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痘不起胀
痘不起胀病证名。出《古今医鉴》。痘疮发病后,一般历时四天,当渐起胀,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至五、六日毒气尽出,至七、八日则进入灌脓。若见形三、四日,起胀如豆形,根窝红活肥满,光泽明净者,预后良好。若不起胀,灰白陷顶者,为气血不足;紫红不起胀者,则为火盛血热。前者治宜补托,后者治宜清血。
-
护心散
主疮肿毒不破,致毒内攻,口渴烦躁,恶心呕吐;摘录:《治疔汇要》卷下《痘疹仁端录》卷十四:护心散:处方:乳香(去油)1钱,山甲(土炒)2钱,官桂3分,蜈蚣1条。《外科大成》卷二:组成:雄黄3钱,珍珠2钱,血竭2钱,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象皮1钱,龙骨1钱,赤石脂(煅)1钱,麝香5分,冰片5分。
-
宽中快癍汤
处方:青皮(醋炒)、陈皮、枳壳(炒)、南山楂、麦芽(炒)、木香、黄连(生)、连翘(去心)、厚朴(炒)、甘草(生)。功能主治:痘疹起胀之时,过于饮食,滞热内郁,痘不起胀,懒食恶食,肚皮发热,大便臭粘。用法用量:上加生姜、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
七真汤
《冯氏锦囊,痘疹》卷十四:组成:淫羊藿3分(多则发痒),人参8分,穿山甲(土炒)3分,黄耆1钱5分,甘草5分,川芎(酒洗)5分,当归(酒洗)8分(1方加木香2分)。主治:痘不起胀灌浆。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糯米,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