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大疱
概述:肺大疱是指发生在肺实质内直径超过1cm气肿性肺泡,常发生在肺气肿基础上,伴有各种类型肺气肿。临床症状可因出血的快慢而不同,出血缓慢时,患者可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胸闷,呼吸困难,X线可见膈角变钝,或胸腔积液的抛物线影像。诊断:肺大疱诊断主要有赖于X线、CT检查,但并不可忽视病史、症状和体征。
-
肺大泡
100%,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它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肺大疱可以使受压肺组织复张,呼吸面积增加,肺内分流消失,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气道阻力减低,通气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改善。肺大疱继发感染,可引起咳嗽、咳痰、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出现发绀。若撕脱在索带的壁侧或中央段,则仅出现血胸。
-
肺大疱切除缝扎术
名称:肺大疱切除缝扎术适应证:肺大疱切除缝扎术适用于:1.肺大疱病程已久并导致明显的咳嗽、呼吸困难者,且局限在一个肺叶或一侧肺,其余肺组织基本正常。对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病人,术前应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待肺膨胀复张后,再作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肺大疱情况。必要时可用气管切开套管吸痰和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
肺大疱切除术
适应证出现呼吸困难、感染、出血及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气胸,均应手术。体位侧卧位。5天可自行闭合。2.应用抗生素及支气管解痉药物。在肺大疱切除缝合完毕后,对于年龄大,肺质差,肺表面存在广泛肺大疱的患者,可采用纱布摩擦胸膜,并以碘伏纱布涂擦肺大疱缝合处形成胸膜固定。这些方法可减少术后肺漏气。
-
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
手术名称: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别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分类: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胸膜腔手术ICD编码:32.2910概述:自发性气胸常见的原因是胸膜下肺大疱破裂,这种气胸无论在运动或休息时都可能发生。2.自发性气胸在肺组织边缘存在散发的大小不等肺疱时,切除漏气的大疱后应当行胸膜固定术。
-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
手术名称: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别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分类: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胸膜腔手术ICD编码:32.2910概述:自发性气胸常见的原因是胸膜下肺大疱破裂,这种气胸无论在运动或休息时都可能发生。2.自发性气胸在肺组织边缘存在散发的大小不等肺疱时,切除漏气的大疱后应当行胸膜固定术。
-
肺大疱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发生气胸者按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实施。: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手术治疗:(1)胸片或CT检查证实有肺大疱者;(3胸部CT、心电图。(4)超声心动图(60岁以上或伴有心血管疾病者);(5)肺功能、血气分析、肺通气灌注扫描(酌情)。(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
气胸
病因和发病机制: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病变,但胸膜下(多在肺尖部)可有肺大疱,一旦破裂所形成的气胸称为特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其中血管破裂,可以形成自发性血气胸。呼气时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再经破口返回呼吸道而排出体外。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
-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2)胸片或CT检查证实有肺大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成人:1g/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九)术后住院恢复14-28天。
-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胸外科)(2009年版)
基本信息:《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胸外科)(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胸外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行肺大疱切除和/或胸膜固定术(ICD-9-CM-3:32.2和/或34.601,34.9201)(二)诊断依据。
-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
4.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肺囊肿在X线胸片上的多发圈形透亮像,尤其病变在左肺下叶与先天性膈疝的圈形影很相似,临床上不乏错误开腹探查病例。临床上偶尔听到湿啰音。7.食管囊肿食管囊肿与支气管囊肿均为前肠发育异常所致,故常被统称为前肠囊肿,食管囊肿多位于后纵隔食管附近,腔内壁被覆鳞状上皮,囊壁含骨骼肌,不含软骨。
-
肺透明膜病
疾病别名透明肺膜综合征,新生儿透明膜病,单侧肺气肿,hyperlucentlung,membranesyndrome疾病代码ICD:Q33.8疾病分类胸外科疾病概述肺透明膜病的狭义定义指因先天性肺组织及肺循环发育异常,使患肺能较正常肺组织透过更多X线的肺部疾病。透视见:吸气时纵隔患侧移位,患侧膈肌活动度减弱,患肺容积不随呼吸运动而改变。
-
先天性肺囊腺样畸形
肺透明膜病;②支气管管壁异常:约2/3的病例明确或可疑有支气管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等,造成气管塌陷、梗阻,而继发肺叶远端阻塞性气肿;先天性肺叶气肿胸部X线片表现为患侧肺过度膨胀,且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血管纹影减少而分散,纵隔移向对侧,患侧膈下移。放射学的重要特征是而有血管纹理可区别于肺大疱。
-
先天性肺叶气肿
肺透明膜病;②支气管管壁异常:约2/3的病例明确或可疑有支气管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等,造成气管塌陷、梗阻,而继发肺叶远端阻塞性气肿;先天性肺叶气肿胸部X线片表现为患侧肺过度膨胀,且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血管纹影减少而分散,纵隔移向对侧,患侧膈下移。放射学的重要特征是而有血管纹理可区别于肺大疱。
-
单侧透明肺
肺透明膜病;②支气管管壁异常:约2/3的病例明确或可疑有支气管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等,造成气管塌陷、梗阻,而继发肺叶远端阻塞性气肿;先天性肺叶气肿胸部X线片表现为患侧肺过度膨胀,且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血管纹影减少而分散,纵隔移向对侧,患侧膈下移。放射学的重要特征是而有血管纹理可区别于肺大疱。
-
膜综合征
肺透明膜病;②支气管管壁异常:约2/3的病例明确或可疑有支气管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等,造成气管塌陷、梗阻,而继发肺叶远端阻塞性气肿;先天性肺叶气肿胸部X线片表现为患侧肺过度膨胀,且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血管纹影减少而分散,纵隔移向对侧,患侧膈下移。放射学的重要特征是而有血管纹理可区别于肺大疱。
-
单侧肺气肿
肺透明膜病;②支气管管壁异常:约2/3的病例明确或可疑有支气管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等,造成气管塌陷、梗阻,而继发肺叶远端阻塞性气肿;先天性肺叶气肿胸部X线片表现为患侧肺过度膨胀,且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血管纹影减少而分散,纵隔移向对侧,患侧膈下移。放射学的重要特征是而有血管纹理可区别于肺大疱。
-
新生儿肺过度膨胀
肺透明膜病;②支气管管壁异常:约2/3的病例明确或可疑有支气管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等,造成气管塌陷、梗阻,而继发肺叶远端阻塞性气肿;先天性肺叶气肿胸部X线片表现为患侧肺过度膨胀,且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血管纹影减少而分散,纵隔移向对侧,患侧膈下移。放射学的重要特征是而有血管纹理可区别于肺大疱。
-
先天性囊状腺样畸形
疾病别名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疾病代码ICD:Q34.8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先天性囊状腺样畸形(congenitalcysticadenomatoidmalformation)系先天性肺局部发育不全。肺组织结构紊乱,终末细支气管过度生长,形成多囊性包块。本病在成人偶有发现,多无症状,常误诊为错构瘤,但本病无软骨成分。多叶病变者行一侧全肺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