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规管
壶腹嵴的构造与囊斑相似,其不同处为毛细胞顶端的纤毛束较长,并包埋于高帽状的胶质性的终帽(也称盖帽)内,其中无耳石,但终帽与嵴上皮之间有一微细的腔隙,此腔隙与毛细胞的纤毛活动有关。在头旋转时,内淋巴因惰性而向与旋转相反的方向移位,终帽随之弯曲变形,这就间接地刺激了毛细胞及其基部的前庭神经末梢。
-
后半规管堵塞术
手术名称:后半规管堵塞术别名:后半规管栓塞术;开窗时不应直接磨穿骨壁,要先从周围磨起,以出现“蓝色”窗框线为度,然后将磨出的“骨岛”掀起。此法在术中既可迅速、完全地闭塞膜半规管,且降低了膜半规管穿孔和内淋巴漏的危险,减小了迷路创伤和术后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可能。
-
后半规管栓塞术
手术名称:后半规管堵塞术别名:后半规管栓塞术;开窗时不应直接磨穿骨壁,要先从周围磨起,以出现“蓝色”窗框线为度,然后将磨出的“骨岛”掀起。此法在术中既可迅速、完全地闭塞膜半规管,且降低了膜半规管穿孔和内淋巴漏的危险,减小了迷路创伤和术后发生感音神经性聋的可能。
-
前庭器官
两囊之间有短管相通,半规管与耳蜗又分别与两囊相连通,所以膜迷路各部分之间的内淋巴是相通的。壶腹嵴的构造与囊斑相似,其不同处为毛细胞顶端的纤毛束较长,并包埋于高帽状的胶质性的终帽(也称盖帽)内,其中无耳石,但终帽与嵴上皮之间有一微细的腔隙,此腔隙与毛细胞的纤毛活动有关。
-
内耳开窗术
4mm毛发,用75%乙醇清洁外耳道,置消毒棉球于外耳道口或用消毒敷料包扎。麻醉和体位:1.一般采用全麻。以左耳为例。磨开乳突腔的目的是充分暴露外半规管,以利开窗。4.去除砧骨及锤骨头先用窄而扁的小剥离器轻轻地剥离外耳道后上壁皮片直达鼓环,剥离中务必保持皮片与鼓膜的连接,并使其完整无损。2.术后注射青霉素7~
-
岩椎炎岩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岩椎炎岩部切除术别名:岩部炎岩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耳源性并发症的手术治疗ICD编码:20.5901概述:岩锥炎系中耳、乳突炎症扩展至颞骨岩部气房引起的化脓性炎症。①清除前半规管与颅中窝硬脑膜板间的气房,向内可达岩尖上部,注意避免损伤从内耳道至膝神经节的面神经;
-
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凿开术
5.应彻底清除乳突内病变组织宜在手术显微镜下细心操作,用耳咬钳、小刮匙、小剥离子、小钩针等纤细器械逐一清除术腔的肉芽、胆脂瘤、病变黏膜及骨质,避免损伤硬脑膜、面神经、乙状窦壁、外半规管、砧骨等重要结构。
-
慢性中耳炎单纯乳突切开术
5.应彻底清除乳突内病变组织宜在手术显微镜下细心操作,用耳咬钳、小刮匙、小剥离子、小钩针等纤细器械逐一清除术腔的肉芽、胆脂瘤、病变黏膜及骨质,避免损伤硬脑膜、面神经、乙状窦壁、外半规管、砧骨等重要结构。
-
前庭神经切除术
适应症:前庭神经切除术适用于:1.凡有不能控制的眩晕而听力良好,经内淋巴囊手术失败的病人,可考虑行颅中窝或迷路后前庭神经切断。骨窗上缘达横窦,前缘近乙状窦。Pulec报道,约有15%病例面神经的膝神经节无骨板覆盖,在显微镜下从后向前分离可避免掀起岩大浅神经。10mm厚,将内耳道上壁磨成1cm×1cm大骨窗。
-
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原发部位和体积有直接关系。1917年,以Cushing为代表的发展时期,此时已开展了经枕下、经乳突术式及结扎乙状窦的联合术式等,并注意到出血和感染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3.脑脊液耳鼻漏可发生在内耳道及鼓窦入口部封闭不全者,脑脊液由此进入鼓室、经咽鼓管流至鼻咽部,病人低头时由前鼻孔滴出。
-
内淋巴囊瓣膜植入手术
在乳突根治术术腔完成后,打开颅后窝脑板即可找到内淋巴囊,其前方为面神经垂直部,后方为乙状窦,上方为后半规管,下方为颈静脉球。应当用小号钻头或钻石钻头磨除骨质,偏低处打开颅后窝骨板,并严密注意有无后半规管的蓝线出现,一旦后半规管磨损,应立即取筋膜覆盖,避免用吸引器对准瘘管吸引造成感音神经性聋。
-
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引流术
在乳突根治术术腔完成后,打开颅后窝脑板即可找到内淋巴囊,其前方为面神经垂直部,后方为乙状窦,上方为后半规管,下方为颈静脉球。应当用小号钻头或钻石钻头磨除骨质,偏低处打开颅后窝骨板,并严密注意有无后半规管的蓝线出现,一旦后半规管磨损,应立即取筋膜覆盖,避免用吸引器对准瘘管吸引造成感音神经性聋。
-
内淋巴囊蛛网膜下隙分流术
在乳突根治术术腔完成后,打开颅后窝脑板即可找到内淋巴囊,其前方为面神经垂直部,后方为乙状窦,上方为后半规管,下方为颈静脉球。应当用小号钻头或钻石钻头磨除骨质,偏低处打开颅后窝骨板,并严密注意有无后半规管的蓝线出现,一旦后半规管磨损,应立即取筋膜覆盖,避免用吸引器对准瘘管吸引造成感音神经性聋。
-
内淋巴囊乳突腔引流术
在乳突根治术术腔完成后,打开颅后窝脑板即可找到内淋巴囊,其前方为面神经垂直部,后方为乙状窦,上方为后半规管,下方为颈静脉球。应当用小号钻头或钻石钻头磨除骨质,偏低处打开颅后窝骨板,并严密注意有无后半规管的蓝线出现,一旦后半规管磨损,应立即取筋膜覆盖,避免用吸引器对准瘘管吸引造成感音神经性聋。
-
听嵴
由于水平和垂直半规管使兴奋方向不同,在水平半规管向与此相连的前庭卵圆囊的流动对神经起兴奋作用,反方向的流动对神经起抑制作用(Ewald法则)。已由电子显微镜象判明,这种方向性是基于毛细胞的运动毛的局限性,水平半规管的听嵴上所有的运动毛都局限于卵圆囊附近。
-
完壁式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别名:闭式手术;4.以小剥离子自鼓膜后上方分离纤维鼓环,将外耳道鼓膜瓣向前翻起,显露砧镫关节。已形成瘘管者,可用切口附近切取的筋膜封闭瘘口。鼓室窦袋状内陷引起的胆脂瘤,因病变部位隐匿,术后鼓膜后上方易发生内陷,是鼓室成形术中难以处理的病变。
-
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别名:闭式手术;4.以小剥离子自鼓膜后上方分离纤维鼓环,将外耳道鼓膜瓣向前翻起,显露砧镫关节。已形成瘘管者,可用切口附近切取的筋膜封闭瘘口。鼓室窦袋状内陷引起的胆脂瘤,因病变部位隐匿,术后鼓膜后上方易发生内陷,是鼓室成形术中难以处理的病变。
-
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别名:闭式手术;4.以小剥离子自鼓膜后上方分离纤维鼓环,将外耳道鼓膜瓣向前翻起,显露砧镫关节。已形成瘘管者,可用切口附近切取的筋膜封闭瘘口。鼓室窦袋状内陷引起的胆脂瘤,因病变部位隐匿,术后鼓膜后上方易发生内陷,是鼓室成形术中难以处理的病变。
-
经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别名:经迷路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前方保留耳道后壁一薄层骨板,以鼓窦入口和面神经垂直段为前界;上方以颞线为界,与天盖取平;后、下方以乙状窦为界,充分清除窦脑膜角、坚角及乙状窦周围气房,开放乳突尖,显露下述标志:①鼓窦入口的钻骨窝、钻骨体部及面神经乳突段上端骨管;
-
颞骨球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1.经颞下窝入路切除C型颞骨球瘤:(1)切口和外耳道封闭:做耳后弧形皮肤切口,在皮下向前游离。用骨蜡和筋膜堵塞咽鼓管。在颈静脉孔做最后游离后,将肿瘤连同颈内静脉上段、颈静脉球外侧壁一并取出(图4.3.3.11.1-9)。而后磨(或咬)去乙状窦后方的枕骨,切开颅后窝硬脑膜,显露硬膜内的肿瘤。
-
颞球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1.经颞下窝入路切除C型颞骨球瘤:(1)切口和外耳道封闭:做耳后弧形皮肤切口,在皮下向前游离。用骨蜡和筋膜堵塞咽鼓管。在颈静脉孔做最后游离后,将肿瘤连同颈内静脉上段、颈静脉球外侧壁一并取出(图4.3.3.11.1-9)。而后磨(或咬)去乙状窦后方的枕骨,切开颅后窝硬脑膜,显露硬膜内的肿瘤。
-
位置性眩晕
诊断:1.头位性眼震检查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出现眼震,应持续观察30秒,如眼震持续不消失即为试验阳性。反之多属中枢性病变。
-
面神经吻合术
手术名称:面神经吻合术别名:facialneuroanastomosis分类:耳鼻喉科/内耳及听神经、面神经手术/面神经麻痹的手术ICD编码:04.7401概述:面神经吻合术包括对端吻合术和改道吻合术,可根据神经断离的情况而选择其一。10.乙状窦损伤:注意乙状窦位置的异常,有时就在乳突皮质下,有时盖有气房而乙状窦位置较深。
-
耳硬化
无明显原因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感音性聋患者,如有耳硬化家族史,鼓膜上有Schwartze,如有耳硬化家族史,鼓膜上有Schwartze征,听力图上仍可见气骨导间距,As型鼓室导抗图,言语识别率低,特别是在X线断层片上发现迷路或内耳道骨壁上有增生区者,可确诊为迷路性耳硬化。
-
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下肿瘤手术/听神经瘤手术ICD编码:04.0103概述: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最初由Iange(1934)提出,House等(1964)倡用并将此手术规范化。3.切除骨迷路后,进行内耳道周围管壁的切除,沿岩上窦扩大开口朝向内耳道,其后方即见到颅后窝硬脑膜。
-
局限性迷路炎
按病变范围及病理变化可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及化脓性迷路炎3个主要类型。病理生理:炎症以瘘管形式局限于外半规管(其他两个半规管极少发生)的骨壁与其骨内膜之间,瘘管不与外淋巴隙相通,但在首先炎性或物理性刺激时出现眩晕症状,如骨内膜被炎症破坏,瘘管即与与淋巴隙接触。病变清除后可用颞筋膜覆盖瘘口。
-
前庭功能检查法
操作名称前庭功能检查法方法及内容诊室初步检查项目(1)自发性眼震:嘱被试者平视前方45—60cm处检查者示指,并随之左、右、上、下移动,示指偏离中心不超过40°。(5)冷热试验:①冰水试验法:患者平卧,头抬起30°(检查水平半规管),在20s内将5ml冰水注入患者一侧耳内。有瘘管存在时,常发生眼震,即为瘘管试验阳性。
-
家鸽
家鸽属鸟纲,鸽形目,鸠鸽科。脏器结构与鸡大致相似,鸽的大脑皮层发达,但纹状体发达,嗅叶不发达,但由中脑分化的视叶则很发达,故鸽的视觉敏锐。10.0%,颈动脉血压145mmHg,呼吸频率25~故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鸽观察迷路与姿势的关系,当破坏鸽子一侧半规管后,其肌紧张协调发生障碍,在静止和运动时失去正常的姿势。
-
面神经移植术
耳大神经切取方法:在同侧胸锁乳突肌的中部,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胸锁乳突肌表面即可找到该神经。腓肠神经切取方法;若在行内耳道段或迷路段面神经手术之后封闭内耳道和覆盖面神经之后,鼓室盖用骨片及筋膜重建。11.乙状窦损伤注意乙状窦位置的异常,有时就在乳突皮质下,有时盖有气房而乙状窦位置较深。
-
眼震电图
眼震电图(ENG)的原理眼球为一双极性球体,角网膜构成一电位差,眼球移动所产生电压变化很小,每1°约20μV,经放大后以图形方式记录即眼震电图。正常人和前庭周围性病变,为规则之方形波,脑干、小脑病变可出现视测距障碍。中枢病变者眼震不被视觉抑制或反而增强,称固视失败,是鉴别中枢或周围病变的重要方法。
-
颞骨岩部炎
概述:在颞骨发育过程中,气化最好的部位是乳突,而岩骨气化较差,仅有30%岩骨发育好,气房可达岩尖,慢性中耳炎时炎症只能通过小房感染而累及岩尖,故临床上岩尖炎发病率很低。岩骨小房分为两组,后上组围绕鼓窦、鼓室和半规管,后下组围绕以下鼓室、咽鼓管和耳蜗。有时不一定有球后剧痛,但肯定有眼外展肌麻痹。
-
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整复术
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整复术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有两种类型:①继发于外伤或感染,形成疤痕,纤维组织增生;②耳后切口,可避免损伤颞颌关节囊。③如无原始的漏斗状耳道时,可行十字形切口,纵切口长3cm,横切口长1cm,掀起四角皮片,切除其皮下组织,术终将四角皮片向内翻转缝于骨膜上,如此则形成一圆形耳道口,以防止狭窄。
-
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重建和鼓室成形术
3.术前1d剪去外耳道软骨段耳毛,清除外耳道内耵聍及痂皮。封闭穿孔的移植筋膜要尽可能大,以覆盖大部移植骨片(图9.2.2.7.5-3)。肌骨膜瓣一般取自颞肌乳突骨膜瓣。2.胆脂瘤复发原因有:①上鼓室外壁缺损,鼓膜后上象限凹陷,形成内陷囊袋性胆脂瘤;4.迷路瘘术中开放面神经隐窝或清除半规管表面病灶时损伤半规管所致。
-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别名:开放式乳突根治的鼓室成形术;②术后胆脂瘤复发易早期发现;2.咽鼓管功能良好。全麻者切口亦注射加肾上腺素的1%普鲁卡因,以减少切口出血。听骨链重建的方法则视镫骨的条件。若术前临床及检查无半规管瘘管征象、术中无损伤,可能因术腔纱条填塞过紧,宜及时松动耳内纱条。
-
开放式乳突根治的鼓室成形术
手术名称: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别名:开放式乳突根治的鼓室成形术;②术后胆脂瘤复发易早期发现;2.咽鼓管功能良好。全麻者切口亦注射加肾上腺素的1%普鲁卡因,以减少切口出血。听骨链重建的方法则视镫骨的条件。若术前临床及检查无半规管瘘管征象、术中无损伤,可能因术腔纱条填塞过紧,宜及时松动耳内纱条。
-
罗伯特·巴拉尼
罗伯特·巴拉尼(RóbertBárány,1876年4月22日-1936年4月8日)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匈牙利裔犹太人,也是一位生理学家。他还发现内耳前庭器与小脑有关,从此奠定了耳科生理学的基础。1910年至1912年间,巴拉尼先后发表了《半规管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以及《前庭器的机能试验》两本著作。
-
改良乳突根治术
手术名称:改良乳突根治术别名:乳突改良根治术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手术ICD编码:20.4202概述:改良乳突根治术是在清除乳突腔、鼓窦入口及上鼓室病变组织的前提下,不损伤或少损伤中、下鼓室内结构,从而保持或增进人听力的一种手术方法。禁忌症:1.胆脂瘤累及鼓室范围较广者。
-
先天性耳蜗畸形
疾病别名Mondini内耳发育不全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先天性耳蜗畸形又称Mondini内耳发育不全。疾病病因该病可为陈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疾病,也可为非遗传性因素,如风疹病毒感染、过多的反射线暴露以及反应停类药物等因素引起本病。无残余听力或极重度聋的一部分病人可经详细评估后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
外耳道重建术
2.寻找鼓窦:用剥离子分离切口,剪除部分皮下组织,可见局部凹陷或有粗糙骨面,类似后上嵴和筛区,可在此处由外向内去除骨质及气房,寻找鼓窦,如无明显标志,可在颞颌关节后上方由外向内去除乳突骨质和气房(图9.1.2.2-5),也可直接经闭锁的骨性耳道进路切除软组织和去除骨质,软组织造成的闭锁采用此进路较好。
-
外耳道成形术
2.寻找鼓窦:用剥离子分离切口,剪除部分皮下组织,可见局部凹陷或有粗糙骨面,类似后上嵴和筛区,可在此处由外向内去除骨质及气房,寻找鼓窦,如无明显标志,可在颞颌关节后上方由外向内去除乳突骨质和气房(图9.1.2.2-5),也可直接经闭锁的骨性耳道进路切除软组织和去除骨质,软组织造成的闭锁采用此进路较好。
-
再次开窗术
概述:对耳硬化症病人施行内耳开窗后,所造窗口失去传音功能,使增进的听力又复下降,其原因:1.外半规管的窗口重新封闭血液积留于窗口,机化为纤维组织,沿外淋巴间隙扩展而封闭窗口;2.术后听力稍有提高但很快下降,瘘管试验从阳性转为阴性或弱阳性,可能为窗口过小或有碎骨片存在,若骨导尚佳,宜重行开窗。
-
晕动症
(4)倍他司汀:口服,成人4mg,一日2~你可以购买这种有治疗作用的腕带,在旅行中放在这一点上。对胸廓基部(脾经腹哀穴)实施针治疗据说对减轻恶心特别有效。1.5小时前服用抗晕动病药物,可避免或减轻本病发作。因此,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
-
平衡觉
在头部或躯体位置及运动速度发生改变时,毛细胞兴奋,兴奋传到延髓、小脑、大脑皮层等相关区域,产生平衡觉。平衡觉在重新分配身体肌肉紧张度、促进自我保持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平衡觉与视觉的联系表现在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可以观察到各种物体仿佛在视野中移动的晕眩现象。平衡觉还与内脏有联系。
-
内耳
概述:内耳:1.耳穴名;2.人体部位名。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画三条等距水平线,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把耳垂分为9个区。骨迷路是颞骨岩部的骨性隧道,腔面衬有骨膜,由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组成;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为外淋巴间隙,充满外淋巴。
-
颞骨骨折
概述:颅骨骨折多发生于颅底部,1/3的颅底骨折侵入颞骨岩部。故凡头颅外伤后有听力损失、鼓膜破裂或鼓室积血、或有眩晕、或有面瘫者皆为中耳及内耳受损所致,即可诊断颞骨骨折,X线摄片可显示骨折线。如有脑脊液耳漏,应保持外耳道无菌,不可填塞外耳道,全身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多数可自愈。
-
迷路震荡
病因学:头部外伤时的加速运动中,由于惯性而发生的听觉及前庭末梢感受器的移位,以及强大震动波经颅骨传导到内耳,是迷路震荡的直接原因。常伴有脑震荡症状及精神症状。若听力、眩晕常有波动,应考虑迷路窗破裂所致的淋巴瘘,此时多有典型的耳蜗性聋,活动量增加时外淋巴溢出增多,耳蜗及前庭症状可加重;
-
先天性内耳畸形-米歇尔聋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米歇尔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内耳发育畸形的最严重的疾病,内耳可完全未发育(耳蜗缺如),严重的病例颞骨岩部亦发育不全,可伴有其他器官的畸形和智力障碍。治疗方案:治疗上目前无特殊办法,此种病例不适合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有报道可试行听觉脑干植入术,但其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
沙伊贝聋
疾病别名耳蜗球囊型畸形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沙伊贝聋为陈染色体隐性遗传,是最轻的内耳畸形。骨迷路发育良好,膜迷路的椭圆囊和半规管发育正常,畸形限于蜗管和球囊,故也称为耳蜗球囊型畸形。疾病病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管纹出现发育不全和细胞增生的交替区。诊断检查诊断主要根据先天性耳聋和MR检查。
-
浆液性迷路炎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迷路炎即内耳炎,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晚期患侧迷路功能明显减退,眼震快相指向健侧。瘘管试验可为阳性。鼓室成形术、内耳开窗术或镫骨足板切除术后出现的浆液性迷路炎一般为迷路反应。化脓性迷路炎时,迷路已全部损毁,故眼震方向朝健侧,病侧前庭功能及听功能全部丧失;
-
听神经
听神经是第八对脑神经。是由内耳向脑传达听觉和平衡觉的感觉神经。到内耳分为二,其中蜗神经(nervuscochleae)起于听器,前庭神经(nervusvestibuli)起于前庭及半规管,二者均各自经由以原始的双极性神经纤维形成的蜗神经节以及前庭神经节而到达菱脑的终止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