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涪翁
涪翁为东汉初年针灸家。名姓履贯不详。据《后汉书·郭玉传》载:行医民间,见人有疾,时下针石,应时而效。后将其术传于弟子程高,程高再传郭玉,均为当时针灸名医。所著《针经》《诊脉法》,均佚。涪翁因常钓鱼于涪水(今属四川),被视为“乞食人间”,故称涪翁。遇有疾者,即下针石,辄应时而效。
-
程高
程高为东汉针灸家。参见涪翁、郭玉:涪翁为东汉初年针灸家。据《后汉书·郭玉传》载:行医民间,见人有疾,时下针石,应时而效。所著《针经》《诊脉法》,均佚。郭玉为东汉时期针灸学家。官至太医丞。认为给贵族治病难愈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人不听医嘱,自作主张,好逸恶劳,不知调养,筋骨柔弱和不能用药。
-
郭玉
郭玉为东汉时期针灸学家。善诊脉与针灸。认为给贵族治病难愈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人不听医嘱,自作主张,好逸恶劳,不知调养,筋骨柔弱和不能用药。郭玉少时从师程高,为涪翁再传弟子。和帝时(公元89-105年)任太医丞。提出贵人疗疾有“四难”,即自作主张,不服从医嘱;筋骨不强壮,不能使药;
-
针经
《针经》为书名。1.《针经》即《黄帝内经灵枢》。2.唐·孙思邈撰。一作《孙思邈针经》。见《宋以前医籍考》。书佚。3.谢氏撰。一作《谢氏针经》。见《隋志》。书佚。4.东汉·涪翁撰。见《后汉书·郭玉传》。书佚。
-
黄庭坚
黄庭坚宋诗人、书法家。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1064-1067)年间进士,任检讨官,迁著作佐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爱好医学,常与名医初虞世交往,讨论医学,故精通医理,著《食时五观》一卷。
-
涪翁针经
《涪翁针经》为书名。东汉·涪翁撰。见《后汉书·郭玉传》。书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