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肝DNA病毒科
病毒理化特性:病毒粒子的S20W为280S,氯化铯中的浮力密度约为1.25g/cm3,缺少核心颗粒的浮力密度估计为1.18-1.20g/cm3,病毒核心(无囊膜)的浮力密度为1.36g/cm3。M蛋白GP33和GP36也具有这一糖基化位点,M蛋白的组成是P24附加55个氨基酸残基,并加上一个糖基化位点(highmannoseglycantype)。
-
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与感染方式有关。HBsAg携带者是丁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肝组织内出现HDAg,随后出现HDAg血症,血清转变为抗HGIgM及高滴度而持久的抗HDIgG,可持续数年。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性病毒,丁肝病毒的完全复制需要辅助病毒嗜肝DNA病毒,辅助病毒提供囊膜蛋白,因此,HDV可认为是亚病毒的卫星病毒。
-
HDV
丁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与感染方式有关。HBsAg携带者是丁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肝组织内出现HDAg,随后出现HDAg血症,血清转变为抗HGIgM及高滴度而持久的抗HDIgG,可持续数年。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性病毒,丁肝病毒的完全复制需要辅助病毒嗜肝DNA病毒,辅助病毒提供囊膜蛋白,因此,HDV可认为是亚病毒的卫星病毒。
-
丁肝病毒
丁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与感染方式有关。HBsAg携带者是丁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肝组织内出现HDAg,随后出现HDAg血症,血清转变为抗HGIgM及高滴度而持久的抗HDIgG,可持续数年。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性病毒,丁肝病毒的完全复制需要辅助病毒嗜肝DNA病毒,辅助病毒提供囊膜蛋白,因此,HDV可认为是亚病毒的卫星病毒。
-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为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中血清/基因1型病毒,而2~m1、m2蛋白分别构成衣壳和囊膜的基质。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50℃1小时、60℃5分钟即死,也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
-
手足搐搦性白内障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手足搐搦性白内障是由于血清钙过低所引起的白内障,常发生于甲状旁腺摘除、婴幼儿软骨病或孕期、哺乳期缺钙的妇女。双眼晶状体前后皮质内有辐射状或条纹状浑浊,与囊膜间有透明带隔开。诊断检查:治疗方案:①补钙:给于足量的维生素D、钙剂、纠正低血钙,有利于控制白内障发展。
-
正痘病毒属
中文名称:正痘病毒属英文名称:Orthpox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正痘病毒属基本特性:正痘病毒属成员病毒粒子为砖形,大小为200nm×200nm×250nm,对乙醚抗性。有囊膜病毒的中和位点与INVs明显不同。本属成员自然宿主主要感染人、猴、牛、骆驼浣熊和一些啮齿动物。感染人的天花病毒已宣布根除。
-
病毒
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病毒的结构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子,核衣壳是病毒粒子的基本结构,复杂的病毒在核衣壳外包有囊膜,其上还生有刺突。
-
脐突出二期修补术
手术名称:脐膨出二期修补术别名:脐突出二期修补术;由于胎儿前腹壁正中发育缺陷,部分脏器突出于脐带基部,其表面有透明囊膜系腹膜及羊膜构成,并无皮肤覆盖。根据脐部腹脏膨出畸形的胚胎学及临床实用需要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2.置鼻胃管减压。
-
脐突出修复术
手术名称:脐膨出二期修补术别名:脐突出二期修补术;由于胎儿前腹壁正中发育缺陷,部分脏器突出于脐带基部,其表面有透明囊膜系腹膜及羊膜构成,并无皮肤覆盖。根据脐部腹脏膨出畸形的胚胎学及临床实用需要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2.置鼻胃管减压。
-
脐膨出二期修补术
手术名称:脐膨出二期修补术别名:脐突出二期修补术;由于胎儿前腹壁正中发育缺陷,部分脏器突出于脐带基部,其表面有透明囊膜系腹膜及羊膜构成,并无皮肤覆盖。根据脐部腹脏膨出畸形的胚胎学及临床实用需要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2.置鼻胃管减压。
-
耳源性脑脓肿手术
若骨板完整、硬脑膜无病变,宜行钻颅穿刺术。若为大脑颞叶脓肿,脑针由乳突、鼓窦及鼓室盖处硬脑膜向上、向内方向,或向上、向后或向上、向前方向探查脓腔(图9.2.4.4-5),穿刺深度不应超过3~3.脑脓肿感染扩散由于穿刺针或引流管进入过深至脑室,或穿刺、置管时对囊膜及脑实质的损伤,使感染扩散,脑炎、脑水肿加重。
-
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是成熟的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其结构包括:衣壳粒(cap-somere)构成病毒粒子的最小单位,是由1~6个相同多肽分子折叠缠绕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因子的破坏、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病毒的抗原性等重要作用。囊膜(envelope)又称被膜。
-
分期整复修补术
手术名称:分期整复修补术别名:分期整复修补术;脐部腹脏膨出畸形临床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有人主张膨出较大、囊膜完整者适合采用非手术疗法,但需时较长且仍有破溃的危险。2.置鼻胃管减压。麻醉和体位:可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
-
Schuster法
手术名称:分期整复修补术别名:分期整复修补术;脐部腹脏膨出畸形临床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有人主张膨出较大、囊膜完整者适合采用非手术疗法,但需时较长且仍有破溃的危险。2.置鼻胃管减压。麻醉和体位:可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
-
分期修补法
手术名称:分期整复修补术别名:分期整复修补术;脐部腹脏膨出畸形临床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有人主张膨出较大、囊膜完整者适合采用非手术疗法,但需时较长且仍有破溃的危险。2.置鼻胃管减压。麻醉和体位:可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
-
腹裂畸形修复术
手术名称:腹裂修补术别名:腹裂修复术;脐膨出大小不等。2.置鼻胃管减压。因早期手术消化道内空虚,对脏器还纳有利,且囊膜尚未破裂,感染较少。麻醉和体位:全麻气管内插管。并发症:1.呼吸困难:膨出的内脏还纳入相对小的腹腔容积形成腹压增高,使横膈上移,致呼吸困难、发绀,重者呼吸衰竭。2.心率过速:心率高达180~
-
腹裂修补术
手术名称:腹裂修补术别名:腹裂修复术;脐膨出大小不等。2.置鼻胃管减压。因早期手术消化道内空虚,对脏器还纳有利,且囊膜尚未破裂,感染较少。麻醉和体位:全麻气管内插管。并发症:1.呼吸困难:膨出的内脏还纳入相对小的腹腔容积形成腹压增高,使横膈上移,致呼吸困难、发绀,重者呼吸衰竭。2.心率过速:心率高达180~
-
腹裂修复术
手术名称:腹裂修补术别名:腹裂修复术;脐膨出大小不等。2.置鼻胃管减压。因早期手术消化道内空虚,对脏器还纳有利,且囊膜尚未破裂,感染较少。麻醉和体位:全麻气管内插管。并发症:1.呼吸困难:膨出的内脏还纳入相对小的腹腔容积形成腹压增高,使横膈上移,致呼吸困难、发绀,重者呼吸衰竭。2.心率过速:心率高达180~
-
头甲病毒属
中文名称:头甲病毒属英文名称:Oka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成套病毒目杆状套病毒科头甲病毒属头甲病毒属成员:种型鳃相关病毒(Gill-associatedviru)黄头病毒(Yellowheadvirus)头甲病毒属基本特性:头甲病毒属病毒粒子具囊膜,杆形,两端钝圆,大小为150-200nm×40-60nm,囊膜表面具有明显的椭圆形突起,高度约11nm。
-
肾综合征出血热
g1和g2均为糖蛋白,由m片段编码,上面有中和抗原位点和血凝活位点。易感动物有多种,如黑线姬鼠、长爪沙鼠、小白鼠、大白鼠等,但除了小白鼠乳鼠感染后可发病及致死外,其余均无明显症状。另外在早期病人体内即可出现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血小板、肾小球及肾小管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补体水平下降;
-
副流感病毒抗体
概述:副流感病毒(parainluenzavirus,PIV)是主要引起婴幼儿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其结构为单负链RNA病毒,有囊膜,囊膜上有两种刺突,即HN蛋白和F蛋白。(7)洗涤液:即0.5%Tween-20生理盐水(NS-T),其配法为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0.5mlTween20。单份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60。
-
博尔纳病毒科
BDV的p23是一个酸性多肽(pH4.8),它富含丝氨酸-苏氨酸(Ser-Thr)残基,含量达16%,可以在丝氨酸残基位点磷酸化,这种磷酸化由PKC和酪蛋白激酶II介导,因此,p24的特性与在其它负链RNA病毒中发现的磷蛋白活化子的特性相一致。
-
动脉炎病毒科
粒子具脂质囊膜,囊膜上有环指状表面结构。在-70℃下贮藏,病毒粒子稳定,随着温度升高,病毒粒子的稳定性下降。病毒不被脂溶性溶剂失活。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线形正链RNA,分子大小13kb,基因组RNA的5’末端具帽子结构,3’端有poly(A)尾。N蛋白分子量为12kDa,M蛋白无糖基化,分子量约16kDa。
-
成套病毒目
基因1编码复制酶,包括1a和1b两个大ORF,它们经核糖体的阅读框移位扩展到第二个ORF翻译;成套病毒目病毒成员具囊膜,冠状病毒科两个属的成员从囊膜产生大的突起,至少在冠状病毒属成员中,大突起是由刺突蛋白的三联体形成。与冠状病毒科不同,动脉炎病毒科成员从囊膜突起短刺状蛋白,它们不能形成容易观察的包膜突起。
-
外伤性白内障
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及人工晶体置换术病因学晶体受伤特别是穿孔伤之后,房水由囊膜的破口进入晶体,晶体内水溶性蛋白,特别是γ-晶体蛋白大量丢失,谷胱甘肽显著减少,DNA合成以及细胞分裂减慢。但多数是晶体囊膜破裂后,房水进入皮质引起晶体很快混浊,可同时伴发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及眼内感染。
-
脐膨出一期修补术
手术名称:脐膨出一期修补术别名:脐突出一期修补术;由于胎儿前腹壁正中发育缺陷,部分脏器突出于脐带基部,其表面有透明囊膜系腹膜及羊膜构成,并无皮肤覆盖。根据脐部腹脏膨出畸形的胚胎学及临床实用需要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2.置鼻胃管减压。
-
脐突出一期修补术
手术名称:脐膨出一期修补术别名:脐突出一期修补术;由于胎儿前腹壁正中发育缺陷,部分脏器突出于脐带基部,其表面有透明囊膜系腹膜及羊膜构成,并无皮肤覆盖。根据脐部腹脏膨出畸形的胚胎学及临床实用需要分为3类:脐带内疝(umbilicalhernia),脐膨出(omphalocele),腹裂(gastroschisis)。2.置鼻胃管减压。
-
单分子负链RNA病毒目
各科的形态特征是,丝状病毒为长丝状,弹状病毒为子弹形,副粘病毒为球形。有限数量的蛋白与大颗粒相关,5-7个结构蛋白包括囊膜糖蛋白、基质蛋白、主要RNA结合蛋白、其它核衣壳相关蛋白和一个大分子量的聚合酶蛋白。与病毒粒子相关的酶可能包括转录酶、多聚腺苷转移酶、mRNA甲基转移酶和神经氨酸酶。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gp120含有中和抗原决定簇,已证明HIV中和抗原表位,在gp120V3环上,V3环区是囊膜蛋白的重要功能区,在病毒与细胞融合中起重要作用。5周后查出HIV特异性抗体,并继续维持一定水平。病程早期由于B细胞处于多克隆活化状态,患者血清中lg水平往往增高,随着疾病的进展,B细胞对各种抗原产生抗体的功能也直接和间接地受到影响。
-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发病。
-
疱疹病毒科
疱疹病毒粒子表面含有糖基化和非糖基化蛋白,蛋白数量因病毒种类不同而变化,HHV-1在囊膜上具有11个糖基化蛋白和至少2个非糖基化蛋白,囊膜蛋白的一个共有特性是作为病毒的特异性Fc受体出现。在D组病毒基因组中,HHV-3和PRV的末端序列内部是一个倒置方向。
-
JEV
乙醚和氯仿也有明显的灭活作用。日本脑炎病毒的培养:日本脑炎病毒可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例如鸡胚成纤维细胞、鼠胚的肌和肾细胞、牛胚肾细胞、人胚的肺和肾细胞、人羊膜细胞、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以及BHK21、PK15、HeLa、Vero等继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目前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
-
乙脑病毒
乙醚和氯仿也有明显的灭活作用。日本脑炎病毒的培养:日本脑炎病毒可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例如鸡胚成纤维细胞、鼠胚的肌和肾细胞、牛胚肾细胞、人胚的肺和肾细胞、人羊膜细胞、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以及BHK21、PK15、HeLa、Vero等继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目前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
-
日本脑炎病毒
乙醚和氯仿也有明显的灭活作用。日本脑炎病毒的培养:日本脑炎病毒可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例如鸡胚成纤维细胞、鼠胚的肌和肾细胞、牛胚肾细胞、人胚的肺和肾细胞、人羊膜细胞、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以及BHK21、PK15、HeLa、Vero等继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目前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
-
脐带内疝修补术
手术名称:脐带内疝修补术别名:脐疝修复术分类:小儿外科/脐部腹脏膨出的手术ICD编码:53.4901概述:脐带内疝修补术用于脐部腹脏膨出的手术治疗。脐膨出大小不等。有人主张膨出较大、囊膜完整者适合采用非手术疗法,但需时较长且仍有破溃的危险。2.置鼻胃管减压。麻醉和体位:可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
-
晶珠
概述:晶珠为眼内器官,又称黄精、睛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即西医所称的晶状体。双凸面弹性透明体,位于彩虹(黄仁)之后,神膏之前,正对瞳神圆孔,具有透视屈光作用。若外伤致悬韧带断离,可致晶状体脱位。前囊膜下有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后囊下缺如。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形成晶状体纤维。
-
晶状体
概述:晶状体(Lens)位于玻璃体前,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与黄仁(虹膜)之后,周边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中医称晶状体为晶珠、黄睛、睛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前囊膜下有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后囊下缺如。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形成晶状体纤维。
-
黄睛
概述:晶珠又称黄睛、睛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上)。晶状体(Lens)位于玻璃体前,形如双凸透镜,位于瞳孔与黄仁(虹膜)之后,周边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前囊膜下有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后囊下缺如。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形成晶状体纤维。
-
反转录病毒科
病毒复制开始以tRNA的3’末端为引物,用反转录酶将病毒RNA反转录成负链cDNA转录本,起始的短序列转移,通过RNA的双倍体末端序列的功能,从基因组的3’端进一步合成cDNA。整合的原病毒使用细胞RNA聚合酶II转录成病毒粒子RNA和对病毒LTRs信号响应的mRNA。一些囊膜糖蛋白的型决定子涉及病毒中和介导的抗体。
-
晶状体切除术
晶状体切除术适应证1.各种类型的软性白内障。3.伴晶状体混浊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同时行混浊晶状体切除。手术步骤1.上方巩膜切口,放与灌注相连呈30°弯针头进入晶状体囊内(图1)。图3图44.最后切除晶状体囊膜,亦可用眼内镊夹囊膜边缘,摆动撕除(图4)。图5晶状体超声粉碎术大部分与前者相似。预置能量随核的硬度而异。
-
先天性白内障
风疹综合征患儿不宜过早手术。吸出术保持了晶体后囊膜的完整性,但术后很快有上皮从周边向中央生长,数周后后囊膜变为半透明,影响视网膜成像。(5)人工晶体植入:Choyce(1955)首先在先天性白内障用前房型人工晶体,但有许多并发症,现已不用。7.同型肮氨酸尿症应做同型肮氨酸尿的定性检查,氢硼化钠试验阳性可以确诊本病。
-
黄精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1、0.2m1、0.3ml、0.4ml、0.5ml、0.6m1,分别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0ml,摇匀,在冰水浴中缓缓滴加0.2%葸酮硫酸溶液至刻度,混匀,放冷后置水浴中保温10分钟,取出,立即置冰水浴中冷却10分钟,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形成晶状体纤维。
-
丝状病毒科
病毒囊膜来源于细胞质膜,其组成与细胞膜组成相似。另外,在mRNA和基因组RNA的末端,有相当长的3’和5’非编码区。病毒脱壳方式与其它负链RNA病毒一样,感染细胞中病毒mRNA高丰度。在血清学实验中,马尔堡病毒和埃波拉病毒间极少有交叉反应,埃波拉病毒属的三个病毒,也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
晶体内异物吸出术
手术名称:晶状体内异物取出术别名:晶体内异物吸出术;removalofforeignbodyfromlens分类:眼科/眼外伤手术/眼球内异物手术ICD编码:13.0001概述:对于晶状体内异物,有的应该早期取出,例如部分异物露出于晶体外者,早期取出有利于囊膜创口早日闭合,能保存晶体的部分视力。
-
晶状体内异物取出术
手术名称:晶状体内异物取出术别名:晶体内异物吸出术;removalofforeignbodyfromlens分类:眼科/眼外伤手术/眼球内异物手术ICD编码:13.0001概述:对于晶状体内异物,有的应该早期取出,例如部分异物露出于晶体外者,早期取出有利于囊膜创口早日闭合,能保存晶体的部分视力。
-
冠状病毒科
病毒粒子中不包含RNA聚合酶,但存在少量蛋白激酶,这种蛋白激酶究竟是由病毒编码还是由宿主细胞编码,目前尚不清楚。冠状病毒包膜表面一般可见到2种包膜糖蛋白即膜蛋白M和突起蛋白S(以前分别称为E1和E2),S蛋白构成长的包膜突起,每个突起由3个S蛋白通过非共价连接形成。某些冠状病毒的M蛋白还诱导产生α-IFN。
-
孢囊
孢囊亦称囊包、包囊体。(4)接合子囊包或接合子孢子(oocyst德文Oozyste):是两配子接合后形成接合子,再分泌分泌物而形成的囊包。(6)传播囊包或传播孢子(propagationcyst):是寄生原虫(例如大肠阿米巴)以囊包状态进入新的寄主体内,然后在寄主体内脱去囊膜而裸露出来,再次进入活动状态。
-
有尾噬菌体目
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噬菌体的吸附尾首先吸附到宿主细胞壁、芽孢囊膜、鞭毛或菌毛的特异受体上,在部分噬菌体中,细胞壁被噬菌体溶菌酶消化。(1)感染DNA环化,在一个或几个特异位点,或随机地整合到宿主基因组。有尾噬菌体目成员在真细菌和古细菌的100个以上的属中发现,它们的宿主一般为属特异性。
-
假单胞菌噬菌体ф6
粒子进入细胞需经过两步,第一步是噬菌体囊膜与细胞外膜的介导融合,病毒穿过外膜,与病毒颗粒结合的裂解酶消化细胞壁肽聚糖,NC释放到周质间隙;正链的第一 合成在感染后10分钟完成,感染后20分钟开始负链合成,因此大约10分钟开始翻译、前衣壳装配和包装,包装反应在负链形成之前部首核苷酸改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