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躁狂症
概述躁狂症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病因病理病机一、遗传因素。4.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常用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一般可口服给药,有明显兴奋症状者可用肌肉注射给药。
-
抗躁狂药
概述抗躁狂药是对躁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发作的药物,专属性强,对精神分裂症往往无效。最早用于临床的有锂盐、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治疗躁狂症取得肯定疗效。主要品种碳酸锂适应症治疗躁狂状态。口干、烦渴、多尿,粘液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白细胞增多,皮疹及心电图呈低钾时心脏复极化样改变。
-
吗丙啶
药品说明书:别名:路滴美;吗丙啶,麦普替林外文名:Maprotiline适应症:本品为四环类抗忧郁药,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均与三环类相似,为一类广谱抗抑郁药。2.可用于疾病或精神因素引起的焦虑、抑郁症(如产后抑郁、脑动脉硬化伴发抑郁、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的病人。3.可用于伴有抑郁、激越行为障碍的儿童及夜尿者。
-
类妄想性幻想
类妄想性幻想指患者的妄想有较浓厚的想象色彩,富有情感性,有较大的现实性,有可能实现的成分,患者坚信程度差。妄想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明显受着周围人态度的影响。可见于癔症、反应性精神病、躁狂症等。
-
精神病理性卑劣
Prichard(1835)提出“悖德狂”的概念,悖德狂到19世纪末为Koch的精神病理性卑劣所取代,Koch认为这类人是一类因素质劣卑而犯有种种反社会行为的罪人和其他缺陷者,他标明的范围亦过广,包括胞器质性缺陷和智能衰退等。
-
间发性酒狂
间发性酒狂是酒精依赖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周期性地狂饮发作,每次发作前常有难以忍受的苦闷、烦躁以及躯体不适,随之出现强烈的、难以遏止的饮酒欲望和狂饮行为。一般周期为数周、数月或更长。此种发作有些是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一种表现,或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人格障碍的一种精神症状,但也有原因不明者。
-
反应性兴奋
患者在遭受强烈精神刺激后,表现为伴有强烈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兴奋不像躁狂症那样的具有情感、言语和行为的协调性,而是表现兴奋、激越或叫喊,过度乱动,无目地的漫游,言语增多,内容与发病因素或个人经历有失,可见某些夸大色彩,有的患者表现痉挛发作,情绪爆发,类似癔症。
-
情绪高涨
情绪高涨(elation)是一种欢欣鼓舞、得意洋洋的积极和增力性的情绪体验。患者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仍保持完好,其乐观情绪有很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与躁狂症不同,在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及麻痹性痴呆患者身上还有"欣快"(euphoria)症状,病人虽高兴,但表情呈呆傻、愚蠢状,难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鸣。
-
随境转移
随境转移表现为不随意注意明显增强,注意的稳定性降低,不持久,注意对象常因周围环境变化而不断转移,以至不断改变话题和活动内容。多见于躁狂状态和躁狂症。
-
精神外科
采用外科手术造成脑部某些部位损害用以治疗精神病,称之为精神外科,精神外科主要是建立在边缘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基础上,对精神医学!在精神外科发展史上较有影响力的是Moniz在20世纪30年代采用两侧额叶白质切断术治疗如更年期忧郁症、焦虑症和躁狂症等。
-
反复发作躁狂症
反复发作躁狂症是躁狂症的一种亚型,既往曾有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之后无抑郁症状,也从来没有过单独的抑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