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崎病
概述:川崎病(Kawasaki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最近发现,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增殖因子、活化细胞膜表面抗原、细胞间粘附因子等可能在本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概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d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冠状动脉病变根据日本1009例川崎病观察结果,提示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占46%,冠状动脉瘤占21%。②手足硬肿,常跖潮红及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
-
冠状动脉瘤
在血管瘤内血流异常而导致血栓形成,继而血管阻塞,远处呈血栓栓塞化和心肌梗死。瘘口大也可以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可继发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或心内手术后,如:心内膜活检、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移植后。对于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应用阿司匹林和γ-球蛋白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冠脉瘤
在血管瘤内血流异常而导致血栓形成,继而血管阻塞,远处呈血栓栓塞化和心肌梗死。瘘口大也可以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可继发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或心内手术后,如:心内膜活检、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移植后。对于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应用阿司匹林和γ-球蛋白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川崎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4.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并出现核左移、血小板计数升高、贫血、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到中度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无菌性脓尿等。2.阿司匹林。3.根据患者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双嘧达莫、氯吡格雷)、对症治疗。doc川崎病临床路径表单.
-
川崎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1)双侧球结膜充血,无渗出。发热大于等于5天,主要临床表现不足4项,但是超声心动图或血管造影发现有冠状动脉异常者,可诊断为川崎病。4.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并出现核左移、血小板计数升高、贫血、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到中度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无菌性脓尿等。2.阿司匹林。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电镜下支气管黏膜上皮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②病情处于恢复期且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1mg/kg/日,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延缓对病毒的清除。2.增加“气道管理”相关内容,细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启动时机、ECMO指征和ECMO模式选择、推荐初始设置等。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病因不明。全身型,起病急,发热呈弛张热,皮疹随体温的升降而时隐时现,多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轻度肝功能异常,患者出现胸膜炎及心包炎,心肌可受累,发病时或数月后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症状较轻,仅约10%—15%发生关节强直变形。反复发作后滑膜组织增厚呈绒毛状向关节腔突起,并沿软骨延伸,形成血管翳。
-
免疫球蛋白IgE
别名: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正常值:ELISA法、RIA法:0.1~寄生虫感染。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化验类别一: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共济失调石棉肺肉瘤选择性IgA缺乏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肝癌支气管哮喘川崎病矽肺腹泻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可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临床表现时,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胸腔并发症等情况。气喘者可用解痉平喘药;(2)胸片;
-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系一种发热、出疹、低血压、肢端脱屑和多系统损害的疾病。症状体征:本症多见既往体健的青年妇女,且绝大多数在月经期第2~②弥漫性红皮病样发疹;因本症有关的金葡菌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有耐药性,故可选用先锋霉素、新青霉素Ⅱ、林可霉素及庆大霉素等。
-
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面颈部淋巴循环丰富,有环形链和垂直链两组淋巴结及多数网状淋巴管组成。脓肿表浅者,如下颌下脓肿,可扪及波动感,颈深上脓肿因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不易扪及波动感,但压痛明显,患区皮肤有炎性侵润块,压之有凹陷性水肿。诊断检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局部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
矮小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矮小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2)甲状腺功能(T3、T4、TSH、FT3、FT4)、乙肝两对半;(5)血气分析;(6)性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催乳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2010年版)
1.头罩吸氧:患儿出现低氧和呼吸困难,可先头罩吸氧。4.合并症治疗:合并严重气漏须胸腔引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应选择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包括机械通气、纠正酸中毒、提高体循环压、吸入一氧化氮及其他扩血管药物)。(九)出院标准:病情恢复,自主呼吸平稳,血气分析和胸片正常或好转,不需要呼吸支持。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
(2)肝肾功能,EBV–IgM、EBV–IgG、EBV–DNA至少一项;(九)变异及原因分析:入院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包括脾破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并发症、嗜血细胞增多综合征、肝衰竭等),则退出路径/转入其他相应疾病路径。
-
人轮状病毒感染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 状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直径60~此外,婴幼儿RV感染还可伴有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征、瑞氏综合征、溶血性鸟度综合征、川崎病和克隆病等。年龄越小隐性感染越多,显性感染的高发年龄为4—36月龄的婴幼儿。轻度失水给予口服补液,推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服补液盐(ORS)。
-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3)OGTT试验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张文宝、胡鹏电话:010-68792200、68792730二○一○年十二月十日临床路径全文: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B95.5)。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2010年版)
(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内:(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40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编码,且1月≤年龄18岁。(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沉、血涂片、血型、自身免疫疾病筛查、血小板相关抗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3)抗人球蛋白试验;
-
癫痫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癫痫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血乳酸、感染性疾病筛查;2.有手术指征者转入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2010年版)
3.温抗体型。外周血涂片可见数量不等球形红细胞、幼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增多。尽可能使用洗涤红细胞。3.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糖皮质激素效果差者。(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内:(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59.10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疾病编码,且1月≤年龄18岁。
-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3.如合并肾脏症状:按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判断临床类型,必要时行肾组织活检判断病理类型作分型治疗)。(4)免疫球蛋白、补体。
-
热性惊厥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热性惊厥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2.符合需要住院指征:惊厥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欠佳者。2.疑有颅内感染,特别是<1岁婴儿,腰穿脑脊液检查。
-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1.体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1胃食管反流病疾病编码。(4)食管钡餐造影;2.抑酸剂。
-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消化道钡餐造影;(七)选择用药:1.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3.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硫糖铝等。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0年版)
3.胸片显示两肺透亮度降低、充气不良,可见细颗粒网状阴影;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如头罩吸氧后仍有低氧和呼吸困难,应改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2.对于较大早产儿或足月儿如需要可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过程中需要查凝血功能。2.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期间,每天要复查血气分析,如发生肺部感染,要复查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