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麝香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xiangWan标准编号:WS3-B-1667-93处方:山慈菇90g红大戟90g五倍子45g浮石60g蟾酥3g麝香9g千金子霜45g冰片12g熊胆9g牛胆膏36g雄黄9g朱砂12g制法:以上十二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绿豆大。主治:积年食癥。主治:口舌生疮赤烂。
-
胡黄连麝香丸
别名:麝香黄连丸处方:胡黄连1两,白芜荑(去扇)1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辰砂(另研)1分,麝香(锉,研)1钱。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疳气羸瘦,白虫。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麝香丸”。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通玄丹
《圣惠》卷九十三:方名:通玄丹别名:麝香丸组成:巴豆1两,油1升,麝香1钱(细研)。主治:小儿(曰襄)痢久不愈,腹多鼓胀,痢如枣花。制备方法:先入油于铛内,以急火煎巴豆,看爆出者收之,去皮心,纸裹压去油,入麝香研,以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附注:麝香丸(《普济方》卷三九七)。
-
麝香双丸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方名:麝香双丸别名:麝香丸、麝香紫霜丸组成:麝香2两,牛黄2两,黄连2两,桂心1两,雄黄1两,乌贼鱼骨(炙)1两,丹砂1两,附子1两,巴豆60粒(去皮炒),特生礜石(烧半日)1两,蜈蚣1个(净)。附注:麝香丸(《圣惠》卷八十二)、麝香紫霜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
痃
《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治宜开郁散结,化痰祛瘀,用麝香丸、积块丸、三棱散等方。②皮肉间的积块。《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痃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治宜理气补气,待正气旺,用艾炷之。”
-
鬼疟
概述:鬼疟为病证名。1.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2.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3.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4.以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疟等。
-
杀鬼麝香丸
《圣惠》卷三十一:别名:杀鬼丸组成:麝香1分(细研),雄黄半两(细研),光明砂3分(细研),鬼箭羽3分,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天灵盖1两(涂酥,炙令微黄),虎头骨1两半(涂酥,炙令黄),桃仁2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麝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