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性出血热
动物源传播:近年来国外研究证实通过带毒的鼠排泄物可传播本病,已引起重视。6月)有一小峰,秋冬季(10~⑥严重继发感染;用法:丹参注射液24g置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400ml/次,调整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压,减轻组织水肿,将有利于休克的逆转。本药尚有兴奋心脏β-受体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
-
洪涛
40年来,曾先后对鹦鹉-鸟疫衣原体、沙眼衣原体、人传染性软疣病毒、疱疹病毒、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毒、 状病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慢病毒等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6.1991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活检肝脏的抗原定位和超微病理研究",第三获奖人。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分类:血清学检查病毒的血清学检查化验取材:血液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的测定原理:间接免疫荧光法:以感染EHF病毒的细胞涂片为靶抗原片,加受检血清,待反应后,用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M染色,根据有无特异性荧光显色的细胞判读结果。
-
抗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
概述:当人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不久,在血清中就可检测到EHF-IgM,在7~抗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的测定原理:免疫荧光法(IFA)、酶标法(ELISA)。附注:检测标本,采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进行测定。
-
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简称无形体病,是一种新发的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maplasmaphagocytophilum)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蜱传播的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一)流行病学史。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简称无形体病,是一种新发的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maplasmaphagocytophilum)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蜱传播的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一)流行病学史。
-
新疆出血热
临床表现有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口渴、呕吐、粘膜和皮肤有出血点,病程中有明显出血现象和(或)低血压休克等。1988年在青海半荒漠地区的绵羊血清中有阳性抗体存在,1991年在四川草原的绵羊血清中也查到本病的阳性抗体,说明本病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广泛的自然疫源地。热程约1周。
-
HTNV
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病毒的RNA聚合酶将病毒基因组的负链RNA转录成正链RNA(cDNA),cDNA经过修饰成为mRNA,RNA多聚酶以cDNA为模板复制负链RNA(vRNA),用于子代病毒的装配,从而完成汉坦病毒的生命周期。严重患者出现大出血和肾衰竭。宿主范围和传播途径:汉坦病毒引发的肾出血热综合征是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
-
汉坦病毒
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病毒的RNA聚合酶将病毒基因组的负链RNA转录成正链RNA(cDNA),cDNA经过修饰成为mRNA,RNA多聚酶以cDNA为模板复制负链RNA(vRNA),用于子代病毒的装配,从而完成汉坦病毒的生命周期。严重患者出现大出血和肾衰竭。宿主范围和传播途径:汉坦病毒引发的肾出血热综合征是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
-
复方丹参注射液
5.对实验性肿瘤的作用复方丹参对小鼠肝癌、肉瘤180和艾氏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在喜树碱钠治疗小鼠肝癌无效的情况下,合用复方丹参可轻度抑制肝癌的生长。3.肾脏疾病33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复方丹参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血尿素氮和纤维蛋白原下降,但内生肌酐清除率,酚红排泄率和电解质不平衡无明显改善。
-
华乐沙
药品说明书:别名:利巴韦林,华乐沙;外文名:ribavirin适应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疱疹性病毒感染,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甲型肝炎成人3片,tid,连服7日。禁忌:孕妇。不良反应:偶见食欲减退、胃部不适、呕吐、轻度腹泻、便秘、头晕及睡眠差。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及肝功能异常者慎用。规格:片剂100mgx24片。
-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
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及结构无特殊变化。1、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的病毒感染包括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猫爪热、登革热等。
-
出血时间测定
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病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出血和凝血检化验类别一:临床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出血和凝血检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紫癜慢性肾炎休克
-
异形淋巴细胞
概述:在外周血中有时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称为异形淋巴细胞。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及病毒性肝炎、风疹、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等病毒性感染。胞浆丰富,呈深蓝色,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胞浆呈泡沫状,无颗粒或有少数颗粒。
-
尿沉渣镜检红细胞
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而致白细胞增多。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尿常规检查化验类别一: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二:尿常规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直肠肿瘤子宫肿瘤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
-
血细胞比容测定
概述: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PCV),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积压后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相关疾病:脱水、腹泻、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
-
Hct
概述: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PCV),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积压后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相关疾病:脱水、腹泻、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
-
血细胞比容
概述: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PCV),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积压后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相关疾病:脱水、腹泻、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
-
颗粒膜蛋白-140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α-granulemembraneprotein-140,GMP-140)是血小板活化释放的特异标志之一,可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为人类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其它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别名:颗粒膜蛋白140;正常值:单克隆抗体SZ-51测定法:平均分子数:720.63~
-
颗粒膜蛋白140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α-granulemembraneprotein-140,GMP-140)是血小板活化释放的特异标志之一,可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为人类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其它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别名:颗粒膜蛋白140;正常值:单克隆抗体SZ-51测定法:平均分子数:720.63~
-
GMP-140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α-granulemembraneprotein-140,GMP-140)是血小板活化释放的特异标志之一,可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为人类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其它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别名:颗粒膜蛋白140;正常值:单克隆抗体SZ-51测定法:平均分子数:720.63~
-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聚肌胞外文名:PolyI:C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注意事项:注射后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低热。规格:针剂及注射液:1mg(2ml)、2mg(2ml)。
-
C3
别名:血清补体C3正常值:800~(2)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冷球蛋白血症、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和晚期、基底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胰腺癌晚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
CH50
(2)降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血清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热、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症肌无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
-
5-羟色胺(5HT)
化验结果意义:5-HT是血小板中的一种重要生物碱,5-HT与外周血小板有一定关系。减少: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垂体激素检测化验类别一:激素检查化验类别二:垂体激素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siderophilin)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2)降低:感染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肝癌、肾病、尿毒症、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流行性出血热、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聚肌胞
药品说明书:别名:聚肌胞苷酸;在体内细胞诱导下产生干扰素,有类似干扰素的作用,故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3日1次。注意事项:注射后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低热。
-
浆细胞
直至成为大空泡的过程;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浆细胞白血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猩红热、多发性骨髓瘤、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病、结核病等。
-
异型淋巴细胞
英文名:atypicallymphocyte别名:异形淋巴细胞正常值:10%化验结果意义: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及病毒性肝炎、风疹、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等病毒性感染。
-
C4
别名:血清补体C4正常值:130~37mg/dl)。化验结果意义:(1)升高:多发性骨髓瘤(比正常值大8倍),组织损伤、急性炎症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清补体测定化验类别一: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血清补体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可溶性颗粒膜蛋白140
英文名:solublegranulemembraneprotein-140别名:颗粒膜蛋白-140;GMP-正常值:单克隆抗体SZ-51测定法:平均分子数:720.63~(2)一般升高: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蛋白质测定化验类别一:血液生化检查化验类别二:蛋白质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聚肌胞苷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聚肌胞外文名:PolyI:C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注意事项:注射后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低热。规格:针剂及注射液:1mg(2ml)、2mg(2ml)。
-
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别名:NAG正常值:10.8±4.9U。其他使尿NAG升高的疾病有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等。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尿液其他检测化验类别一: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二:尿液其他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尿量
减少:失水,失血,休克,心衰,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晚期尿毒症,急性肾衰少尿期,尿路梗阻,肾小球肾炎,DIC,某些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霍乱,副霍乱,疟疾),食物中毒,重症营养不良等。
-
痰液性状
(4)血性:肺结核、肺吸虫、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疡、肺肿瘤、肺外伤、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淤血、肺水肿、肺动脉高压、肺梗塞、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肺水肿、白血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附注:(1)痰液检查时,患者留取合格的痰液标本是非常重要的。
-
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管理的预防用生物制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类毒素等人用生物制品。除上述规定的品种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根据本地区疫情需要,对所辖区域内需要统一管理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品种,亦可按照上款规定办理订货,并报卫生部备案。
-
出血热预防片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园形或不规则状,直径约94μm;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凉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2次;
-
法定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法定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
漏出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是由于毛细血管后静脉、毛细血管以及毛细血管前动脉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于管腔外的。Bernard-Soulier综合征(血小板细胞膜缺乏vonWillebrand因子的受体)时,血小板不能粘附于胶原纤维,这都可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体腔内可见血液或凝血块。
-
聚腺脲苷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聚腺苷酸脲嘧啶核苷酸,聚腺脲苷酸外文名:PolyA:U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皰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
-
聚腺苷酸脲嘧啶核苷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聚腺苷酸脲嘧啶核苷酸,聚腺脲苷酸外文名:PolyA:U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皰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
-
清热解毒饮
组成:大青叶、金银花、半边莲、草河车、龙胆草(各)10~15g,生甘草6g。方解:大青叶、金银花清热解毒,半边莲利水消肿解毒,草河车解毒消肿散瘀,龙胆草泻火解毒。全方共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效,用于温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腮腺炎(发热期),病在卫气,并有迅速传入营血之征者效果显著。
-
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
药品说明书:别名: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聚肌胞外文名:PolyI:C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注意事项:注射后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低热。规格:针剂及注射液:1mg(2ml)、2mg(2ml)。
-
CO2CP
概述:二氧化碳结合力是指血液中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HCO3-的能力。记作CO2CP。相关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腹泻、肠瘘、烧伤、呼吸性碱中毒、脑出血、流行性出血热、呼吸性酸中毒、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支气管扩张、代谢性碱中毒、幽门梗阻、妊娠呕吐
-
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HerbaAlternantherae(英)AlligatorAlternantheraHerb别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空心苋。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雄蕊5,基部合生成杯状,退化雄蕊顶端分裂成3~11月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初期、麻疹。
-
血尿
病因病理病机:1.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器官的炎症、结石、肿瘤、憩室、息肉、畸形或血管异常、寄生虫病、外伤等,这是最常见的血尿原因。2.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盆腔炎、直肠结肠癌等。3.伴高血压者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型高血压病,先天性多囊肾,肾动脉栓塞,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
水蕹菜
概述:水蕹菜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为《福建中草药》记载的空心苋之别名。1.治感冒发热,麻疹,乙型脑炎及流行性出血热初期,肺结核咳血,黄疽,痄腮,淋浊。蛇咬伤,鲜品捣汁内服并用渣外敷伤口周围;药理作用:体外试验有抗亚洲甲型流感病毒70-5株、乙脑病毒、狂犬病毒的作用。
-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述: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改善出血症状,但是,必须注意禁忌证,如感染未得到控制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也可以增多或正常,随病因和发病机制而异。
-
茶碱甘氨酸钠
亦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流行性出血热所致的肾功能衰竭、脑血栓形成,防治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心绞痛、胆绞痛、移植排异反应、肺动脉高压、急性肾炎、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早产儿窒息、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概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ase,ALT)是存在于肝、胃等细胞内的一种酶,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损害均可导致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增高。(3)阻塞性黄疸。(4)传染病: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等。(6)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中毒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