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裂
深的隐裂因已达牙本质深层,可有自发痛或遇刺激物后疼痛延迟,疼痛剧烈。其次为:牙尖斜面过大,咬时作用在牙齿上的水平分力过大,易发生隐裂,牙尖的斜面过大主要是由于创伤力造成的,因此有不恰当的咬关系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调整治疗。2.检查面有无裂纹,是否贯通边缘嵴,可用强光透照或涂碘酊协助观察;
-
牙隐裂
冷测试在隐裂处较为敏感。病因学:1.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是隐裂牙发生的易感因素。在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纹逐渐向牙髓方向加深,所以创伤力是牙隐裂的致裂因素。但亦有与面颊舌沟重叠的颊舌向隐裂,前磨牙隐裂常呈近远中向。深的隐裂因已达牙本质深层时,多有慢性牙髓炎症状,有时也可急性发作,并出现定点性咀嚼剧痛。
-
隐裂牙
病因病理病机:牙齿硬组织发育缺陷,沟裂较深或釉柱间有较大的釉板存在等,是隐裂发生的内因。咬创伤、牙体缺损过多是隐裂发生的外因。患牙可有冷、热激发痛,或自发痛等症状,应仔细检查,避免漏诊。治疗:无症状者可作预防性充填,在症状者应予以相应治疗,并及时作冠修复。
-
牙髓牙周综合征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牙周病和牙髓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疾病,但它们可通过根尖孔、侧支根管和牙本质小管相互影响。症状体征:冷热激发痛、咬合不适、自发痛或自发痛史,是肿胀过。2.有无明显的牙体硬组织病变,例如龋病、隐裂、牙折、畸形舌侧窝等,有无充填物、牙髓有无活力、有无食物嵌塞或创伤性咬合、松动度。
-
颈椎椎弓裂
发生于两侧者较单侧多见;颈椎椎弓裂合并颈椎滑脱,可能引起神经根受压症状,也可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椎管狭窄症。如脊柱裂、椎弓根缺如、关节突发育不良等。对于合并颈椎滑脱者,作者采用Caspar椎体牵开器,使滑脱的椎节复位,椎间孔扩大,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然后再行减压及植骨。
-
慢性牙髓炎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由于龋病等大多是慢性病变,对牙髓有长期持续的刺激,可使牙髓发生慢性炎症的过程。慢性溃疡型牙髓炎:无自发痛,患者常诉有当食物嵌入患牙洞内即出现剧烈的疼痛。4、叩诊反应。去除腐质,可见有穿髓孔。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牙髓息肉,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
-
腭裂双反向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双反向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双反向Z字成形腭裂修复术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腭裂双反向Z字交叉法修补术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腭裂环扎法
手术名称:腭裂环扎法别名:腭咽环扎腭裂修复术;体位同常规腭裂修复术。②穿引环扎线:将已穿7-0号缝线的动脉钩针从右侧松弛切口后份沿咽侧、后壁隧道至咽后壁切口穿出,抽出缝线,退出动脉钩针,将咽后壁切口的线头重新穿线,使动脉钩针从咽后壁切口进针至左侧松弛切口后部穿出,抽线退针(图10.10.8-10)。
-
腭咽环扎腭裂修复术
手术名称:腭裂环扎法别名:腭咽环扎腭裂修复术;体位同常规腭裂修复术。②穿引环扎线:将已穿7-0号缝线的动脉钩针从右侧松弛切口后份沿咽侧、后壁隧道至咽后壁切口穿出,抽出缝线,退出动脉钩针,将咽后壁切口的线头重新穿线,使动脉钩针从咽后壁切口进针至左侧松弛切口后部穿出,抽线退针(图10.10.8-10)。
-
口腔科腭咽环扎腭裂修复术
手术名称:腭裂环扎法别名:腭咽环扎腭裂修复术;体位同常规腭裂修复术。②穿引环扎线:将已穿7-0号缝线的动脉钩针从右侧松弛切口后份沿咽侧、后壁隧道至咽后壁切口穿出,抽出缝线,退出动脉钩针,将咽后壁切口的线头重新穿线,使动脉钩针从咽后壁切口进针至左侧松弛切口后部穿出,抽线退针(图10.10.8-10)。
-
腭裂环扎术
手术名称:腭裂环扎法别名:腭咽环扎腭裂修复术;体位同常规腭裂修复术。②穿引环扎线:将已穿7-0号缝线的动脉钩针从右侧松弛切口后份沿咽侧、后壁隧道至咽后壁切口穿出,抽出缝线,退出动脉钩针,将咽后壁切口的线头重新穿线,使动脉钩针从咽后壁切口进针至左侧松弛切口后部穿出,抽线退针(图10.10.8-10)。
-
道氏手术
手术名称:道氏手术别名:腭裂后推法;腭裂后推手术;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乙醚或安氟醚麻醉,最好为鼻腔插管,或插管给氧,静脉复合麻醉。必要时尚可在硬软腭交界处,辅以1针褥式减张缝合(4号线),但应注意不要勒住腭大动脉而导致黏骨膜瓣部分坏死。两侧上颌结节侧的松弛口,填塞碘仿纱条,而后戴入腭护板。
-
腭裂后推法
手术名称:道氏手术别名:腭裂后推法;腭裂后推手术;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乙醚或安氟醚麻醉,最好为鼻腔插管,或插管给氧,静脉复合麻醉。必要时尚可在硬软腭交界处,辅以1针褥式减张缝合(4号线),但应注意不要勒住腭大动脉而导致黏骨膜瓣部分坏死。两侧上颌结节侧的松弛口,填塞碘仿纱条,而后戴入腭护板。
-
“Dorrance”手术
手术名称:道氏手术别名:腭裂后推法;腭裂后推手术;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乙醚或安氟醚麻醉,最好为鼻腔插管,或插管给氧,静脉复合麻醉。必要时尚可在硬软腭交界处,辅以1针褥式减张缝合(4号线),但应注意不要勒住腭大动脉而导致黏骨膜瓣部分坏死。两侧上颌结节侧的松弛口,填塞碘仿纱条,而后戴入腭护板。
-
腭裂后推手术
手术名称:道氏手术别名:腭裂后推法;腭裂后推手术;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内插管乙醚或安氟醚麻醉,最好为鼻腔插管,或插管给氧,静脉复合麻醉。必要时尚可在硬软腭交界处,辅以1针褥式减张缝合(4号线),但应注意不要勒住腭大动脉而导致黏骨膜瓣部分坏死。两侧上颌结节侧的松弛口,填塞碘仿纱条,而后戴入腭护板。
-
唇裂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唇裂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5.X线胸片无异常,胸腺大小在正常范围;(2)凝血功能;: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2.术后用药: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3天。
-
腭裂临床路径(2016年版)
2.有的为黏膜下裂(隐裂),腭部未见明显裂隙。: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腭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1.10个月以上的患儿,血常规、胸片等都在正常范围内;(3)有条件、能够配合的患儿可开展鼻咽纤维镜和/或鼻流计等腭咽功能及语言功能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2-5天。
-
唇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唇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第一诊断为唇裂(ICD-10:Q36)行唇裂修复术(ICD-9-CM-3:27.54)(二)诊断依据。5.胸片无异常,胸腺大小在正常范围;: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
-
腭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腭裂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腭裂修复术,其适应证为:1.10个月以上的患儿,血常规、胸片等都在正常范围内;
-
先天性无阴道
很少数为真性两性畸形或性腺发育不全者。往年应用病人自身中厚游离皮片移植法最多,但术后需要长时间应用硬质阴道模具扩张人工阴道,防止移植皮片覆盖的人工腔穴挛缩,增加病人痛苦给工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对先天性无阴道病例施行阴道成形术时,在术前均应作静脉肾盂造影,警惕有上述畸形存在,避免手术损伤。
-
鼻尖美容术
2.低鼻尖矫正术(1)软骨移植法:在鼻孔内做鼻缘切口,或做软骨内切口,显露鼻翼软骨和鼻侧软骨,视情况切除鼻翼软骨的头侧部分或鼻侧软骨的尾侧部分。(3)鼻翼基底楔形切除法:如鼻尖形态较好,仅是略低时,在双侧鼻翼基底切除一块楔形的全厚组织,使鼻孔内收、穹窿部上突,即抬高了鼻尖。(7)术后两周严禁吸烟。
-
双反向Z字交叉法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反向双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Furlow法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反双向Z腭裂修复术
手术名称:双反向Z字交叉法别名:反向双"Z"形瓣法;双反向"Z"字交叉法腭裂修补术;从悬雍垂前至翼钩切开Ⅱ瓣的黏膜,并翻起该瓣。3.Z字瓣交叉就位缝合:①关闭鼻腔侧创面:硬腭裂隙两侧鼻腔黏膜创缘用1-0丝线间断缝合,至硬腭后缘,Ⅲ、Ⅳ瓣交叉缝合,并将Ⅳ瓣尖端肌肉纤维断端缝合固定于Ⅰ瓣根部肌肉上(图10.10.9-7)。
-
Apert综合征
概述:Apert综合征又称为尖头并指综合征(acrocephalosyndactyly),为散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以尖头、短头、面中份发育不良及并指(趾)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并指型尖头综合征;3.眼症眶距过宽,眼球突出,外斜视,外眦下斜,视神经因在视神经孔处受压,出现视盘水肿,常继发视神经萎缩。
-
尖头并指畸形
概述:Apert综合征又称为尖头并指综合征(acrocephalosyndactyly),为散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以尖头、短头、面中份发育不良及并指(趾)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并指型尖头综合征;3.眼症眶距过宽,眼球突出,外斜视,外眦下斜,视神经因在视神经孔处受压,出现视盘水肿,常继发视神经萎缩。
-
并指型尖头综合征
概述:Apert综合征又称为尖头并指综合征(acrocephalosyndactyly),为散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以尖头、短头、面中份发育不良及并指(趾)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并指型尖头综合征;3.眼症眶距过宽,眼球突出,外斜视,外眦下斜,视神经因在视神经孔处受压,出现视盘水肿,常继发视神经萎缩。
-
后牙不可复性牙髓炎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2.检查:可查及症状区有近髓或及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如深龋洞、深牙体缺损、隐裂、冠折、牙齿发育异常,等体征;:1.治愈:无疼痛及其他自觉症状,功能良好,修复体完好,复查时,X线片显示根尖周组织无异常改变。:1.患者术后反应和愈合过程因人而异,个别患者需要增加1~
-
尖头并指综合征
概述:Apert综合征又称为尖头并指综合征(acrocephalosyndactyly),为散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以尖头、短头、面中份发育不良及并指(趾)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并指型尖头综合征;3.眼症眶距过宽,眼球突出,外斜视,外眦下斜,视神经因在视神经孔处受压,出现视盘水肿,常继发视神经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