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荸荠
顶芽及侧芽向地上抽生一丛叶状茎;此期光合产物主要供给叶状茎和根系的生长。苗高15-25cm,并有5-6根叶状茎时即可定植。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无叶片,秆基部有叶鞘2-3。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
-
海蜇煮荸荠
处方:荸荠250克海蜇100克制法:选择个大、肥嫩的鲜荸荠洗净后,去掉小芽及基根;把海蜇漂洗后,同荸荠一并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同煮,待荸荠煮熟后,去掉海蜇,取出荸荠。功能主治:消积,化痰。适用于小儿积滞。3次,每次温热嚼食荸荠3~注意:体弱小儿,1次不可服食过多。摘录:《王圣俞手集》
-
通天草
《*辞典》:通天草:出处:《饮片新参》拼音名:TōnɡTiānCǎo别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8月间,将茎割下,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荸荠条。生境分布:主产江苏、上海、浙江等地。7毫米,顶端有穗状花序;功能主治:①《饮片新参》:化湿热,利小便,通淋。治小便不利,呃逆。
-
荸荠属
中文名荸荠属拼音名jijishu拉丁名Heleocharis中国植物志11:45描述EleocharisR.Br.荸荠属,莎草科,约150种,分布于全球,我国约有25种,全国均产之,常见于湿地上或水田中,其中荸荠(马蹄)E.dulcis(Burm.f.)Trin.exHenschel为栽培作物之一,球茎供食用或提取淀粉,名叫马蹄粉,华东和华南极常栽培,以桂林产的最有名。
-
荸荠酒酿
处方:酒酿100克鲜荸荠10个制法:将酒酿与荸荠(去皮,切片),加水少许,煮熟。功能主治:清热,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小痘以及风热外感。用法用量:吃荸荠饮汤。每日分2次服。摘录:《良方集要》
-
乌芋
概述:乌芋为中药名,出自《广雅》,为《日用本草》记载的荸荠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痰,消积,除翳。1.治热病烦渴,痰热咳嗽,矽肺,咽喉肿痛,口腔炎,瘰疬。2.治黄疸,热淋,膈气,痞积,血痢,便血,血崩,高血压病。3.取汁滴目或澄粉配眼药点目,治目赤热痛及障翳。
-
地栗
概述:地栗为中药名,出自《通志》,为《日用本草》记载的荸荠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肝经。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凉血,化痰,消积,除翳。1.治热病烦渴,痰热咳嗽,矽肺,咽喉肿痛,口腔炎,瘰疬。2.治黄疸,热淋,膈气,痞积,血痢,便血,血崩,高血压病。3.取汁滴目或澄粉配眼药点目,治目赤热痛及障翳。
-
海蜇荸荠汤
处方:海蜇皮50克荸荠100克制法: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汤。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用法用量:吃海蜇皮、荸荠,饮汤,每日2次。摘录:《新中医》
-
荸荠柽柳汤
处方:荸荠90克柽柳叶15克(鲜枝叶30克)制法:将荸荠、柽柳叶一同水煎。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消风毒。适用于麻疹透发不快。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饮服。摘录:《民间方》
-
萝卜香菜茶
概述:萝卜香菜茶以胡萝卜、香菜、荸荠为主要原料,用于小儿麻疹热毒者。原料:胡萝卜120克,香菜100克,荸荠50克。用法:三味洗净,加水煎汤代茶饮。适用人群:萝卜香菜茶用于小儿麻疹热毒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磨光散
处方:沙苑蒺藜(形如羊肾,慢火略炒,杵去刺)防风羌活甘草(盐水炙)石决明(捣碎,研,水飞过)草决明蝉蜕(去足)蛇皮(剪碎,和麻油,新瓦炒)川芎各15克甘菊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去风消翳。附注:方中甘菊用量原缺。主治:风眼。目星胬肉。制备方法:每荸荠干粉1两,配制过甘石5钱,珠末3钱,各将瓷瓶收贮。
-
碧雪丹
制法:远志、丹皮、桔梗、僵蚕四味,用文火焙,其余八味各生研极细末,无声为度,并入前粉和匀。功能主治:一切风痹蛾癣,时行诸症。或用土牛膝鲜者1两,和人乳汁半酒杯,捣汁,加当门麝3厘,和药为丸,如绿豆大,舌下含。已经溃烂者,珍珠倍之,加琥珀4分,真紫金藤8分,俱要研极细。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上
-
止疟果
方出《种福堂方》卷二,名见《串雅外编》卷三:组成:大荸荠(好烧酒自春浸至秋间)。主治:不论单、双日疟,发至不贪饮食,食则胀满不下者。用法用量:每日服荸荠两个,3日即愈。
-
升带汤
概述:升带汤为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方。组成:白术(土炒)一两,人参、荸荠粉、炒鳖甲、茯苓各三钱,沙参五钱,肉桂、制半夏、炒神曲各一钱。功能主治:主治妇人任督脉虚,带脉下坠,腰酸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不能受孕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30剂而任督之气旺,再服30剂而疝瘕之症除。
-
地栗梗
概述:地栗梗为中药名,出自《苏州本产药材》,为《饮片新参》记载的通天草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莎草科植物荸荠Eleocharistuberosa(Roxb.)Roem.etSchult.的地上茎。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淋病。用法用量:煎服:9~
-
秘传保安丸
《医学入门》卷六:方名:秘传保安丸别名:秘传保和丸组成:白术(土炒)3两,神曲1钱,木香1钱,槟榔1钱,茯苓1钱,三棱1钱,使君子1钱,厚朴1钱,荸荠1钱,甘草1钱,苍术2两,陈皮1两半,枳实1两半,人参1两半,莪术1两半,黄连(猪胆汁浸)5钱,砂仁5钱,麦芽5钱,益智仁5钱,肉豆蔻5钱,藿香5钱,白豆蔻5钱。
-
芥菜荠芹汤
概述:芥菜荠芹汤以芥菜、荸荠、芹菜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平肝,生津化痰,降压降脂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原料:芥菜、荸荠、芹菜各100克。做法:将芹菜、芥菜洗净,切碎;荸荠洗净、去皮。以上三物共入锅,加水适量,煎煮。用法:食菜饮汤,可常食。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雪羹
处方:大荸荠4个海蜇(漂去石灰、矾性)30克功能主治:泄热止痛。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分二次服。摘录:《古方选注》《古方选注》卷中:方名:雪羹组成:大荸荠4个,海蜇(漂去石灰矾性)1两。荸荠味甘,海蜇味咸,性皆寒而滑利,凡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诸药不效者,用此泄热止痛,捷如影响。
-
三鲜汤
概述:三鲜汤以大鸭梨、荸荠、鲜藕、白砂糖、柠檬酸等为主要原料,具有化痰止咳,开胃消食,清凉生津的功效。做法:将鸭梨、荸荠、鲜藕洗净,去皮、核,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再放入白砂糖、柠檬酸,边煮边搅拌,使糖和柠檬酸完全溶化,离火晾凉,再放入冰箱中镇凉。饮用时对入适量的冰水。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荸荠萝卜汁
处方:鲜荸荠10个鲜萝卜汁50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用法用量:空腹温热服。摘录:《经验方》
-
银耳鸽蛋羹
概述:银耳鸽蛋羹以银耳、鸽蛋、核桃仁、荠荸粉、白糖为主要原料,具有滋补阴肾,强筋健骨的功效,适用于用于身体虚弱,骨蒸潮热者。另取碗1个,放入荸荠粉,加清水调成粉浆。锅内加水600毫升,放入蒸银耳的汁,倒入荸荠粉浆,加白糖、核桃仁,搅匀熬成核桃羹,盛入汤盘内。银耳中含有抗癌多糖,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
-
荸荠退翳散
处方:硼砂冰片麝香荸荠粉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主宿翳。用法用量:取少许点眼中。摘录:《中医眼科学讲义》
-
脚针膏
处方:阿魏莪术各9克三棱6克麝香1.5克鸡肫皮7个(阴干)鳝鱼血150毫升大黄120克荸荠(连皮阴干)24个制法:用麻油500克,先熬群药去滓,入阿魏熬枯,再下鳝血,滴水成珠,入炒黄丹120克,徐徐投搅成膏,冷定下麝末。功能主治:治鸡眼。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七
-
甘守津还
甘守津还为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出自《温热论》。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温热病挟浊邪传入气分不化,热伤气津,舌苔虽白厚却干燥,是胃中津液损伤之象,治宜先养津,后化浊。养津用麦冬、玄参、荸荠汁、鲜芦根等清润药,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使胃中津液恢复。
-
加味活血透肌解毒汤
处方:玄参、黄芩、川芎、红花、连翘、山楂肉、花粉、石膏、归尾、桔梗、牛蒡子、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险症,见点三朝,出齐之日,色红口干者。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加味松肌透表汤
处方:连翘、牛蒡子、山楂肉、羌活、干葛、紫草、升麻少许、黄芩、桔梗、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疮险症,发热,或1-2日即见点者,外热盛而兼作烦。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北京的一种时令著名小食品,每到秋季,大街小巷,都有叫卖,做糖葫芦的果实很多,有红果(山楂)、海棠、山药豆、荸荠、蜜桔等数十种。2.将冰糖加适量水熬成糖液,再将红果蘸满糖液,待糖液全部凝附在果实上即成。冰糖葫芦产品特点红亮晶莹,酸甜绵脆,一咬一流汁水,滋味鲜美。
-
保肺雪梨膏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滋方处方雪梨60枚(压取汁20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合取汁10杯),白萝卜、麦冬、荸荠(合取汁5杯)。制法上加白蜜1斤,饴糖8两,竹沥1杯,柿霜1两,熬成膏。功能主治滋液润燥,化痰保肺。主肺燥干咳失血,及肺痿出血,肺痈大势已退,余热未除。用法用量每于饭后及临卧取汁1杯,开水冲服。
-
补骨散
处方:古铜钱200,乳香1两(为细末),没药1两(为细末)。主跌扑夹伤,筋伤骨损。用法用量:用时以黑雄鸡1只,清水煮熟,去肉用骨,以醋炙酥,为末,加入乳香、没药末,铜屑亦研极细,和匀,取患人顶心发1缕,烧灰,和前药末2分5厘,好酒调,止1服,如吐再1服。注意:终身忌食荸荠。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
干眼药
处方:制甘石4两,荸荠粉4两,冰片8钱。制法:各取净末,共研至极细为度,约成粉8两6钱。功能主治:退赤止泪。主目赤昏糊,怕光流泪。用法用量:每日2次至3次,点于大眼角内。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加减古方五汁饮
处方:蜜柑2个(去皮、子)鲜藕120克(去节)荸荠20个(去皮)青果20个(去按)生姜1薄片(去皮)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开胃止呕。治咽肿目赤,烦渴咳嗽,纳呆欲呕者。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老膜散
《异授眼科》:老膜散:处方:珍珠2分,熊胆1分5厘,辰砂1分5厘,陀僧1分5厘,蕤仁1分5厘,白丁香1分5厘,荸荠粉2分,硇砂(升过)1分。功能主治:翳膜极重者。摘录:《异授眼科》《医统》卷六十一引《局方》:组成:硇砂5分(上下瓦合定泥固,文火煅枯),龙骨(煅)3钱,巴豆(去油)2厘(甘草水煮),白丁香3分(飞)。
-
阿魏麝香散
处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雄黄9克野水红花子120克神曲(炒)人参白术(生)各30克肉桂15克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覃,诸积,痞块。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荸荠3个去皮,捣烂和药,早晚各一服,用砂仁汤过口。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
痘风眼
见《青囊真秘》卷一。指痘疮余毒未尽,复受风邪,而致眼中作痒,眼睑红赤溃烂。治宜疏风清热,除湿止痒。内服加减四物汤或除湿汤。外用内服药渣熏洗,再涂眼药精(《五官科学》:硼砂7.5%,朱砂0.9%,硫酸铜1.8%,龙脑香18%,药制炉甘石36%,荸荠36%)。参见眼弦赤烂条。
-
透疹茶
概述:透疹茶以甘蔗、荸荠、胡萝卜、茶叶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的功效,用于小儿麻疹者。原料:甘蔗、荸荠、胡萝卜各100克,茶叶适量。用法:前3味共煎,小火煮15分钟,入茶叶,放温后饮用,每日1剂,随意饮。功效:透疹茶具有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的功效。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神仙化铁丹
《普济方》卷六十四:方名:神仙化铁丹别名:圣化仙丹组成:香白芷(大块不蛀者)3两,贯仲(拣净,末)1两,木兰花(树生者)1两,京墨(好者)1钱,金星石半两,银星石半两,山豆根(去梗)1两,水仙根(干者)1两,木香半两,乌芋(即荸荠,干者)1两,象牙屑3两,玳瑁屑3两,犀角屑3两,墨煤(净者)1两。
-
药葶荠
《饲鹤亭集方》:方名:药葶荠组成:桑椹3两(干者),雄黄1两5钱,赤糖3两,白糖3两,砂仁3两。主治:赤白痢疾。用法用量:每服1枚。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大荸荠3斤,烧酒3斤,浸透,砂锅内煮熟。
-
清肝化痰汤
《内外验方秘传》:方名:清肝化痰汤组成:夏枯草3钱,生地3钱,丹皮2钱,海藻2钱,海带2钱,贝母3钱,昆布2钱,僵蚕2钱,当归2钱,连翘2钱。主治:项生瘰疬。用法用量:引用荸荠2两,海蜇头1两,洗淡,水煎服。
-
磨云散
《疡科纲要》卷下:方名:磨云散组成:荸荠粉2两,老月石6钱(川连汤制),细芦甘石1两,冰片3钱。主治:眼赤星翳。用法用量:和匀点眼。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极细末。
-
乌芋粉
《疡科纲要》卷下:方名:乌芋粉组成:荸荠(俗名地栗,用老而多渣者)。功效:去腐生肌。主治:目疾,下疳;亦治溃疡。用法用量:去净皮,捣烂绞汁,其滓和水再研,绞去滓,取汁,澄定为粉,清水漂2-3次,去甜味,久藏不变。
-
五灵蝉退丸
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方名:五灵蝉退丸组成:蝉退1两(去头足),五灵脂半两(生),砒(生)半两,雄黄(生)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轻粉1两,淡豆49粒,马兜铃1两(生)。主治:年久、近日咳嗽。制备方法:上药除轻粉外,研为末,用生姜、荸荠自然汁合粉药为丸,如龙眼大。用药禁忌:忌毒。
-
白眼药
处方:月石1两,荸荠粉3钱,梅片5分,麝香5厘。制法:上药先以净月石为极细末,以荠粉飞净,再研,以后梅片、麝香和入。功能主治:一切老眼糊涂,迎风流泪,外内翳障。摘录:《青囊秘传》
-
二妙酒
处方:蒜头半个,荸荠2个。功能主治:小儿皮肤赤红肿痛。用法用量:煮熟捣烂,热白酒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化块丹
处方:人参5钱,白术2两,肉桂2钱,神曲2钱,荸荠2两,鳖甲3钱。功能主治:命门火衰不能化物,积而成症瘕。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黄蜡拈
处方:轻粉8钱,硇砂5钱,松香6钱,黄蜡6钱,铜绿3钱,苦参末5分。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先溶蜡、松香,次入细药搅匀,冷定取出,手捻如钱香条子,亦看漏眼子大小深浅,先用荸荠苗探之,深即入深拈子,浅则浅拈子,装细合宜,1日1换,待内管子去净,自然管浅肉平,次上生肌等药为妙。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活血解毒透肌汤
处方:黄芩、川芎、防风、荆芥、红花、山楂、连翘、牛蒡子。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痘疮。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芫荽汤
处方:鲜芫荽150克鲜胡萝卜200克风栗(干板栗)150克鲜制法: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风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功能主治:透发痘疹。适用于小儿水痘。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摘录:《岭南草药志》
-
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藨草: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来源:莎草科藨草Scirpustrigueter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除广东外,各省区均有。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勿用。
-
少林夺命丹
《急救应验良方》:组成:当归、草乌、明没药(去油)、滴乳香(去油)、血竭、半两钱(醋淬数10次)、自然铜(醋淬7次)各等分。用法用量:每用2-3分,黄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药禁忌:百日内忌荸荠。出血过多,神气虚极者不可服。
-
止嗽七汁膏
《同寿录》卷二:组成:枇杷叶(刷去毛,剪去边,抽去筋膜,蜜水炙约2斤,河水5碗、井水五碗,熬汁去渣)2碗,藕汁1碗,梨汁1碗,白果汁1碗,荸荠汁1碗,萝卜汁1碗,人乳1碗,秋露水1碗,童便1碗(一方有竹沥1碗)。加好雄猪板油(去皮,切小块)2两,又熬,不住手搅至滴水不散,下白蜜2两,收成膏,出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