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抑郁药
使用方法: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NaSSAs)该类药具有NE和特异性5-HT双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主要有米氮平(瑞美隆)。(2)5-HT2A受体拮抗及5-HT再摄取抑制药①曲唑酮(美抒玉)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镇静、体位性低血压、口干、恶心、呕吐、乏力,阴茎异常勃起等。
-
抑郁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7)围产期起病特征:围产期抑郁是指在整个妊娠期间至产后4周出现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障碍,可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存在躁狂/轻躁狂发作史,其核心特征为“不稳定性”。SNRI类药物和米氮平可能与发生自然流产有关。现有证据显示,多种SSRI及SNRI类抗抑郁药在常规剂量下针对围绝经期抑郁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
-
创伤后应激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二)鉴别诊断:应与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鉴别。喹硫平、奥氮平可用于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睡眠、兴奋冲动,小剂量利培酮、阿立哌唑有助于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或类妄想观念,也有利于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如创伤性闪回。甲状腺素可作为SSRI类药物治疗的增效剂。
-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同样,对拟采取攻击行为的当事者,应防止其攻击行为。渡过危机期后,当事者可能逐渐恢复信心,可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情绪低落、失眠、食欲降低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可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
-
躯体症状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探索可能存在的原发获益和继发获益。5.躯体变形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和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都表现出与躯体相关的过度思考、情绪反应和行为,都表现出痛苦和功能受损。2.病情较重病情较重的躯体症状障碍,各科室首诊医生随访管理,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加入治疗随访,给予正式的心理教育,指导放松训练,药物治疗躯体和精神共病。
-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及感觉障碍、胃酸分泌异常、胃幽门弯曲杆菌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炎、精神、应激及环境因素有关。相关药品:甘油、维生素B12、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多潘、多潘立酮、多巴胺、西沙必利、氧、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阿米替林、氟西汀、氢氧化铝、硫糖铝相关检查:5-羟色胺
-
FD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及感觉障碍、胃酸分泌异常、胃幽门弯曲杆菌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炎、精神、应激及环境因素有关。相关药品:甘油、维生素B12、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多潘、多潘立酮、多巴胺、西沙必利、氧、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阿米替林、氟西汀、氢氧化铝、硫糖铝相关检查:5-羟色胺
-
躯体症状障碍
2.管理应激;分级治疗原则和策略根据临床评估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分级治疗:1.病情较轻轻度的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由各科室首诊医生进行随访管理,初步解释病情,定期随访,避免过多的躯体检查和转诊,逐步减少不必要的用药。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滴定增加到有效剂量,同时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机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及感觉障碍、胃酸分泌异常、胃幽门弯曲杆菌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炎、精神、应激及环境因素有关。相关药品:甘油、维生素B12、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多潘、多潘立酮、多巴胺、西沙必利、氧、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阿米替林、氟西汀、氢氧化铝、硫糖铝相关检查:5-羟色胺
-
瑞美隆
药品说明书:别名:米氮平、米塔扎平,瑞美隆外文名:Mirtazapine、org-3770、6-azamianserin、mepirzepine,Remeron药理毒理:米氮平是抗抑郁药。毒性试验表明,过量使用本药不引起明显的心脏毒性。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抗抑郁药都曾被报道有引起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其表现通常为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
-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的中心问题和外周神经系统一样,基本上亦是递质和受体问题.目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种类很多,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催眠药、抗震颤麻痹药和抗精神失常药等。在神经退化性药物市场上,脑代谢药或抗AD药物是最大的用药领域之一,占该市场全球销售额的31%。3.多发性硬化症(MS)尚缺特效药物。
-
发作性睡病
病毒感染,特别是H1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能诱发此病。正常REM睡眠的发生有赖于脑干缝际核5-羟色胺系统对其他递质系统的触发,而此种触发的节律失调可发生本病。量表:用于评估日间嗜睡,常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斯坦福嗜睡量表(SSS)。哌甲酯存在潜在的滥用性和较高的耐受性。可有效抑制5-HT和NA的再摄取。
-
疑病障碍
中文版的研究结果显示量表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使用。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森田疗法等。药物治疗:疑病障碍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必要时部分患者可辅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
发作性睡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
12岁起病;本病分为两型:1型既往被称为“猝倒型”,以脑脊液中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Hcrt)-1水平显著下降为特征;不良反应为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3.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的药物治疗推荐使用氯米帕明、氟西汀、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也可使用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及短半衰期苯二氮 类等镇静催眠药。
-
焦虑性神经症
临床上有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发病形式: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焦虑症。生物学因素: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③有药物滥用或成瘾史;
-
焦虑症
临床上有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发病形式: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焦虑症。生物学因素: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③有药物滥用或成瘾史;
-
分离性身份障碍
此外,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神经认知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癫痫、躯体不适障碍、做作性障碍等均要与分离性身份障碍进行鉴别。
-
惊恐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3.其他精神障碍惊恐发作可见于场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等其他焦虑障碍,当惊恐发作仅仅作为临床的一部分症状时,则不能诊断惊恐障碍。(1)抗抑郁药:SNRIs和SSRIs类抗抑郁药是治疗惊恐障碍最常用的药物,包括:文拉法辛、度洛西汀、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
-
分离性身份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此外,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神经认知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癫痫、躯体不适障碍、做作性障碍等均要与分离性身份障碍进行鉴别。
-
三环类抗抑郁药
概述及分类:三环类抗抑郁药(TCA)自6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目前尚用于治疗其他精神疾患,如强制性障碍、注意力缺乏性疾病、恐慌、恐惧症、慢性疼痛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夜间遗尿、焦虑症、进食障碍及偏头痛的预防和药物成瘾戒断治疗的辅助治疗等。但米帕明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本类药物取口服给药法。
-
马泼伦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溶解,加盐酸10ml与水40ml,照永停滴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ⅦA),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类别:抗抑郁药。制剂:异卡波肼片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异卡波肼说明书:药品名称:异卡波肼英文名称:Isocarboxazid别名:异恶唑酰肼;
-
异羧肼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溶解,加盐酸10ml与水40ml,照永停滴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ⅦA),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类别:抗抑郁药。制剂:异卡波肼片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异卡波肼说明书:药品名称:异卡波肼英文名称:Isocarboxazid别名:异恶唑酰肼;
-
曲拉唑酮
曲唑酮说明书:药品名称:曲唑酮英文名称:Trazodone别名:氧哌三唑酮;苯哌丙吡唑酮;曲拉唑酮;盐酸曲唑酮;曲唑酮的药理作用:曲唑酮为三唑吡啶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中枢5-HT再摄取并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毒蕈碱作用,其疗效与丙米嗪和阿米替林近似,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很小。4.曲唑酮可提高地高辛、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
苯哌丙吡唑酮
曲唑酮说明书:药品名称:曲唑酮英文名称:Trazodone别名:氧哌三唑酮;苯哌丙吡唑酮;曲拉唑酮;盐酸曲唑酮;曲唑酮的药理作用:曲唑酮为三唑吡啶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中枢5-HT再摄取并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毒蕈碱作用,其疗效与丙米嗪和阿米替林近似,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很小。4.曲唑酮可提高地高辛、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
查诺顿
曲唑酮说明书:药品名称:曲唑酮英文名称:Trazodone别名:氧哌三唑酮;苯哌丙吡唑酮;曲拉唑酮;盐酸曲唑酮;曲唑酮的药理作用:曲唑酮为三唑吡啶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中枢5-HT再摄取并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毒蕈碱作用,其疗效与丙米嗪和阿米替林近似,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很小。4.曲唑酮可提高地高辛、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
盐酸曲唑酮
曲唑酮说明书:药品名称:曲唑酮英文名称:Trazodone别名:氧哌三唑酮;苯哌丙吡唑酮;曲拉唑酮;盐酸曲唑酮;曲唑酮的药理作用:曲唑酮为三唑吡啶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中枢5-HT再摄取并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毒蕈碱作用,其疗效与丙米嗪和阿米替林近似,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很小。4.曲唑酮可提高地高辛、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
托洛沙酮
托洛沙酮说明书:药品名称:托洛沙酮英文名称:Toloxatone别名:涛洛西酮;托洛沙酮的适应证:1.神经官能性抑郁症、神经质性和非神经质性抑郁症、退化性抑郁症和躁狂抑郁性精神患者的抑郁症发作。2.精神病患者可能出现谵妄。主要是抑制人体中A型单胺氧化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的分解代谢。
-
抑郁症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抑郁症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14日《关于印发双相情感障碍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6号)印发。(1)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3.自知力开始恢复。
-
躯体变形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2)其他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也有一定的效果,且氯米帕明的疗效优于地昔帕明。虽然研究提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躯体变形障碍妄想性症状的治疗与安慰剂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难治性病例时SSRI类药物联合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等)对治疗可能有曾效作用,其中利培酮增效作用较为明显。
-
社交焦虑障碍
SSRIs类、非选择性β1与β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改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症状,因此可以认为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与5-HT、肾上腺素、催产素水平有关。抑郁障碍患者因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兴趣,很少参与社交。2.回避型人格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也常发现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
-
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冲击疗法”和“快速脱敏疗法”。英国心理治疗专家马克斯(I·Marks)教授,1982年在成都举办的精神卫生讲习班上曾示范此法。治疗动机差、行为资料不全或不可靠以及合并抑郁者,行为治疗效果不佳,多见于强迫思维为主者,对这种患者可应用氯丙咪嗪或其他抗抑郁药治疗。
-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
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常用药物如氟伏沙明、氟西汀、舍曲林等。精神分析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中自体心理学集中于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则更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
奈法唑酮
奈法唑酮说明书:药品名称:奈法唑酮英文名称:Nefazodone分类:神经系统药物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剂型:50mg,100mg。结构与曲唑酮相关。能阻断突触前神经元对5-HT的重摄取,又是突触后5-HT2受体的拮抗剂。30%,主要为代谢物。开始使用任何可致严重反应的药物(如苯乙肼)之前,必须停用奈法唑酮7天。
-
躁狂抑郁症
疾病分类:精神科诊断检查:躁狂抑郁症(躁郁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1994年5月公布执行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一、躁狂发作患者心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彩烈,易激惹、激越,甚至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凋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3)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混合相。
-
社交恐惧症
SSRIs类、非选择性β1与β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改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症状,因此可以认为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与5-HT、肾上腺素、催产素水平有关。抑郁障碍患者因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兴趣,很少参与社交。2.回避型人格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也常发现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
-
三唑酮
曲唑酮说明书:药品名称:曲唑酮英文名称:Trazodone别名:氧哌三唑酮;苯哌丙吡唑酮;曲拉唑酮;盐酸曲唑酮;曲唑酮的药理作用:曲唑酮为三唑吡啶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中枢5-HT再摄取并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毒蕈碱作用,其疗效与丙米嗪和阿米替林近似,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很小。4.曲唑酮可提高地高辛、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
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性障碍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自我失谐的症状,是针对某些具体事件或对象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辩证行为治疗、支持治疗等。
-
品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
概述:品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是一类以持久的攻击性、社交紊乱或违抗行为与明确的抑郁、焦虑或其他不良情绪共存的状态。“其他品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被描述为同时具有童年品行障碍和持久而显著的情绪症状,如害怕、焦虑、强迫症、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恐惧症或疑病症。需要注意本障碍中两种疾病成分的延续关系和相互作用。
-
依赖型人格障碍
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常用药物如氟伏沙明、氟西汀、舍曲林等。精神分析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中自体心理学集中于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则更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
品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与单纯抑郁障碍比较,本障碍患者表现为更高的焦虑症状,易激惹,更频繁的躯体主诉;“其他品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被描述为同时具有童年品行障碍和持久而显著的情绪症状,如害怕、焦虑、强迫症、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恐惧症或疑病症。同时,应当注意本障碍的患儿是否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基础问题,尽早全面进行管理。
-
自恋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2.心境稳定剂边缘型、自恋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情绪变化较大,常有冲动和自我伤害行为,故心境稳定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控制冲动行为和愤怒情绪有明显的作用,与抗精神病药相比,心境稳定剂对这些人格障碍患者恢复整体功能的积极作用更明显。
-
布洛伪麻颗粒剂
药品标准:正式名:布洛伪麻颗粒剂汉语拼音:BuluoWeimaKeliji标准号:WS-271(X-237)-97拉丁文或英文:IbuprofenandPseudoephedrineHydrochlorideGranules主要活性成分:含布洛芬(C18H18O2)与盐酸伪麻黄碱(C10H15NO·HCl)布洛芬200g盐酸伪麻黄碱30g制成1000包性状:淡茧色颗粒剂,味芳香。
-
依赖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常用药物如氟伏沙明、氟西汀、舍曲林等。1.精神分析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中自体心理学集中于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则更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
强迫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②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1.精神分析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中自体心理学集中于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则更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②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1.精神分析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中自体心理学集中于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则更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
社交焦虑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SSRIs类、非选择性β1与β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改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症状,因此可以认为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与5-HT、肾上腺素、催产素水平有关。抑郁障碍患者因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兴趣,很少参与社交。2.回避型人格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也常发现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
-
双扑伪麻片
药品标准:正式名:双扑伪麻片汉语拼音:ShuangPuweimaPian标准号:WS-264(X-222)-93拉丁文或英文:TABELLAEPARACETAMOLIPSEUDOEPHEDRINIHYDROCHLORIDIETCHLORPHENAMINIMALEATIS主要活性成分: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对乙酰氨基田500g盐酸伪麻黄碱30g扑尔敏2g辅料适量制成1000片性状:白色片。
-
偏执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1.精神分析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中自体心理学集中于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则更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
自恋型人格障碍
心境稳定剂:边缘型、自恋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情绪变化较大,常有冲动和自我伤害行为,故心境稳定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控制冲动行为和愤怒情绪有明显的作用,与抗精神病药相比,心境稳定剂对这些人格障碍患者恢复整体功能的积极作用更明显。
-
疑病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中文版的研究结果显示量表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使用。(二)治疗方案: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森田疗法等。2.药物治疗疑病障碍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必要时部分患者可辅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