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电极
微电极是一种顶端尖细的电极,大致分为玻璃毛细管电极和金属微电极。前者是在加热拉长后的玻璃管中灌满KCI(通常为3M)或其它溶液,顶端外径细到0.5微米以下者可用来插入神经细胞或肌细胞中,从细胞内记录电位变化,或者向细胞内进行通电来使用。毛细管电极也用于细胞外记录,另在电泳法中也使用。
-
中脑传导束毁损术
名称:中脑传导束毁损术适应证:中脑传导束毁损术适用于偏侧性范围较广的躯干或头面部各种顽固性疼痛,躯干疼痛毁损对侧中脑脊髓丘脑束,头面部疼痛毁损对侧中脑三叉丘系。2.将微电极导入靶点进行术中电刺激,当刺激脊髓丘脑束时,会出现对侧躯体的疼痛、麻木、电灼或发凉等感觉;
-
丘脑板内核群毁损术
名称:丘脑板内核群毁损术适应证:丘脑板内核群毁损术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但对丘脑痛、幻肢痛和三叉神经痛效果不佳。2.手术患者体位准备患者仰卧位,头皮相应位置直切口,常规颅骨钻孔1个,局部电灼切开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和皮层。即使是单侧性的疼痛,双侧板内核群毁损的止痛效果也要优于单侧板内核群毁损。
-
阳极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指在一定的电位下,使待测金属离子部分地还原成金属并溶入微电极或析出于电极的表面,然后向电极施加反向电压,使微电极上的金属氧化而产生氧化电流,根据氧化过程的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的伏安法。
-
阳极溶出伏安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指在一定的电位下,使待测金属离子部分地还原成金属并溶入微电极或析出于电极的表面,然后向电极施加反向电压,使微电极上的金属氧化而产生氧化电流,根据氧化过程的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的伏安法。
-
脑电波
产生脑电节律活动的条件脑中电场必须相当强,才能在头皮表面记录出电位变化,而欲使脑中电场达到相当强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同步化。故节律性的脑电波是许多神经元同时活动和同时抑制的结果。综上所述,一般认为,脑电图波形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突触后电位总和而形成,而其节律性活动的产生与丘脑有关。
-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当两个测量电极置于安静的神经纤维表面任何两点时,示波器荧屏上的光点在等电位线(零点)作横向扫描,表明细胞膜表面不存在电位差。这显示: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比膜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以极化(或静息电位)为准,膜内负电位增大,称为超极化;
-
脑科学
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人脑的本质。在神经系统的活动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过程,包括神经信号的发生、转导、传导、突触传递等。在离子通道方面,将会发现更多的新通道。意识的整体性怎样被保持?突触可塑性与学习和记忆形成、记忆检索是怎样的关系?
-
丘脑枕核毁损术
名称:丘脑枕核毁损术适应证:丘脑枕核毁损术适用于治疗各种范围较弥散的顽固性疼痛和部分幻肢痛、精神性疼痛。4.急性疼痛一般不首选外科手术治疗。2.手术患者体位准备患者仰卧位,常规头皮直切口、颅骨钻孔、切开硬脑膜和皮层。方法:1.导入微电极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和电刺激,验证并确定靶点位置。
-
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
名称: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适应证: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适用于累及范围较大的躯体和头面部的各种慢性疼痛,躯干、四肢疼痛进行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的毁损,头面部疼痛则选择对侧丘脑腹后内侧核(VPM)。2.手术患者体位准备患者仰卧位,将立体定向头架牢固固定在手术床上,核对靶点坐标,校准定位仪。
-
癫痫杏仁核毁损术
手术名称:癫痫杏仁核毁损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癫痫的定向手术ICD编码:92.3908概述:由Riechert等(1957)首先倡用,用以治疗颞叶癫痫。取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术中最好用深部脑电图核对电极位置。也可用电刺激触发,刺激参数为方脉冲、双相,脉宽1ms、频率50Hz,强度从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引出痫样放电。
-
泪液酸碱度
概述:泪液pH常用精密pH试纸测定。别名:泪液pH值泪液酸碱度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泪液酸碱度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唾液与泪液检查化验取材:泪液泪液酸碱度的测定原理:采用简易比色测定法化学反应原理。干性角结膜炎、角膜损伤和春季结膜炎患者泪液pH常增高,而沙眼和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泪液pH不增高。
-
泪液pH值
概述:泪液pH常用精密pH试纸测定。别名:泪液pH值泪液酸碱度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泪液酸碱度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唾液与泪液检查化验取材:泪液泪液酸碱度的测定原理:采用简易比色测定法化学反应原理。干性角结膜炎、角膜损伤和春季结膜炎患者泪液pH常增高,而沙眼和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泪液pH不增高。
-
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多年来,对于这些细胞群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和呼吸节律产生和调节中的作用,曾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研究。
-
肌萎缩
概述:肌萎缩系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而言,是神经、肌肉疾患和主要症状之一。活检见肌肉萎缩变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权磷酸激酶最为敏感。缺血性肌萎缩多因各种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肌肉缺血和无菌性坏死而致。
-
姿势
姿势(posture)指生物,特别是动物身体所表现的一定体位形式。生物在维持一定姿势,进行活动时,大脑发出的命令通过锥体途径和锥体外路系统支配全身的肌肉,加之内耳平衡器和颈部等肌肉及关节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姿势反射),使全身形成平衡的姿势和动作。
-
显微操作
显微操作micromanipulation是在光学显微镜视野内,使用微玻璃针、解剖刀、吸量管等器具,进行手术、解剖、注射等实验操作。显微解剖器有三种类型,即利用金属弹性的Chamber型、利用螺丝的Peterh型和利用流体弹性的DeFonbrun型。采用显微操作已取得许多实验成果,如分离出微生物或孢子或培养细胞,进行单细胞培养;
-
细胞内电极
把微电极插入细胞内,既可用它来测定膜电位又可用它来给予电刺激,这种电极称为细胞内电极。如原生动物和色素细胞等大型的游离细胞,用同样的方法也直接测定了伴随它们活动的电位差的变动。
-
摄食中枢
摄食中枢是用埋藏电极刺激清醒动物结节区水平的丘脑外侧区,则导致食物摄入量增加而过度进食;饱中枢可以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应用微电极分别插入动物的摄食中枢及饱中枢区域内,记录他们的神经元放电活动情况,发现动物在饥饿时,摄食中枢区域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多,而饱中枢区域神经元放电频率较少;
-
中枢兴奋
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必须通过反射弧的中枢部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如将微电极插入突触后神经元(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内,可测得静息电位约-70mV。在多突触反射中,情况更复杂,在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要经过中间神经元的传递,因此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状态与联系方式对传出神经元的活动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