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眶内容摘除术
眶尖部软组织的切除可至视神经管前端,但应注意眼动脉的出血。左股内侧(右侧不利于切取皮片)断层皮片6cm×7cm(皮片中部切数个小口,以便引流),植于眶腔骨壁上,皮片与上、下睑缘间断缝合。5.其他在治疗泪腺恶性肿瘤时,眶内容摘除术一般还包括泪腺窝的骨壁切除术,泪囊受侵时切除部分眶内侧壁。
-
视神经管减压术
3.眼底变化伤后3周,视乳头颞侧淡白,毛细动脉变细。(2)沿切口将骨膜连同内眦韧带,泪囊一起自骨壁剥开,逐渐向眶深部剥离,小心暴露筛骨纸板,直至接近眶尖视神经管眶口内下缘,术中注意勿损伤筛前、后动脉,必要时电凝止血后切断(图8.10.6.4-4)。2.手术应在硬脑膜外进行,不要损伤脑组织。2d作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
视神经减压术
3.眼底变化伤后3周,视乳头颞侧淡白,毛细动脉变细。(2)沿切口将骨膜连同内眦韧带,泪囊一起自骨壁剥开,逐渐向眶深部剥离,小心暴露筛骨纸板,直至接近眶尖视神经管眶口内下缘,术中注意勿损伤筛前、后动脉,必要时电凝止血后切断(图8.10.6.4-4)。2.手术应在硬脑膜外进行,不要损伤脑组织。2d作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
额窦切开术
概述:额窦切开术的主要目的为开放额窦底部或前壁,除去窦内脓液及各种病变,建立额窦与鼻腔通路,以达到根治额窦病变。禁忌症:1.鼻腔内有急性炎症时。(4)用探针探查鼻额管是否通畅,鼻额管黏膜有无病变,如有病变组织则应清除并扩大鼻额管。2.将泪囊自泪囊窝分离时须小心,避免损伤泪囊、内眦韧带及眼上斜肌滑车。
-
经蝶窦的脑垂体手术
2.垂体肿瘤切除脑垂体肿瘤为了治疗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库欣综合征(cushing'ssyndrome)、催乳素瘤、嫌色细胞肿瘤(腺癌和胚胎性瘤,如精原细胞瘤等),以及儿童期其他少见的肿瘤。2.蝶窦咬骨钳。5.作视野检查。5.为了避免插入牵开器时造成泪囊的损伤,需将泪囊松解游离后提出泪囊窝,随后把自动牵引器安放固定(图3)。
-
经筛窦内侧开眶
手术名称:内侧开眶术别名:经筛窦内侧开眶;置牵开器,扩大切口并止血,切开骨膜,用骨膜剥离子将泪器、内眦韧带等眶内结构向外侧分离,暴露鼻骨、上颌骨额突及筛骨纸板,分离过程中勿将内眦韧带、泪囊等结构损伤。上颌骨额突凿除的范围:上界为鼻额缝(高于此缝易伤及筛骨水平板);术后处理:1.术后注意鼻腔有无出血。
-
内侧开眶术
手术名称:内侧开眶术别名:经筛窦内侧开眶;置牵开器,扩大切口并止血,切开骨膜,用骨膜剥离子将泪器、内眦韧带等眶内结构向外侧分离,暴露鼻骨、上颌骨额突及筛骨纸板,分离过程中勿将内眦韧带、泪囊等结构损伤。上颌骨额突凿除的范围:上界为鼻额缝(高于此缝易伤及筛骨水平板);术后处理:1.术后注意鼻腔有无出血。
-
脉络膜炎
概述:后葡萄膜炎(posterioruveitis)又称脉络膜炎(choroiditis)。给药方法:有口服药,滴眼剂或结膜下注射等方式:口服药开始时要给足量,以便迅速控制炎症,最后用最小最维持到炎症活动完全消退为主。250mg或地塞米松5~5.免疫治疗: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和交感性眼炎,使用激素无效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
-
鼻腔脑膜脑膨出颅外修补术
手术名称:鼻腔脑膜脑膨出颅外修补术别名:extracranialrepairofencephalomeningoceleinnasalcavity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ICD编码:02.1207概述:在胚胎期,若神经管闭合不全,可发生颅裂和脊裂畸形,脑和脑膜经颅裂突出于颅外,便形成了脑膜脑膨出。4.将结扎之蒂部向颅内还纳,铺盖筋膜。
-
阔筋膜或硅胶带提吊矫正麻痹性睑外翻
手术名称:阔筋膜或硅胶带提吊矫正麻痹性睑外翻分类:眼科/眼睑手术/睑外翻矫正术/麻痹性睑外翻矫正术ICD编码:08.4913概述:麻痹性睑外翻是因面神经麻痹,眼 匝肌失去张力而致。5.将阔筋膜条带另一端穿过柳叶刀小孔,反抽柳叶刀,使阔筋膜条带顺睑皮下隧道穿至外眦角切口,并由此穿出。7.眦部皮肤切口,丝线缝合。
-
泪道
概述:泪道(lacrimalpassage)是由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组成的泪液的排出通道。中医将狭义泪点、广义泪道称为泪窍、泪堂、泪膛、泪孔。泪点:泪点是引流泪液的起点,位于上、下睑缘内侧端乳头状突起上,直径约0.2—0.3毫米。溢泪的产生:正常情况下,依靠瞬目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泪液自泪点排泄至鼻腔。
-
泪膛
泪道(lacrimalpassage)是由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组成的泪液的排出通道。中医将狭义泪点、广义泪道称为泪窍、泪堂、泪膛、泪孔。泪点:泪点是引流泪液的起点,位于上、下睑缘内侧端乳头状突起上,直径约0.2—0.3毫米。溢泪的产生:正常情况下,依靠瞬目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泪液自泪点排泄至鼻腔。
-
泪囊瘘
泪囊区皮肤有一针尖大小孔,泪液从该孔溢出称为泪囊瘘。3.冲洗泪道,液体从瘘孔溢出。2.后天性泪囊瘘:待急性泪囊炎症消退后,旋手术治疗,作瘘管切除加泪囊鼻腔吻合术。3.冲洗泪道除有泪囊瘘外如同时存在泪道阻塞,则需作泪囊X-线碘油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疗效评价1.治愈:瘘孔封闭,无泪溢。
-
虹膜睫状体炎
概述前葡萄膜炎(anterioruveitis)又名虹膜睫状体炎(iridocyclitis),虹膜发生炎症后常影响睫状体,故临床上单独的虹膜炎或睫状体为是很少见的。晚期可合并黄斑水肿及视神经视网膜炎。8.继发性青光眼:由于房角粘连,瞳孔闭锁,加上急性炎症期血管扩张、血浆漏出,前房水粘稠度增高导致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
-
鼻泪管
鼻泪管又称泪鼻管。鼻泪管接续泪囊,向下开口于下鼻道的前上方。泪液产自泪腺,入结膜上穹,当眨眼活动时,流经眼球表面湿润角膜,然后入泪点经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流至下鼻道,由鼻粘膜吸收。
-
眶缘骨折
致伤物以一定的力和速度作用于眶缘,引起眶缘骨折。肌组织挫伤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6.副鼻窦损伤副鼻窦可与开放性骨折构通,鼻出血及眶内和颅内气肿可见,可有继发感染。7.颅内损伤眶上缘骨折可伴有硬脑膜裂伤、脑脊液外溢、脑脊液鼻漏、严重者可继发脑炎危及生命。如骨膜缺损较多,筛骨不复位可去除骨片。
-
泪器
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内侧位于提上睑肌上;浅头起于睑内侧韧带,深头起于泪隔。上下睑之Horner肌有一共同起点,位于后泪嵴之上2/3部稍后,除部分肌纤维加入睑板前肌(为该肌之深头)形成该肌主体外,Horner肌一方面分出肌纤维束呈螺旋状插入上下泪小管周围黏膜下之结缔组织中,使其与泪小管紧密相连。
-
眼科常规
2.核对所用药液和眼别后,以左手拇指与示指分开上下睑(必要时可用开睑器或开睑钩),以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一般用号皮内注射针头,长1.5cm)与角膜缘平行,靠近穹窿部注射于球结膜下,避免伤及角膜和结膜下血管。球后注射法:经皮肤注射法:(1)核对注射液及受注射之眼,用碘酊和乙醇消毒下睑外侧皮肤。
-
泪道探通术
手术名称:泪道探通术别名:泪小管探通术分类:眼科/泪器手术ICD编码:09.4201概述:先天性泪道阻塞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开始,可表现为流泪、分泌物多。3.新生儿泪囊炎,由于鼻泪管先天膜闭,压挤泪囊部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经局部按摩并滴抗生素眼液治疗无效、又经适当加压冲洗泪道后仍不通者。
-
泪小管及鼻泪管阻塞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泪小管及鼻泪管阻塞是指泪小管及鼻泪管部位由于炎症或其它原因引起的部分或全部阻塞不通。诊断检查:1、压迫泪囊或冲洗泪道,注意有无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溢出,排除泪囊炎。单纯鼻泪管阻塞者,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3、术后每天冲洗泪道1次,给予抗生素滴眼及呋麻合剂滴鼻。
-
扩大眶内容摘除术
手术名称:扩大眶内容摘除术分类:眼科/眼眶手术/眶内容摘除术ICD编码:16.5201概述:眶内容摘除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必要手段。眶腔的处理:由于扩大眶内容切除术后,眶腔与颅内或副鼻窦沟通,所以切除术后的眶腔要用组织块填补,常用的是颞肌、带血管蒂颞顶筋膜或带血管蒂游离的肌皮瓣(后有详述)。
-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缝合术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缝合术适应证内眦部陈旧性外伤伴有泪小管阻塞或泪小管断裂缝合术后重新阻塞者。术前准备及麻醉同单纯泪小管断裂缝合术。2.向泪点插入一泪道探针达泪小管阻塞部。图9图103.切除瘢痕后,按泪囊径路泪小管断裂缝合术步骤进行,暴露和切开泪囊;彻底切除皮肤瘢痕,并作皮瓣交换,避开垂直瘢痕。
-
单纯泪小管断裂缝合术
内眦部外伤所致的泪小管断裂,可行泪小管缝合术进行修复。以2%利多卡因2~3ml,在创口两侧皮下和结膜下、泪囊区皮下、鼻泪管上口处作浸润麻醉。2.扩大泪点,向泪点插入一泪道冲洗针头,找到泪小管颞侧断端(图1)。图1图23.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较难。参考泪囊摘除术方法切开皮肤,分离眼 匝肌,沿泪囊长轴切开泪囊。
-
泪小管鼻腔吻合术
术前准备及麻醉术前一天,冲洗泪囊,结膜囊内滴入抗生素眼液。泪点部表面麻醉泪囊区皮下、泪囊顶部及鼻泪管上口处深部浸润麻醉,同泪囊摘除术。中鼻道及中鼻甲前端填入蘸有1%地卡因和0.5%麻黄碱的棉片10分钟(图1)。手术步骤基本方法:1.按泪囊鼻腔吻合术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切开并分离骨膜,造骨窗。
-
慢性泪囊炎
常见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鼻甲肥大等阻塞鼻泪道,泪液不能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内。(二)以手指挤压泪囊部,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6次,点药之前,挤净分泌物,作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时应治疗鼻腔疾病。
-
泪道阻塞或狭窄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泪道起始部(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管径窄细,位置表、浅,并与结膜囊相通,容易受到炎症、外伤影响而发生阻塞。1、婴儿泪溢泪液排出部在胚胎成长中逐渐形成,其中鼻泪管形成最迟,常常到出生时鼻泪管下段五仍有一粘膜襞(Hasner瓣)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一般在出生后数月内可自行开通。
-
结膜囊鼻腔吻合术
结膜囊鼻腔吻合术适应证泪小管、鼻泪管完全闭塞者。术前准备及麻醉泪点部表面麻醉泪囊区皮下、泪囊顶部及鼻泪管上口处深部浸润麻醉,同泪囊摘除术。中鼻道及中鼻甲前端填入蘸有1%地卡因和0.5%麻黄碱的棉片10分钟(图1)。手术步骤1.按泪囊鼻腔吻合术切开皮肤,分离骨膜,必要时切断内眦腱。术后处理全身使用抗生素3~
-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17日《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印发。: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
经面前部途径颅面切除手术
3.鼻腔肿瘤,如鼻腔神经胶质瘤、鼻中隔软骨瘤、癌和黏膜黑色素瘤。2.鼻旁切口:用加有1∶500000肾上腺素的局麻药液作浸润麻醉,并用含0.25%新福林液的棉球填塞鼻腔,可减少出血。并发症:1.大脑皮质梗死:采用脑脊液腰椎引流,应用甘露醇及过度换气,均可适当松弛大脑。3.脑脊液鼻漏:靠细致的硬脑膜关闭来预防。
-
眼部X线检查
操作名称眼部X线检查适应症适用于眼球突出、眼眶外伤、异物定位和泪道阻塞的检查等。(1)眼部常用的投照体位。(3)泪囊造影:在冲洗泪道、压迫泪囊后,经泪小点注入40%碘油或60%泛影葡胺1~2ml,拭去结膜囊残留造影剂,摄眶正、侧位像,观察造影剂充盈情况。操作方法参照X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