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禹锡
崔禹锡隋代医家。里籍欠详。撰《食经》四卷,已佚。部分佚文被《医心方》、《证类本草》所引用。
-
鮧鱼
《*辞典》:鮧鱼:出处:《别录》拼音名:Y Y 别名:鰋(《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鳐(崔禹锡《食经》),鳀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粘鱼(《吉林中草药》)。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阴开胃,催乳利尿。④《纲目》:五痔下血肛痛,同葱煮食之。
-
杏子
果实的挥发油成分有月桂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松油烯、反-2-己烯醇、α-松曲醇、牻牛儿醛、牻牛儿醇、2-甲基丁酸、乙酸、芳棒醇、环氧二氢芳樟醇的顺反异构体、γ-辛酸内酯、γ-癸酸内酯、橙花醛、柠檬醛。未熟果实含绿原酸类、焦性儿茶酚类、赭朴鞣质、黄酮类等成分。②崔禹锡《食经》:味酸,大热。
-
菘菜
《*辞典》:菘菜: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SōnɡC i别名:白菜(《饮膳正要》),夏菘(《农政全书》),小白菜、江门白菜(《广州植物志》),油白菜(《苏南种子植物》)。花期春季。①崔禹锡《食经》:味甘,少冷,无毒。归经:《本草求真》:入肠、胃。治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子母秘录》)②治发背;
-
鹌鹑
两肩、下背、尾均黑色,而密布栗黄色纤维横斑,除尾羽外,并都具有蓝灰色羽丝缘;肾经鹌鹑的功效与主治:《全国中草药汇编》:补中气,强筋骨,止泻痢。《中药大辞典》:治泻痢,疳积,湿痹。崔禹锡《食经》:主赤白下痢,漏下血,暴风湿痹,养肝肺气,利九窍。《嘉佑本草》: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或烧存性,研末。
-
山凤尾
概述:山凤尾为中药名,出自《南京民间药草》。别名:山风尾、蕨儿菜、三叉蕨、如意草、狼萁来源及产地:蕨科植物蕨Pteridiumaquilinum(L.药理作用:尚含欧蕨苷、紫云英苷和以5-咖啡酰氧基莽草酸为主要成分的毒性部分,有降白细胞,生成血栓并破坏维生素C的作用。本品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还抑制全身骨骼造血系统功能。
-
三叉蕨
概述:三叉蕨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唐代崔禹锡所著《食经》记载的蕨之别名。分布全国各地。性味:苦,寒,有小毒。尚含欧蕨苷、紫云英苷和以5-咖啡酰氧基莽草酸为主要成分的毒性部分,有降白细胞,生成血栓并破坏维生素C的作用。药理作用:本品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还抑制全身骨骼造血系统功能。
-
海月
《*辞典》:海月: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HǎiYu 别名:镜鱼(《临海异物志》),以下鱼(《食疗本草》),海镜、膏叶盘(《岭表录异》),蛎镜(《闽中海错疏》),石镜(《海南志》),窗贝(《动物学大辞典》)。生境分布:分布东南沿海。功能主治:①崔禹锡《食经》:主利大小肠,除关格,黄疸,消渴。
-
牡蛎肉
化学成份:近江牡蛎与大连湾牡蛎肉含糖元63.55%,牛磺酸1.3%,10种必需氨酸1.3%,无机盐(铜、锌、锰、钡、磷、钙)17.6%,谷胱甘肽,维生素A、B1、B2、D及F(即亚麻酸和亚油酸)。②《本草拾遗》:煮食,主虚损,妇人血气,调中,解丹毒。③《医林纂要》:清肺补心,滋阴养血。②《本草求原》:脾虚精滑忌。
-
石首鱼
《*辞典》:石首鱼:出处:《食性本草》拼音名:Sh ShǒuY 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灰分0.9,0.9克;性味:甘,平。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功能主治:①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
柑
《*辞典》:柑: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Gān别名:金实(马琬《食经》),柑子(《开宝本草》),木奴(《纲目》),瑞金奴(《群芳谱》)。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瓯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性味:甘酸、凉。①崔禹锡《食经》:食之下气,主胸热烦满。①《本草衍义》:脾肾冷人食其肉,多致藏寒或泄利。
-
雁肪
《*辞典》:雁肪:出处:《本经》拼音名:Y nF nɡ别名:鹜肪(《本经》),雁膏(盂洗)。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食医心镜》)②治结热澼,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
-
獐肉
本动物的骨(獐骨)、骨髓或脊髓(獐髓)亦供药用,各详专条。生境分布:分布长江流域各地。性味:甘,温。②崔禹锡《食经》:主大风冷气,口僻,消渴。③《子母秘录》:主乳无汁,獐肉(作)膳食。注意:①《金匮要略》: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②陶弘景:麕肉不可合鹄肉食之,成症痼也。
-
冬瓜瓤
《中医大辞典》·冬瓜瓤:冬瓜瓤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性味:甘,平。化学成分:本品含腺嘌呤,葫芦巴碱,组氨酸,维生素B、C及E。杀三虫,止眩冒。附方:①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冬瓜瓤一两,曝干捣碎,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圣惠方》)②治水肿烦渴,小便少者:冬瓜白瓤水煎汁,淡饮之。
-
柑皮
《*辞典》:柑皮: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GānP 别名:广陈皮、新会皮(《药性切用》),陈柑皮(《本草求原》)。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广西。此外,福建等地亦产。性味:①《七卷食经》:小冷。①崔禹锡《食经》:主上气烦满。注意:①《食疗本草》:多食令人肺燥、冷中、发痃癖。②《日华子本草》:多食发阴汗。
-
桃子
化学成份:果实食部每百克含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碳水化物7克,粗纤维4.1克,灰分0.5克,钙8毫克,磷20毫克,铁1.0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②《滇南本草》:逋月经,润大肠,消心下积。②《日用本草》:桃与鳖同食,患心痛,服术人忌食之。
-
葛藟汁
《*辞典》:葛藟汁: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GěLěiZhī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叶互生,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灌丛内或林缘。①《别录》:主补五脏,益气,续筋骨,长肌肉,去诸痹。②崔禹锡《食经》:食之补五脏,以薯蓣为粉和汁煮作粥食,主哕逆。又合白蜜食之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