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腔静脉端-侧分流术
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胃冠状静脉是常用的门体分流术血管,而肠系膜上静脉作分流术的部位一般取其外科干。③手术并发症少,病死率低;这是一种被医学界广为接受的手术适应证。2.脾切除或脾肾分流术后再出血。9.先松开下腔静脉阻断钳,再开放门静脉阻断钳,若吻合口有较大裂隙,重新阻断后补缝1或2针;
-
胆囊空肠Y形吻合术
手术步骤1.切断空肠上段在空肠上段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5cm处,注意系膜血运分布,在保证切断空肠的两端血运良好情况下,分别用肠钳和十二指肠钳夹住空肠近端和远端,切断空肠及其系膜,以免肠内容物外溢[图1⑴]。吸净胆汁,细丝线连续锁边缝合吻合口后壁内层[图1⑷]。缝合横结肠及空肠系膜孔隙[图1⑻],以防发生内疝。
-
门静脉与腔静脉端-侧分流术
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胃冠状静脉是常用的门体分流术血管,而肠系膜上静脉作分流术的部位一般取其外科干。③手术并发症少,病死率低;这是一种被医学界广为接受的手术适应证。2.脾切除或脾肾分流术后再出血。9.先松开下腔静脉阻断钳,再开放门静脉阻断钳,若吻合口有较大裂隙,重新阻断后补缝1或2针;
-
胰岛素瘤(外科)
(2)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系统置管分段取血(PercutaneousTranshepaticPortalCatheterizationSampling,PTPC)测胰岛素:本方法又称选择性门静脉系统分段取血(SelectivePortalVenousSampling,SPVS)其方法是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静脉分支,并将导管插入至脾静脉,分段抽取胰腺引流血管的血,测量其胰岛素含量。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的发病率正在增高,据报道在美国最常见的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中胰腺癌超过胃癌而居第四位。第3步探查上侧:将胆总管和胃小弯中点之间的胃十二指肠韧带切开,显露肝动脉,结扎、切断胃右动脉,将左手示指伸入胰腺上缘的背侧,沿门静脉腹侧向下分离[图3⑶]。
-
胰腺
22mm与十二指肠壁并行,其间仅为结缔组织,并无胰腺组织。主胰管达到胰腺头部后,转向下及向后,至相当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的水平时,则转向水平方向与胆总管的末端交接,穿入十二指肠壁,开口于大乳头(图1.12.9-0-13),通常是相当于第2腰椎的平面。
-
胰腺移植术
主胰管达到胰腺头部后,转向下及向后,至相当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的水平时,则转向水平方向与胆总管的末端交接,穿入十二指肠壁,开口于大乳头(图1.12.11-0-13),通常是相当于第2腰椎的平面。(1)胰腺外分泌:胰腺的外分泌单位由胰腺末房的腺上皮细胞和胰小管构成。1.12.11-5),以及亲属供胰的节段胰腺切取等方法。
-
远端胰腺次全切除术
将胰尾从脾门部分离,注意勿损伤脾门处脾血管蒂,结扎、切断通向胰尾的细小的血管分支,在胰腺上缘剪开脾动脉外鞘,分离出脾动脉,并将其双重结扎后切断(图1.12.5.1-11)。3.慢性胰腺炎合并脾静脉栓塞及左侧门静脉高压者比较常见,其中一些病人并发胃底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2.胰液渗漏,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
胰腺囊肿胃吻合术
胰假性囊肿切除和内引流术胰腺囊肿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假性囊肿为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时胰腺渗出液外漏,积聚在小网膜腔内,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纤维性假膜所致,常因体积膨大,出现胃肠道受压症状,而需外科手术治疗。⑵胰腺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位于胰头部或囊壁与十二指肠肠壁相贴近的囊肿,宜采取此种术式。
-
胰腺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胰假性囊肿切除和内引流术胰腺囊肿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假性囊肿为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时胰腺渗出液外漏,积聚在小网膜腔内,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纤维性假膜所致,常因体积膨大,出现胃肠道受压症状,而需外科手术治疗。⑵胰腺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位于胰头部或囊壁与十二指肠肠壁相贴近的囊肿,宜采取此种术式。
-
胰腺囊肿空肠吻合术
胰假性囊肿切除和内引流术胰腺囊肿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假性囊肿为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时胰腺渗出液外漏,积聚在小网膜腔内,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纤维性假膜所致,常因体积膨大,出现胃肠道受压症状,而需外科手术治疗。⑵胰腺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位于胰头部或囊壁与十二指肠肠壁相贴近的囊肿,宜采取此种术式。
-
胰假性囊肿切除和内引流术
胰假性囊肿切除和内引流术胰腺囊肿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假性囊肿为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时胰腺渗出液外漏,积聚在小网膜腔内,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纤维性假膜所致,常因体积膨大,出现胃肠道受压症状,而需外科手术治疗。⑵胰腺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位于胰头部或囊壁与十二指肠肠壁相贴近的囊肿,宜采取此种术式。
-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术
概述: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SO)由胆总管和胰管末端及Vater壶腹管壁内围绕的平滑肌纤维组成,依靠它的张力及节律性活动,调节胆汁的排出和胰腺的外分泌。后者是使用一根2~在胆总管远端可见到一斜向上的高压带,此为胆总管括约肌压力带,再将导管送入主胰管内测定胰管内压(PDP)及胰管括约肌压力。
-
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顺行性胆囊切除,出血较少,手术简便,应优先采用。用刀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外缘切开胆囊颈部左侧的腹膜[图1⑶],仔细钝性分离出胆囊管。最后,逐层缝合腹壁切口。⑸术中发生大出血,盲目用止血钳在血泊中钳夹试图止血,或盲目进行缝扎,可将胆总管夹伤或误扎[图4⑶]。
-
环状胰手术
3)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吻合术:先在十二指肠外侧缘切开后腹膜,分离梗阻的十二指肠[图3⑴],然后在梗阻近端的扩张部分前壁作两针牵引线,在梗阻近端肠管前壁亦作两针牵引线,在梗阻近端肠壁作横行切口,在远端肠壁作纵形切口[图3⑵],用1号丝线作间断全层吻合[图3⑶⑷],可行单层肠壁吻合,针距2mm为宜。
-
肝外胆管癌
概述:肝管癌一般系指肝外胆管癌。由于胆总管下端癌或壶腹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基本上和胰头癌相同,常列为壶腹周围癌。上1/3胆管癌指位于肝总管和左右肝管汇总处及其近侧的胆管癌,又称Klatskin肿瘤,具有细胞异形性,呈乳头状管壁浸润性生长及沿神经鞘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
肝部分切除术
在肝门处,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分成相应的分支通过肝门处的横沟、右切迹、脐静脉窝,分别进入左、右半肝内。门静脉左干横部全长可在左侧肝门横沟中分离出来,并于横部的起始附近,常可发现分布到尾状叶左半部的门静脉支。沿左纵沟分离结缔组织,即可显露门静脉左干的角部、矢状部和囊部。4.具体操作,参见“肝切除术”。
-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
3.术后随访时,可用钡餐检查,常可见钡剂进入胆道,但由于吻合口较大,钡剂都能很快排出,所以不会发生逆行胆道感染(图1.12.8.1-1~2.胰头癌或高部位的胆总管癌,不属本手术治疗的范围。8.将一T形管在其长臂末段前5~4.此类手术,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机会较大,故需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预防其发生。
-
十二指肠乳头部局部肿瘤切除术
3.术后随访时,可用钡餐检查,常可见钡剂进入胆道,但由于吻合口较大,钡剂都能很快排出,所以不会发生逆行胆道感染(图1.12.8.1-1~2.胰头癌或高部位的胆总管癌,不属本手术治疗的范围。8.将一T形管在其长臂末段前5~4.此类手术,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机会较大,故需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预防其发生。
-
胆囊癌早期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4.一般胆囊切除术前准备。麻醉和体位:1.仰卧位。3.依次检查腹膜及腹膜腔内各脏器有无转移,检查胆囊颈部、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十二指肠后、胰头上缘、肝动脉周围、脾门部、肠系膜根部、腹腔动脉周围、主动脉旁等处有无淋巴结转移,然后决定根治性治疗切除的范围和步骤。5天当引流物减少时,分次拔除引流管。
-
早期胆囊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4.一般胆囊切除术前准备。麻醉和体位:1.仰卧位。3.依次检查腹膜及腹膜腔内各脏器有无转移,检查胆囊颈部、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十二指肠后、胰头上缘、肝动脉周围、脾门部、肠系膜根部、腹腔动脉周围、主动脉旁等处有无淋巴结转移,然后决定根治性治疗切除的范围和步骤。5天当引流物减少时,分次拔除引流管。
-
胰腺真性囊肿
5.赘生性囊肿由胰腺上皮细胞或腺泡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常见的有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囊性畸胎瘤等。5.其他囊肿或肿瘤胰腺囊肿还须与肝囊肿、肝棘球蚴病(包虫病)、腹膜后囊肿、肾囊肿、肾盂积水、胃或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坏死等囊性病变以及胃肿瘤、脾肿瘤、肾上腺肿瘤等相鉴别。
-
胆囊和肝外胆管伤
疾病分类:肝胆外科疾病概述:胆囊和肝外胆管伤是由于外伤所致胆囊和肝外胆管损伤。诊断性腹腔穿刺及灌洗术(1)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穿刺前应排空膀胱。由伤侧穿刺注意防止误穿侧腹膜后血肿而得假阳性结果,致错行手术。(2)小儿骨折可采取皮牵引。2.手法复位固定不能保持对位者,如有移位的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
-
VPC
概述:壶腹周围癌(vaterampullacarcinoma,VPC)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癌肿。壶腹周围癌的5年治愈率达40%~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CT、MRI检查:CT、MRI检查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 廓。
-
法特壶腹癌
概述:壶腹周围癌(vaterampullacarcinoma,VPC)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癌肿。壶腹周围癌的5年治愈率达40%~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CT、MRI检查:CT、MRI检查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 廓。
-
壶腹周围癌
概述:壶腹周围癌(vaterampullacarcinoma,VPC)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癌肿。壶腹周围癌的5年治愈率达40%~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CT、MRI检查:CT、MRI检查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 廓。
-
胰腺异位
胰腺原基1个或数个细胞残留于原肠壁,随着原肠发生的有关器官。据丁士海所收集资料,国人胰腺异位部位依次为胃(49.8%)、空肠(22.4%)、十二指肠(11.9%)、回肠(11.9%),其他位于胆总管、胰周脂肪组织、升结肠各1例。若胰腺异位并存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等,则将可分别检测到血糖增高、胰高血糖素或胃泌素水平上升等。
-
胰腺假性囊肿
主胰管梗阻,梗阻端呈锥形或截然中断;②在针刺抽吸时,经皮置入引流管,可免除反复抽吸,尤适用于与胰管交通的假性囊肿。而前者是胰腺周围组织形成囊壁将积液包囊形成的囊肿,囊壁内没有上皮细胞,故名为假性囊肿。囊肿内胰液如通过横膈之淋巴管,弥散入胸腔,刺激胸膜或囊肿与胸腔之间形成瘘管,即可引起胸水。
-
后壁穿孔性溃疡
疾病名称:后壁穿孔性溃疡英文名称:posteriorperforatingulcer别名:后壁穿通性溃疡分类:普通外科胃疾病胃溃疡及并发症胃溃疡并发症ICD号:K25.5后壁穿孔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后壁穿孔性溃疡最为突出的表现为背痛。辅助检查:X线检查:(1)腹部X线摄片:溃疡穿透胆囊或胆总管形成瘘管时,可见胆道内有气体。
-
后壁穿通性溃疡
疾病名称:后壁穿孔性溃疡英文名称:posteriorperforatingulcer别名:后壁穿通性溃疡分类:普通外科胃疾病胃溃疡及并发症胃溃疡并发症ICD号:K25.5后壁穿孔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后壁穿孔性溃疡最为突出的表现为背痛。辅助检查:X线检查:(1)腹部X线摄片:溃疡穿透胆囊或胆总管形成瘘管时,可见胆道内有气体。
-
DPRHP
5%,但其晚期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这类病人常有胃切除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状况不能维持、胆道感染、吻合口溃疡、晚期的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可达20%左右。3.仰卧位。切除胰腺钩突部时,应注意保存胰腺系膜和十二指肠系膜,避免损伤而影响十二指肠血运或发生十二指肠穿孔。10.注意术后早期腹腔内或肠道出血。
-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
5%,但其晚期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这类病人常有胃切除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状况不能维持、胆道感染、吻合口溃疡、晚期的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可达20%左右。3.仰卧位。切除胰腺钩突部时,应注意保存胰腺系膜和十二指肠系膜,避免损伤而影响十二指肠血运或发生十二指肠穿孔。10.注意术后早期腹腔内或肠道出血。
-
十二指肠憩室手术
大多数憩室位于十二指肠内侧,与胆总管及胰头接近,有的则深埋在胰腺组织中,与胆总管及胰管关系密切,甚至胆总管及胰管直接开口于憩室内。4.憩室内翻缝合术:于憩室颈部四周肠壁做一荷包缝合线,用一血管钳将憩室顶入肠腔,然后结扎荷包缝合线(图1.5.7-8)。如憩室紧靠十二指肠乳头(图1.5.7-12~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名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别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胆道手术/胆囊手术ICD编码:51.2301概述:1901年,俄国的Ott和德国的Kelling分别用窥阴器和膀胱镜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观察腹腔,从而开辟了腹腔镜手术的历史。仔细剥离胆囊,电凝或上钛夹止血。如有胆汁漏至腹腔,应用湿纱布从脐部切口进入将胆汁吸净。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手术名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别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胆道手术/胆囊手术ICD编码:51.2301概述:1901年,俄国的Ott和德国的Kelling分别用窥阴器和膀胱镜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观察腹腔,从而开辟了腹腔镜手术的历史。仔细剥离胆囊,电凝或上钛夹止血。如有胆汁漏至腹腔,应用湿纱布从脐部切口进入将胆汁吸净。
-
腹膜后脓肿
雷道雄等报告在1993~腰大肌强直征,腹部肿块,肋腰部过敏,坠积性水肿,腹膜刺激征较轻或不明显是本病的特征性体征。3.手术切开引流(1)经腹引流:传统的经腹途径引流适用于首次手术的病例,如阑尾炎、十二指肠或结肠损伤穿孔引起的腹膜后脓肿,可经腹行消化道穿孔引流或造瘘手术,并同时行脓肿引流,一般行多管引流。
-
区域性胰切除
Fortner在其56例恶性肿瘤及5例良性病变病人中,1979年以前手术者37例,手术病死率32%,并发症发生率76%;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为肠系膜上静脉,应将其与周围组织仔细分离,切断并结扎其周围的淋巴管联系,分离出肠系膜上静脉的空肠静脉分支和肠系膜上静脉干上至胰腺的下缘,一般需要有3~4.胆管及胰管引流可在术后2~
-
区域性胰腺切除术
Fortner在其56例恶性肿瘤及5例良性病变病人中,1979年以前手术者37例,手术病死率32%,并发症发生率76%;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为肠系膜上静脉,应将其与周围组织仔细分离,切断并结扎其周围的淋巴管联系,分离出肠系膜上静脉的空肠静脉分支和肠系膜上静脉干上至胰腺的下缘,一般需要有3~4.胆管及胰管引流可在术后2~
-
胆囊、胆管穿刺活检术
疑胆囊癌、胆管癌。准备:1.患者准备穿刺前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原时间。2.器械准备穿刺活检包,包括消毒手术洞巾,抽吸式穿刺针,注射器,手术刀片,无菌试管,标本瓶,载玻片。穿刺肝内胆管采取经前方或侧方进针,穿刺靶点选择肝内胆管梗阻区。2.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有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感染等。
-
左肝内胆管、胆总管空肠侧侧吻合术
左肝内胆管、胆总管空肠侧侧吻合术手术图解图1左肝内胆管、胆总管空肠吻合术适应证凡胆总管狭窄伴有左肝管狭窄,可利用扩张的左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与空肠作双重吻合,借以达到引流胆汁的目的。2.在扩张的肝外胆管处,纵行切开胆管,吸尽胆汁,取出结石,并用胆道探子探查或胆道镜窥视左肝管的狭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