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枸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橘:拼音名:GōuJ 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来源:芸香科枳属植物枳Poncirustrifoliata(L.未成熟果实,横切为两半,晒干者称绿衣机壳。侧生小叶较小,椭圆状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时在主脉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点。脘腹胀痛;4.《中国药植图鉴》:发汗,健胃,祛痰,利尿。
-
白疹瘙痒
白疹瘙痒为症状名。体表疹之并有瘙痒者。见《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枸橘:“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附方引自《救急方》。
-
枳根皮
《*辞典》:枳根皮: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ZhǐGēnP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化学成份: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素、β-谷甾醇、枸橘素。功能主治:治齿痛,痔疾,便血。①《药性论》:根浸酒,煎含,治齿痛。③《本草图经》:治大便下血。
-
枳茹
《*辞典》:枳茹: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ZhǐR 别名:枳木皮屑(《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树皮屑。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功能主治:陶弘景:枳树枝茎及皮,疗水胀,暴风,骨节疼急。附方:治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刮枳树皮取一升,以酒一升,渍一宿,服五合至一升。
-
囊痈煎
《仙拈集》卷四:方名:囊痈煎组成:枸橘1个,川楝1钱半,秦艽1钱半,陈皮1钱半,赤芍1钱半,甘草1钱半,防风1钱半,泽泻1钱半。主治:囊痈。肾子作痛而不升上,外现红色者。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
枸橘汤
处方:枸橘全个,川楝1钱5分,秦艽1钱5分,陈皮1钱5分,防风1钱5分,泽泻1钱5分,赤芍1钱5分,甘草1钱5分。功能主治:子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枸橘刺
《*辞典》:枸橘刺:出处:《纲目》拼音名:GōuJ C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