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肾小球肾炎
⑥在肾小球基膜上有IgG和补体成分的沉积。②有蛋白尿、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管型尿,常有水肿、高血压或短暂的氮质血症。(2)急进性肾炎:起病与急性肾炎相似,但症状更重,多呈进行性少尿、无尿、病情急骤发展,很快出现肾功衰竭,肾活检可及时确诊并与本病相鉴别。10%,如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及高血钾或继发感染。
-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路径(2019年版)
4.对症治疗:利尿消肿;(2)免疫球蛋白、心肌酶谱、抗核抗体谱20项、心磷酯抗体、抗GBM抗体、H因子及抗体、铜蓝蛋白、24小时尿钙+尿钙/尿肌酐、尿蛋白/尿肌酐、尿微量蛋白、尿蛋白电泳、尿电解质、ENA谱、血及尿筛查、基因检测、遗传代谢谱、CD检测(T、B、NK细胞分析)、父母尿常规;doc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表单.
-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张文宝、胡鹏电话:010-68792200、68792730二○一○年十二月十日临床路径全文: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B95.5)。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
-
尿素清除率
概述:肾小球的主要功能为滤过作用,反映其滤过功能的客观指标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et,GFR)。所以尿素通过肾小球滤过并未完全被清除,尿素清除清除率较内生肌酐清除率要小,但仍是临床上简单而实用的肾功能试验之一。相关疾病:昏迷、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
UCL
概述:肾小球的主要功能为滤过作用,反映其滤过功能的客观指标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et,GFR)。所以尿素通过肾小球滤过并未完全被清除,尿素清除清除率较内生肌酐清除率要小,但仍是临床上简单而实用的肾功能试验之一。相关疾病:昏迷、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
尿沉渣管型
(2)颗粒管型:常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肾小管中毒、病毒感染、慢性铅中毒、恶性高血压、淀粉样变及阻塞性黄疸等。相关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黄疸、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变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
-
尿沉渣细胞学
生理或病理的尿沉渣物中,有形成分主要有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各种管型(一种在肾脏形成的,以蛋白质为基质的,凝固状圆柱状物质)、结晶、细菌和寄生虫、肿瘤细胞。相关疾病:肾结核、肾结石、肾下垂、前列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精囊炎、尿路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
-
尿素氮
升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中毒性肾炎、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恶性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3)某些药物可使血尿素氮升高,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氯噻酮、呋塞米、水合氯醛、庆大霉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
-
肾小管最大对氨基马尿酸排泄量试验
概述:PAH注入后不进行分解代谢,约20%以原形从肾小球滤过,80%由近端小管排泌,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其排泄量随血浆PAH水平升高而增加。试剂:(1)硫酸镉试剂,称取硫酸镉(八水合物)34.7g,加入1mol/L硫酸170ml及适量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显著减少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等。
-
肾小管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试验
概述:PAH注入后不进行分解代谢,约20%以原形从肾小球滤过,80%由近端小管排泌,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其排泄量随血浆PAH水平升高而增加。试剂:(1)硫酸镉试剂,称取硫酸镉(八水合物)34.7g,加入1mol/L硫酸170ml及适量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显著减少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等。
-
尿沉渣3小时计数
在被检查者正常生活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准确留取3h内排出的尿液,取一定量混匀的标本做尿沉渣细胞和管型的显微镜计数,然后换算成1h内的尿沉渣排泄率。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升高:红细胞升高,见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外伤、肾肿瘤、紫癜性肾炎、出血性疾病等;相关疾病:肾结石、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
己糖胺全酶
试剂:血清标本,-20℃保存,柠檬酸抗凝血中分离的血小板,羊水中的类成纤维细胞,尿,淋巴细胞(肝素抗凝血,培养)。0.87nU/细胞正常高分化T淋巴细胞:0.15~(3)尿中己糖胺全酶上升: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尿道感染、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脏搭桥术、烧伤。
-
内生肌酐清除率
概述:内生肌酐为体内肌酐代谢产生,每天生成量相对稳定,肌酐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基本不被肾小管吸收,随尿液排出体外。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除内生肌酐清除率低到正常值的80%以下,但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仍在正常范围,故是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
尿丙氨酸氨肽酶
概述:尿丙氨酸氨肽氨肽氨肽酶对肾脏疾病诊断有一定价值。操作方法:取50μl尿液,加已预温37℃的基质缓冲液1.0ml,混匀后立即吸入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药物(如庆大霉霉素、磺胺类等)引起的肾小管损害。
-
脂肪营养不良
疾病别名脂肪营养不良性糖尿病,脂肪营养障碍疾病代码ICD:E88.1疾病分类肾脏内科疾病概述脂肪的缺乏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包括甲状腺性高代谢、高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非酮症高糖血症。本病最突出的血清学异常是血C3降低,但低补体血症和(或)补体激活不是肾小球肾炎发生的必须因素。
-
尿γ-谷氨酰转移酶
概述: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反映肾实质病变,对疑为肾脏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可作为肾移植排异的鉴别指标以及评估肾水水管损害程度。在γ-GT的催化下,谷氨酰基转移到双甘肽分子上,同时释放出黄色的2-硝基-5-氨基苯甲酸,引起405~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上尿路感染时尿中本酶活性增高,并可伴有管型。
-
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试验
化验结果意义:(1)轻度减少:轻型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药物和重金属中毒等所致肾小管损害等。(2)中度减少: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晚期或严重的肾盂肾炎等。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肾功能测定化验类别一: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化验类别二:肾功能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尿免疫球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尿免疫球蛋白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尿液检查化验取材:尿液尿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原理:单向免疫扩散法:在含抗Ig血清的琼脂板小孔中加入样品,样品中的相应Ig向孔四周充分扩散,与琼脂板中的抗体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环。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
沉渣(尿)
尿中红细胞增加常须鉴别肾小球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与非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时尿中红细胞出现多种变形,而非肾小球疾病尿中红细胞变形很少,观察红细胞变形程度可作为鉴别血尿病因的方法之一。④脂肪管型:其出现示肾上皮细胞部分或全部破坏,常见于类脂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变期及肾小管酸中毒。
-
抗透明质酸酶
概述: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透明质酸酶,此酶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即抗透明质酸酶(antihyalumnidase,AH),测定血清中的AH有助于确定链球菌感染是否存在。附注:高胆固醇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等患者可出现假阳性;相关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性骨髓瘤
-
抗透明质酸酶试验
概述: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透明质酸酶,此酶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即抗透明质酸酶(antihyalumnidase,AH),测定血清中的AH有助于确定链球菌感染是否存在。附注:高胆固醇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等患者可出现假阳性;相关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性骨髓瘤
-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消化道钡餐造影;(七)选择用药:1.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3.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硫糖铝等。
-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1.体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1胃食管反流病疾病编码。(4)食管钡餐造影;2.抑酸剂。
-
尿液颜色
概述:正常新排出的尿液中因为含有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及卟啉等颜色而呈淡黄色。(5)蓝绿色:美蓝、氨苯喋啶、尿布变蓝综合征等。相关疾病:黄疸、肾结核、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前列腺炎、急性膀胱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脑型疟疾、疟疾、乳糜尿
-
尿色
概述:正常新排出的尿液中因为含有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及卟啉等颜色而呈淡黄色。(5)蓝绿色:美蓝、氨苯喋啶、尿布变蓝综合征等。相关疾病:黄疸、肾结核、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前列腺炎、急性膀胱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脑型疟疾、疟疾、乳糜尿
-
热性惊厥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热性惊厥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2.符合需要住院指征:惊厥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欠佳者。2.疑有颅内感染,特别是<1岁婴儿,腰穿脑脊液检查。
-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4)免疫球蛋白、补体。
-
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侧肾约有100万以上肾单位。肾小体的核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肾小球,其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基底膜、肾小囊上皮细胞一起构成肾小球滤过膜,对流经肾小球的血浆起滤过作用。若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障碍(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时),会出现尿崩症,尿量每天可达10升以上。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2010年版)
(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内:(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40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编码,且1月≤年龄18岁。(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沉、血涂片、血型、自身免疫疾病筛查、血小板相关抗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3)抗人球蛋白试验;
-
血清α2-巨球蛋白
血清α2-巨球蛋白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血清α2-巨球蛋白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取材:血液血清α2-巨球蛋白的测定原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定量测定尿液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G)含量。相关疾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肺气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胰腺炎
-
肾炎穴
肾炎穴为经外奇穴名。出《内科急症》。位于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上1寸,旁开1.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
-
乙噻嗪
Forte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利尿降压药剂型:2.5mg。乙噻嗪的适应证:1.如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雌激素过多引起的水肿。禁用于无尿病人。5.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情况,纠正低钠、低氯碱血症和低血钾,和其他强利尿药、皮质类固醇或ACTH合用时尤应注意。
-
ALT
概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ase,ALT)是存在于肝、胃等细胞内的一种酶,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损害均可导致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增高。(3)阻塞性黄疸。(4)传染病: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等。(6)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中毒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
-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
概述:急性风湿热肾损害是由风湿热引起的双肾短期、非进展性、病理改变较轻的一种免疫性损害。偶见短期肾病综合征表现。二、体检发现见急性风湿热章节。(二)肾功能一般正常。肾活检有助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治疗措施:主要治疗急性风湿热,对肾脏改变要追踪观察,注意鉴别诊断。若血尿明显者可参照IgA肾炎的治疗。
-
急性肾小球炎的眼部表现
疾病别名肾炎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毒症系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单位进行性的大范围损害所致,表现为肾泌尿机能障碍,体内代谢物包括有毒物质潴留和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对生命威胁极大。
-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抗“O”)
化验结果意义:A群链球菌感染,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肝炎,肾病综合征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液其他检测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血液其他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概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ase,ALT)是存在于肝、胃等细胞内的一种酶,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损害均可导致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增高。(3)阻塞性黄疸。(4)传染病: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等。(6)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中毒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
-
C3
别名:血清补体C3正常值:800~(2)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冷球蛋白血症、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和晚期、基底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胰腺癌晚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
相对密度(尿比重)
化验结果意义:增高:禁水,失水,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衰,高热,休克早期等。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尿液其他检测化验类别一: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二:尿液其他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高钙血症高钠血症
-
川崎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1)双侧球结膜充血,无渗出。发热大于等于5天,主要临床表现不足4项,但是超声心动图或血管造影发现有冠状动脉异常者,可诊断为川崎病。4.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并出现核左移、血小板计数升高、贫血、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到中度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无菌性脓尿等。2.阿司匹林。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
(2)肝肾功能,EBV–IgM、EBV–IgG、EBV–DNA至少一项;(九)变异及原因分析:入院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包括脾破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并发症、嗜血细胞增多综合征、肝衰竭等),则退出路径/转入其他相应疾病路径。
-
癫痫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癫痫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血乳酸、感染性疾病筛查;2.有手术指征者转入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3)OGTT试验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
抗溶血性链球菌“O”实验
②少数非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补体结合试验化验类别一:血清学检查化验类别二:补体结合试验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α2-聚球蛋白
350mg/dl)女:1.75~(2)降低:肺气肿、慢性肝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胰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营养不良。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蛋白质测定化验类别一:血液生化检查化验类别二:蛋白质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肝硬化
-
比重(尿)
化验结果意义:增高:禁水,失水,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期、药物性肾损伤、心衰,高热,休克早期等。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一: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化验类别二:尿液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操作名称:内生肌酐清除试验适应证: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临床分型等。方法:患者进低蛋白饮食(低于40g/d)3d,勿饮茶或咖啡,并避免剧烈运动。按下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ml/min)=参考值:80~110ml(min·1.73m2)注意事项:1.常见误差来源尿收集时间记录不准或部分尿液丢失。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2010年版)
1.头罩吸氧:患儿出现低氧和呼吸困难,可先头罩吸氧。4.合并症治疗:合并严重气漏须胸腔引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应选择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包括机械通气、纠正酸中毒、提高体循环压、吸入一氧化氮及其他扩血管药物)。(九)出院标准:病情恢复,自主呼吸平稳,血气分析和胸片正常或好转,不需要呼吸支持。
-
C3肾炎因子
别名:C3Nef正常值:单峰(交叉免疫电泳法):阴性<0.128(溶血法):阴性。化验结果意义:阳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部分脂肪营养不良(PL)、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脑膜炎。
-
CH50
(2)降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血清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热、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症肌无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