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虾蟆皮
附方:①治头上软疖:虾蟆剥皮贴之。(《活幼全书》)②治瘰疬脓巳尽,肿已平,疮口未敛,以此贴之:虾蟆皮二个(要活剥者),鼠皮二张,蛇退二条,蜂房(大者)一个。上四味俱煅灰,将水胶一两,用井花水一酒钟化开后,加蜜一两;蜈蚣煎麻油一小钟,搅匀前四味灰,临起入麝香一分,将绢摊来不湿为度。
-
巴鲫膏
制法上药入大广锅内,真麻油3斤8两,浸3日,熬至各药焦黑,滤滓再熬沸,入飞净血丹24两,以槐、柳条不住手搅,熬至滴水成珠,息火待冷,再入上肉桂心5钱、乳香4钱、没药4钱、上芸香(各去油)4钱、上轻粉各4钱(此5味并研细徐徐掺入),以铜箸搅匀,待凝冷,覆地上10余日,拔尽火毒。主治:一切痈疽疔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
白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tinctorum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用于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用菜油调匀敷患处。
-
金蟾膏
《外科启玄》卷十一:金蟾膏:处方:活虾蟆一个(去骨)。功能主治:发背疔毒。无头都敷上。功能主治: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初起。摘录:《寿世保元》卷九《鲁府禁方》卷四:方名:金蟾膏组成:大虾蟆1个(剥去皮,另放后用),大葱白3根。主治:未成鱼口横眼、疙瘩疼痛难忍。用法用量:敷在肿处,用虾蟆皮盖覆膏上。
-
隔蟾灸
隔蟾灸为间接灸的一种。即用活癞蛤蟆一只,剖去肠杂,将其躯壳覆于瘰疬上,上置大艾炷灸之。《类经图翼》:“用癞虾蟆一个,破去肠,覆疬上,外以真蕲艾照疬大小为炷,于虾蟆皮上当疬灸。”每次灸7-14壮,以灸至患者自觉热气内透为度。参见虾蟆:虾蟆为药用动物,也可隔蟾灸用,有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