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膂之脉
伏膂之脉即伏冲之脉。伏膂之脉指隐伏在脊背筋肉之间的经脉,指肾脉。《黄帝内经素问·疟论》:“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王冰注:“伏膂之脉者,谓膂筋之间,肾脉之伏行者也。肾之脉,循股后廉贯脊属肾…指冲脉之伏行于脊内者。出《黄帝内经灵枢·岁露》。
伏冲之脉
伏冲之脉又称伏膂之脉。见《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冲脉循行于脊柱附近的分支,以其深伏于脊内,故称“伏冲”。有充养女子的月经和胞胎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