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踝关节骨折
Ⅱ度:在Ⅰ度基础上加外踝骨折,或下胫腓韧带断裂,下胫腓分离或腓骨下端骨折,内侧半脱位(双踝)。内踝尖端撕脱骨折与踝穴受累者不同,前者稳定性较好,除非有明显的移位,一般不需内固定。如果内踝骨折块很小或粉碎,已不可能用螺丝钉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可用几枚克氏针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如果应用长腿管型,4~
-
踝关节调整术
手术名称:踝关节调整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关节邻近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1.4901概述: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多由初期处理不当、复位不良或儿童踝关节骨骺损伤以后导致生长障碍所致。3.下胫腓关节分离,踝穴增宽,不稳定。
-
踝上截骨术
手术名称:踝上截骨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关节邻近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1.4902概述: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多由初期处理不当、复位不良或儿童踝关节骨骺损伤以后导致生长障碍所致。也可采用踝上楔形截骨。
-
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骨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39号)印发。: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
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踝关节骨折包括单踝、双踝、三踝骨折、踝上骨折和胫骨下关节面前缘骨折等。这些骨折都可以合并内、外侧副韧带、胫腓联合韧带断裂,还可以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或距骨脱位。手术步骤(一)内踝骨折1.体位仰卧位,患肢外旋;术中注意事项1.术中必须注意关节面的解剖复位。然后切开复位内踝骨折。
-
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80踝关节骨折疾病编码。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
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
下胫腓韧带连结维持紧张的踝穴,在踝关节水平有较弱的前联合韧带连接胫骨前结节与外踝。如腓骨骨折高于踝关节,则常有胫腓联合韧带复合体的断裂或撕脱骨折,出现关节不稳。暴力持续,距骨撞击内踝,发生斜行骨折。5.内踝骨折有软组织嵌入者。压挤内外踝使整复对位,暂用克氏针固定并维持位置。
-
踝部骨折
2.手术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应要求解剖复位,对手法复位不能达到治疗要求者,仍多主张手术治疗。外踝骨折:可用螺丝钉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于下胫腓联合以及骨折面呈斜行者,可用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
-
踝骨脱
概述:因距骨体处于踝穴中,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包绕,牢固稳定,故单纯踝关节脱位极为罕见,多合并有骨折。脚踝骱出;脚盘出臼分类:骨科四肢损伤踝关节与足部损伤踝关节损伤踝关节骨折脱位ICD号:S93.0踝关节脱位的病因:当踝关节跖屈位时,小腿突然受到强有力的向前冲击力,可致踝关节后脱位。
-
脚盘出臼
概述:因距骨体处于踝穴中,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包绕,牢固稳定,故单纯踝关节脱位极为罕见,多合并有骨折。脚踝骱出;脚盘出臼分类:骨科四肢损伤踝关节与足部损伤踝关节损伤踝关节骨折脱位ICD号:S93.0踝关节脱位的病因:当踝关节跖屈位时,小腿突然受到强有力的向前冲击力,可致踝关节后脱位。
-
脚踝骱出
概述:因距骨体处于踝穴中,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包绕,牢固稳定,故单纯踝关节脱位极为罕见,多合并有骨折。脚踝骱出;脚盘出臼分类:骨科四肢损伤踝关节与足部损伤踝关节损伤踝关节骨折脱位ICD号:S93.0踝关节脱位的病因:当踝关节跖屈位时,小腿突然受到强有力的向前冲击力,可致踝关节后脱位。
-
踝关节脱位
概述:因距骨体处于踝穴中,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包绕,牢固稳定,故单纯踝关节脱位极为罕见,多合并有骨折。脚踝骱出;脚盘出臼分类:骨科四肢损伤踝关节与足部损伤踝关节损伤踝关节骨折脱位ICD号:S93.0踝关节脱位的病因:当踝关节跖屈位时,小腿突然受到强有力的向前冲击力,可致踝关节后脱位。
-
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基本信息:《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3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骨科有关手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348号)印发。4.除外病理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3.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常规切皮前或松止血带前5~
-
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基本信息:《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3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骨科有关手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348号)印发。5.鉴别踝关节骨折,除外病理性骨折。(6)手术侧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踝关节CT三维重建。
-
踝关节损伤
内、外踝有明显肿胀,局部有皮下淤斑,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3天后,可进行轻手法按摩:(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腱之间)1min;因此,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搞好场地设施,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练习时应戴好保护支持带。
-
骨水泥型人工踝关节置换
手术名称:骨水泥型人工踝关节置换别名:骨水泥型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分类: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ICD编码:81.5601概述: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是一有争议的手术。老年病人(60岁以上)患有踝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如有严重的后足畸形,必须先行后足畸形矫形,才可考虑行人工踝关节置换。采用仰卧位。
-
骨水泥型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
手术名称:骨水泥型人工踝关节置换别名:骨水泥型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分类: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ICD编码:81.5601概述: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是一有争议的手术。老年病人(60岁以上)患有踝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如有严重的后足畸形,必须先行后足畸形矫形,才可考虑行人工踝关节置换。采用仰卧位。
-
非骨水泥型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
手术名称:非骨水泥型人工踝关节置换别名:非骨水泥型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分类: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ICD编码:81.5602概述: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是一有争议的手术。如踝关节不稳定或后足畸形不能矫形,则应行踝关节融合。采用仰卧位。在腓骨远端做第2切口,切除前胫腓韧带,用骨凿松动下胫腓联合。
-
非骨水泥型人工踝关节置换
手术名称:非骨水泥型人工踝关节置换别名:非骨水泥型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分类: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ICD编码:81.5602概述: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是一有争议的手术。如踝关节不稳定或后足畸形不能矫形,则应行踝关节融合。采用仰卧位。在腓骨远端做第2切口,切除前胫腓韧带,用骨凿松动下胫腓联合。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3倍,则为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撕裂;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诊断:明确的外伤史,外踝韧带损伤时,踝前方肿胀、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淤斑,跛行等,内踝韧带损伤时,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皮下淤血、青紫、足运动受限,下胫腓韧带损伤时,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其疼痛,肿胀均在踝关节前方而不在侧面。
-
踩部骨折
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踩部骨折是由于外伤或病理疾病所致足踩部处骨折。3、X线检查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骨)等。3、胫腓下关节分离轻者手法复位后小腿石膏固定(注意塑形),严重者则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
-
踝关节扭伤
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选穴:承山、昆仑、足三里、太溪、绝骨、解溪、太冲。②患者正坐,医者坐其对面,用一手由内侧握住患足足跟部,拇指按压于伤处,另一手握住足跖部,作踝关节环转摇法,在拔伸状态下将足内翻后背伸,按压伤处的拇指则用力向下戳按。
-
颈椎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二○○九年九月四日临床路径全文:颈椎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3)凝血功能;(2)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1.围手术期并发症:内植物松动、伤口感染、脊髓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食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和伤口血肿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