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物
作物crops,fieldcrops指栽培植物中除森林植物和观赏植物外的园艺作物、普通植物和特种植物。作物(栽培种)是将野生植物人为地进行选择并为人类所利用的特殊植物,所以多少可见到其性状上的变化,一般表现都比野生植物(原种)的抵抗力弱。
-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Biomassenergy)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就是利用生物来源来产生能量。对农业废弃物、粪便、污水或城市固体废物等进行厌氧消化,以生产沼气和避免用错误的方法处置这些物质,以免引起环境危害。
-
精确农业
目前精确农业技术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应用得最为广泛,主要用于甜菜、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种植。国际上精准农业的实践表明,实施精准农业要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经营技术的集成组装,综合是其典型特征,技术集成是其核心,因此需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作战。
-
播种
播种是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种植制度、栽培方式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适宜的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方法,用手工或机具将种子播到一定深度的土层内的综合农事作业。麦类的发芽最低温度为3-4.5℃,豌豆为1-2℃,马铃薯、向日葵为5-7℃,大豆、玉米、高粱、谷子为8-10℃,水稻、棉花为10-12℃,花生为12-15℃。
-
基因污染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兴起时,基因重组实验必须在"负压"实验室进行。而这种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在环境生物学上则称为"基因污染"。其次,传统作物被转基因作物污染,从种植到成品,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
缺素调查
缺素调查是在作物发生了病症或生长不正常的时候,进行纵的(即历史的)、横的(即地域的)调查,排除大量不可能的因素,把“可能性”尽量缩小到某一特定的原因上,然后进行化学分析或生物试验,以求得正确结论。微量元素缺素症很容易与大、中量元素缺乏症和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真正病害相混淆,应认真排除。(4)环境情况。
-
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它是含有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1909年,哈伯与C?但是,那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尿素作为一种人工氮肥的作用,当时合成尿素的重要意义在于维勒最先打破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界限,首次用人工方法制取了原先认为只有在活的有机体里才能产生的有机化合物。
-
化肥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它是含有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1909年,哈伯与C?但是,那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尿素作为一种人工氮肥的作用,当时合成尿素的重要意义在于维勒最先打破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界限,首次用人工方法制取了原先认为只有在活的有机体里才能产生的有机化合物。
-
寄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parasitism)。寄生物还释放毒素,破坏寄主的生理机能,如丝虫在进入人体后,其代谢产物能引起人体全身性过敏反应和局部性淋巴系统炎症反应,最后由于反复发作而导致慢性淋巴水肿(即橡皮腿肿),使人痛苦不堪。
-
集雨节灌工程
什么是集雨节灌所谓雨水集(蓄)流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及其它缺水地区,将规划区内及周围的降雨进行汇集、存储,以便作为该地区水源加以有效利用的一种微型水利工程。25立方米,与传统水浇地比较,增产率大大提高。集雨节灌恰好利用了这一特性,在作物生长的关键缺水期进行少量补灌,帮助作物度过难关,激发作物生长潜能。
-
刘旭
主要业绩利用RAPD、克隆、Southern杂交等技术,对小麦族23个种进行研究,得到60个特异标记,49个克隆,22个序列,其中15个为首次获得;从小麦与赖草后代中鉴定出一个抗盐基因,并获得两个分子标记;完成了山羊草属S基因组基因图谱。主持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病虫害防治
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此称为病虫害防治。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
-
黍
黍是禾本科黍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学名PanicummiliaceumL.,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古老的具有早熟、耐瘠和耐旱特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黍的分布黍的分布较广,世界播种面积6000kha。开花至成熟分别是32%、53%、0%。黍不仅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品质也较好,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的含量较其他谷类丰富,但赖氨酸含量较少。
-
农作物病害防治
大多烽的作物病害,是由真菌、病毒、细菌、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和寄主作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一次性侵染的病害如麦类黑穗病、水干类线虫病、恶苗病等,用种子消毒处理即可奏效。生物防治是利用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或其化谢产物农用抗菌不来防治农作物病害。
-
播性
为了充分发挥作物原有的特性,而适期播种是必要的。例如春(或夏)小麦(spr-ingwheat)即表现为春播性,冬小麦(winterwheat)表现为秋播性。萝卜、菠菜、大豆等如果播种期推迟,便可受长日照效应的影响而抽薹或诱开花,这样就失去了作为一种作物的价值。
-
病害防治
大多烽的作物病害,是由真菌、病毒、细菌、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和寄主作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一次性侵染的病害如麦类黑穗病、水干类线虫病、恶苗病等,用种子消毒处理即可奏效。生物防治是利用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或其化谢产物农用抗菌不来防治农作物病害。
-
蔬菜缺硼症
蔬菜缺硼症硼是蔬菜作物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各种蔬菜缺硼时表现的症状差异较大,但共同的特点是花发育不全、根系不发达、生长点死亡。茎部输导组织破坏,中肋和叶柄非常脆弱是番茄缺硼典型症状,根部生长缓慢,具有黄或褐色,果实常出现黑斑块或组织干枯。生长在同一土壤上各种作物含硼量比较。
-
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辞典》:青稞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Qīnɡ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颖果长约8毫米,与内外稃分离。"功能主治《纲目拾遗》:"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
轮作
轮作是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土地上,按预定顺序轮换栽种不同作物的种植制度。在一年一熟地区采用定区式轮作,即各轮作区按预定的作物轮换顺序逐年轮换一种不同蔬菜,轮作区数与轮作年数相等;在一年多熟地区,一年内同一土地上为多茬次蔬菜复种方式,很难实行定区式轮作,多采用换茬式轮作,即轮作是在复种基础上进行,要求在同一土地上不但与上一年各季栽培的蔬菜不同,而且与它的前后作蔬菜也不相同。采用复种换茬式轮作后轮作区按预定顺序逐年逐茬轮种不同蔬菜。合理轮作可有效地防除蔬菜病、虫、草害,减少农药污染,保持地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轮作的类型轮作的类型按生产条件分为露地轮作和保护地轮作两种类型。按作物组成分为菜菜轮作
-
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即将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在膜下播种并保护农作物幼苗生长;覆膜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还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地处高寒冷凉的雁北地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长期以来是玉米生产的“禁区”,一般年景种玉米都不能成熟,采用覆膜栽培以后,增加了有效积温,玉米在当地能够安全成熟,每亩产量达到400~
-
稀土微肥
稀土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微肥,但稀土是不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或组成部分。稀土必须在氮、磷、钾、硼、锌、锰、铁、钼、铜等元素充分满足作物需要情况下,才能取得一定效果,并应该针对稀土元素含量比较少的土壤施用,例如石灰岩发育土壤稀土含量少,施用效果会好。并且应首先针对敏感作物施用。
-
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数量逐年增加,田间试验安全检查任务日益增大。为指导研发单位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开展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安全监管,规范检查方法和检查内容,特制定本指南。主要检查试验材料的收获、保管、处置及植株残留物的灭活处理情况等。
-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的一个种,学名MedicagosativaL.,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紫花苜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全世界共3300万公顷左右的播种面积,其干草产量居多种豆科牧草之冠,而且营养成分完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十种以上的维生素。种子肾形、千粒重1.5-2.5g。
-
转基因技术
1982年,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把从大鼠细胞分离出来的大鼠生长素基因通过处理,用显微注射法注射入小鼠受精卵内,妊娠结果分娩出21只小鼠,其中7只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6只小鼠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超出同窝其他小鼠的1.8倍,成为“巨型小鼠”。
-
大螟蛀茎夜蛾
大螟蛀茎夜蛾识别成虫:体长12~未老熟的越冬幼虫至次年春暖时,可转移食害大麦、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成虫白天潜伏于杂草丛中或稻丛基部,夜晚飞出活动,趋光性弱。产卵前期2~大面积种植甘蔗、玉米等作物的稻区,水稻与禾本科作物混栽的山区,芦苇、茭白较多的滨湖地区,以及杂交稻种植区,大螟的发生会加重。
-
甜菜
甜菜是藜科甜菜属Beta植物。甜菜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甜菜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发育周期,第一年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形成繁茂的叶丛,粗大的块根;叶片形状常见的有盾形、心脏形、犁铧形、矩形、团扇形、舌形和柳叶形等。甜菜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适宜块根生长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
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土壤中需要的微量元素是指铁、锰、锌、硼、铜、钼等,这些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很低,但不可缺。对变价元素来说,还原态盐的溶解度一般比氧化态盐大,所以土壤具有还原性,铁、锰、铜这些元素的肥效增大。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对有些元素有配合作用,跟铁形成的配合物能增大铁的肥效,但会降低铜、锌的肥效。
-
净同化率
净同化率是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积累量。将测定时期内,整株植物或群体干物质重量增加的克数除以总叶面积和相隔天数,常用单位为克(干重)·米-2·天-1,一般为4~该数值是变化的,例如作物群体叶面积系数的高低会影响数值发生变化,当作物叶面积系数高时,就会有更多的叶片相互荫蔽,而引起其数值下降。
-
单杂交种
单交种是单杂交种的简称。两个品种或两个自交系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二是要选配好亲本杂交组合,要预先测定杂交亲本的配合力,使杂种优势能显著提高产量和质量;近些年来,在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推广应用的雄性不育系,已省略了繁重的去雄操作,大大提高了繁育杂种种子的效率。
-
统计量
统计量指在数理统计中,能够表征数据统计特性的数字特征值的总称。在研宄工作中,为了掌握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依据样本所定出的量作若干次观察,可得到的量是一个统计量。如测定某种作物的亩产量,以若干亩该作物为样本,统计出一个平均亩产量,这个平均值就是一个统计量。
-
白翅叶蝉
白翅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主要发生于黄河以南稻区,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小麦、大麦、甘蔗、玉米等作物。前胸背板中央有1个淡灰黄色菱形斑,斑的两侧各有1个小白点。成虫行动活跃、善飞,受惊则横行躲避或飞跃它处。若虫一般无跳跃能力,受惊则横行或斜走。生长发育的温湿度范围是温度20~白翅叶蝉防治参见黑尾叶蝉。
-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pesticide)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经基因修饰的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防治病媒生物的生物源农药。抗生素杀菌剂井冈霉素是由上海农药所在江西省井冈地区发现的1株链霉菌开发成功的,它已成为我国农用抗生素产品的当家品种;农抗120是由中国农科院开发成功的抗生素杀菌剂。
-
铵态氮肥
铵态氮主要是指液态氨、氨水,以及氨跟酸作用生成的铵盐,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液氨液氨的密度0.617g/cm3,沸点—33.3℃,约含氮82%。它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制成,产品是白色细粒结晶,含氮17%左右,有强烈氨臭味。长期施用硫酸铵,土壤里形成较多硫酸钙,会破坏土壤结构,发生板结。
-
单交种
单交种是单杂交种的简称。两个品种或两个自交系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二是要选配好亲本杂交组合,要预先测定杂交亲本的配合力,使杂种优势能显著提高产量和质量;近些年来,在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推广应用的雄性不育系,已省略了繁重的去雄操作,大大提高了繁育杂种种子的效率。
-
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花盆里的作物受不住高温或严寒。因为它不仅是人工的,人为地创设,而且还是典型的场景。脱离实际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滋长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经不起挫折,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开放型的教育生态系统,让师生走出校门,接触自然,接触那些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环境。
-
杂交优势
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利用杂交第一代的增产优势。现代农业生产最早应用杂交优势的是玉米、水稻和小麦,稍后应用于经济作物、果蔬作物等。矮秆小麦在亚、非、拉地区推广,20年间使小麦产量提高1.5倍。杂交优势利用是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最有效最成熟的方法之一,它在未来选育新品种工作中仍将起重要作用。
-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雌雄同株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F1自交产生的F2,可育株与不育株之比为3∶1,难以用普通方法保持雄性不育系,在农业生产上也不可能广泛利用。对其他作物的雄性不育系,也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
-
生态农业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
-
单倍体
由于单倍体植物仅具有单个染色体组,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所以表现高度不育,几乎完全不能产生种子,而且生长迟缓,细胞、组织、器官和植株一般都比它的二倍体或双二倍体(即杂种加倍的异源四倍体)弱小。
-
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保护性无机铜杀菌剂。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温血动物低毒。对铜敏感的作物如李、桃、鸭梨、白菜、小麦、苹果、大豆等在潮湿多雨条件下,因铜的离解度增大和对叶表面渗透力增强,易产生药害。对石灰敏感的作物如茄科、葫芒科、葡萄、黄瓜、西瓜等,在高温干燥条件下易产生药害。
-
茶紫纹羽病
茶紫纹羽病分布及为害症状分布于全国各产茶区,但在华北和华东发生较普遍。前期种过红薯、马铃薯和果树且曾发生此病的土地,要用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加细土进行拌土消毒,或用福尔马林30倍稀释液浇灌土壤,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或多茵灵1000倍稀释液浇灌根颈部。
-
茶苗白绢病
茶苗白绢病症状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在湿热条件下产生繁殖体,即担子和担孢子,但不常见,传病作用也不大。茶苗白绢病发生规律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于病组织上越冬,干燥条件下可存活5~8月发生最盛。药剂用70%五氯硝基苯每方1~
-
番薯属
中文名番薯属拼音名fanshushu拉丁名Ipomoea中国植物志64(1):81描述IpomoeaL.番薯属,旋花科,约300种(广义的约5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20种,南北均产,但大部分产于华南和西南,其中番薯I.batatas(L.草本或灌木,通常缠绕;花单生或组成聚伞花序或伞形至头状花序,腋生;蒴果,种子无毛或有毛。
-
荸荠属
中文名荸荠属拼音名jijishu拉丁名Heleocharis中国植物志11:45描述EleocharisR.Br.荸荠属,莎草科,约150种,分布于全球,我国约有25种,全国均产之,常见于湿地上或水田中,其中荸荠(马蹄)E.dulcis(Burm.f.)Trin.exHenschel为栽培作物之一,球茎供食用或提取淀粉,名叫马蹄粉,华东和华南极常栽培,以桂林产的最有名。
-
菜豆属
中文名菜豆属拼音名caidoushu拉丁名Phaseolus中国植物志41:294描述PhaseolusL.菜豆属,蝶形花科,150种以上,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连栽培的)约有15种,各省均产之,其中绿豆P.radiatusL.,赤豆P.angularisWight,棉豆P.lunatusL.和菜豆P.vulgarisL.等等,均为重要的食用作物,各省广为栽植。缠绕或直立草本;
-
黄麻属
中文名黄麻属拼音名huangmashu拉丁名Corchorus中国植物志49(1):78描述CorchorusL.黄麻属,椴树科,100种,广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黄麻C.capsularisL.,长蒴黄麻C.olitoriusL.,甜麻C.acutangulusLam.和C.brevicaulisHosokawa4种,前者各地广为栽植,为我国的重要纤维作物之一,其韧皮纤维为绳索和麻袋的主要原料;
-
根瘤菌
根瘤菌是细菌的一科。能促使植物异常增生的一类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杆菌。如根瘤菌属和慢性根瘤菌属都能从豆科植物根毛侵入根内形成根瘤,并在根瘤内成为分枝的多态细胞,称为类菌体。还有土壤杆菌属,能够通过外伤入侵多种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致使植物细胞转化为异常增生的肿瘤细胞,产生根癌、毛根或杆瘿等。
-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肿瘤生长因子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PeterLobie的研究团队将入驻生物技术中心。后续建设的生物农业、生物环境、生物能源和生物经济中心将在兽用药剂、重要作物遗传改良、应用微生物、绿色农业、水环境工程、生物质柴油以及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等方向开展研究。
-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
ArGV分类类型:种分类:杆状病毒科乙型杆状病毒属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小菜粉蝶:小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俗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为世界性的害虫。我国分布极为普遍。为十字花科的主要害虫,其中以甘兰类蔬菜危害最严重。死虫表皮脆软易破,流出淡黄色乳状液。颗粒体包含着一个病毒粒子,大小为200-290×45-55nm。
-
ArGV
ArGV分类类型:种分类:杆状病毒科乙型杆状病毒属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小菜粉蝶:小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俗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为世界性的害虫。我国分布极为普遍。为十字花科的主要害虫,其中以甘兰类蔬菜危害最严重。死虫表皮脆软易破,流出淡黄色乳状液。颗粒体包含着一个病毒粒子,大小为200-290×45-55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