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肉
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患者不宜食用;狗肉温肾壮阳,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小便频数、浮肿、耳聋、阳痿等症;温补脾胃,用于脾胃阳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腹部冷痛等症。②孟诜: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③《日华子本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
-
熟附煨姜焖狗肉
处方:熟附片15~30克生姜(煨熟)150克狗肉(切碎)500~1000克蒜头花生油适量制法:先用蒜头、花生油起镬,加水焖狗肉,再放入熟附片、煨姜片,焖约两小时。功能主治:助阳益元,暖肾散寒。适用于阳痿、精液清冷、夜间多尿、畏寒、四肢冰冷、慢性哮喘。一次做好后,可分两次食用,以免影响吸收。
-
狗肉粥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去寒助阳,轻身益气。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营养不良,畏寒肢冷,腰膝软弱。在服食狗肉粥时,忌吃蒜、菱以及中药杏仁、商陆。唐·孟诜《食疗本草》中说: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食医心镜》,名见《长寿药粥谱》
-
黄狗肉丸
处方:童子狗1只,地骨皮1斤,前胡4两,黄耆4两,苁蓉2两,当归末4两,莲肉1斤,平胃散2斤。制法:童子狗去肠脏并皮毛,用内外肾(研)入砂锅内,酒醋8分,水2分,用地骨皮、前胡黄耆、苁蓉同狗朝煮至晚,将药去,肉再煮1宿,至明去头骨,再煮如泥,倾石器研如泥。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虚劳,体热盗汗,四肢怠惰。
-
狗肉积
食狗肉过多,积滞不化之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狗肉积,…满腹中觉热胀闷也。宜杏仁、山楂,方用三棱煎丸。”《医学纲目·脾胃门》:“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发热,妄语,煮芦根汁饮之。”参见食积、肉积条。
-
琥珀碧玉散
《医宗金鉴》卷七十五:琥珀碧玉散:处方:滑石180克甘草30克琥珀15克青黛2.4克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利水通窍,清热解毒。琥珀散瘀通淋,青黛清热解毒为臣;甘草和中,合滑石利水而不伤津,为佐、使。主治:疯犬咬伤,毒物血片填塞茎中,致小水涩滞若淋者。用药禁忌:终身忌食狗肉及蚕蛹、赤豆;
-
戊戌酒
处方:黄狗1只曲米适量制法:用1只黄狗肉煮糜,连汁和曲米,酿酒。功能主治:大补元阳。适用于阳痿、精液清冷症、腰膝冷痛、小便清。注意:本品大热,阴虚及无冷病人,不宜饮服。摘录:《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养老方》:组成:黄犬肉1只。功效:补元气。主治:阳虚。
-
白花杆
拼音名:B iHuāGǎn别名: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来源:虎耳草科绢毛山梅花PhiladelphussericanthusKoehn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宁夏。性味:苦,平。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根皮8钱,用狗肉炖熟,调白糖服。太阳头痛:根皮加白糖共捣烂,敷贴患处。
-
暖中丸
《医学纲目》卷二十一:方名:暖中丸组成:陈皮5钱,苍术5钱,厚朴(制)5钱,三棱5钱,白术5钱,青皮5钱,香附1斤,甘草2两,针砂10两(炒红,醋淬)。功效:杀肝邪,舒脾气。主治:黄胖。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姜汤送下,晚食前酒下亦可。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糊为丸。用药禁忌:忌狗肉。气虚者不宜用。
-
赤罽丸
处方:芫花1升,巴豆100粒(去心皮,炒),赤罽方圆1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胡豆大。功能主治:五蛊下利,去膏血。如下痢不止,以清粥汁止之,不下,小增之,欲令阴除,不令大下。注意:忌芦笋、狗肉。摘录:《外台》卷二十八(注文)引《范汪方》
-
陷坚散
《普济方》卷一七一:方名:陷坚散组成:杏仁1升(去皮尖)。主治:食狗肉不消,心腹胀急,发热多语。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煎滓取汁,分为3服,下肉为度。
-
凉面
北京的过水面是把煮熟的热面直接放入冷水中过一下,由于是凉面,拌面的所有作料都是生冷的,首先菜码是黄瓜丝,水萝卜丝、用水焯过的绿豆芽,然后浇上调稀了的芝麻酱,再配上青蒜或刚上市的新蒜瓣。凉面的别名过水面凉面的食用量每次约100克凉面的营养价值凉面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