经皮胆红素;(4)血生化全套;(1)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
-
鼻咽部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5月31日临床路径全文:鼻咽部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鼻咽部血管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咯血、咽部异物感。2.同侧或双侧鼻塞及咽鼓管阻塞症状,如耳闭、耳痛、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2)体位。2.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等对症处理。
-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县医院2013年版)
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静脉应用白蛋白、苯巴比妥。2.血红蛋白稳定。如能进食,按患儿孕周、日龄、体重等开奶□抗生素(必要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mg/kg.次,每日2-3次)□酌情补充维生素K1、钙剂□光疗时补充维生素B2:5mg/次,tid酌情口服苯巴比妥及茵栀黄口服液、肠道益生菌(妈咪爱、酪酸梭菌等)协助褪黄。
-
失血性休克
而且α受体又占有优势,因而在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时,这些部位的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红肌都发生收缩,其中由于微动脉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最强,因此它们收缩最为强烈。血管壁又受损害,继而发生广泛性出血。随输液通道的建立,立即给予大量快速补液。
-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九)术后恢复::6-11天。二级护理□禁食、水□记24小时出入量□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胃管记量(视情况早期拔除)□拔尿管者,停尿管接袋记量□腹腔引流记量□补液(若开始进流食或启动肠内营养,可减少补液量)□静脉予以抑酸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药物临时医嘱:□切口换药□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穿透性心脏外伤
清除心包腔内血块和积血,修补缝合心脏裂口,才能及早解除心包压塞征,控制出血,以及预防并发心包炎。心房伤口多数可用无创钳钳夹止血。对于没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心内结构破坏可不予修复。如钳夹异物露于心外部分而取出;心包腔内压力升至17cmH2O时,使心搏无血排出,除非迅速补液增高静脉压,否则病人很快进入休克症状。
-
子宫体部剖宫产
第二层连续缝肌层外2/3,于浆膜切缘进、出针,不缝浆膜;(3)输尿管损伤:剖宫产中输尿管损伤少见,发生于子宫切口撕裂累及输尿管,或因裂伤处出血,盲目钳夹、缝扎止血所致,也可见于剖宫产产后出血切除子宫时。处理:与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相似,对有动脉痉挛而致剧痛者,可应用血管解痉剂,如罂粟碱、妥拉苏林等。
-
腹膜外剖宫产术
远在公元前715~对未成熟的胎儿。助手用腹腔拉钩提起左侧腹壁,显露膀胱左侧缘及其外侧的脂肪堆,术者以左手压住膀胱左侧顶部的腹膜,右手将侧窝中的黄色脂肪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推向外侧,使腹膜反折暴露出来(图11.2.9.3-13)。(4)剖宫取胎:子宫下段暴露后,取横切口,切口之高低以子宫下段暴露情况,以及胎头高低而定。
-
腹膜外剖腹产术
远在公元前715~对未成熟的胎儿。助手用腹腔拉钩提起左侧腹壁,显露膀胱左侧缘及其外侧的脂肪堆,术者以左手压住膀胱左侧顶部的腹膜,右手将侧窝中的黄色脂肪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推向外侧,使腹膜反折暴露出来(图11.2.9.3-13)。(4)剖宫取胎:子宫下段暴露后,取横切口,切口之高低以子宫下段暴露情况,以及胎头高低而定。
-
古典式剖宫产术
第二层连续缝肌层外2/3,于浆膜切缘进、出针,不缝浆膜;(3)输尿管损伤:剖宫产中输尿管损伤少见,发生于子宫切口撕裂累及输尿管,或因裂伤处出血,盲目钳夹、缝扎止血所致,也可见于剖宫产产后出血切除子宫时。处理:与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相似,对有动脉痉挛而致剧痛者,可应用血管解痉剂,如罂粟碱、妥拉苏林等。
-
古典式剖腹产术
第二层连续缝肌层外2/3,于浆膜切缘进、出针,不缝浆膜;(3)输尿管损伤:剖宫产中输尿管损伤少见,发生于子宫切口撕裂累及输尿管,或因裂伤处出血,盲目钳夹、缝扎止血所致,也可见于剖宫产产后出血切除子宫时。处理:与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相似,对有动脉痉挛而致剧痛者,可应用血管解痉剂,如罂粟碱、妥拉苏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