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血病病毒
白血病病毒是一类肿瘤病毒。后来又报道了引起骨髓母细胞增多症的禽骨髓母细胞增多性病毒(Avianmyeloblastosisvirus,AMV),还有引起淋巴性白血病、红血球母细胞瘤等的病毒。同时,它和具有共同寄主的肉瘤病毒关系密切,其中的缺陷毒株(不完全病毒)可作为疱疹病毒起作用,而完全型肉瘤病毒能制备基因重组体。
-
反录病毒
反录病毒是具有反转录酶并能引起多种动物发生肿瘤和慢性病的一类病毒。重要的种类如:①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马属动物(马、骡、驴)是唯一可以自然感染的动物,主要通过马虻传播。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HTLV-Ⅲ病毒可能是艾滋病的病因。牛白血病病毒(BLV)能使牛发生恶性淋巴肉瘤,其靶细胞是B淋巴细胞。
-
曾毅
曾毅,男。近年来,他又首次发现EBNA-1的IgA和Zebra的IgA抗体对鼻咽癌诊断的特异性,建立了国际上仅有的针对EB病毒EBNA-1、P138和MA的单克隆抗体,重组成功高表达的EA、P138+P54质粒,证明癌细胞中有EBNA-1和LMP抗原,首次发现鼻咽癌病人中有EA和MA/IgA的抗独特型抗体,从而使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
丙型反转录病毒属
病毒衣壳装配在细胞质膜内膜上进行,并在装配的同时出芽释放。病毒基因组每个单体的大小为8.3kb,基因组除了编码gag、pro和pol外,没有附加基因。tRNA引物为tRNAPro,LTR长约600nt,其中U3区长500nt,R区域60nt,U5区域约75nt。(2)病毒抗原特性的差异;(3)病毒自然宿主范围的差异;(4)病毒毒力的差异。
-
人类T 淋巴细胞病毒感染
(3)淋巴瘤性ATL:无淋巴细胞增多的淋巴结病。HTLV基因编码:①gag基因编码产生p19、p24、p15抗原;病理生理HTLV进入人体后,通过包膜糖蛋白分子与血液及组织中CD4+T细胞上CD4分子结合而侵入细胞,其基因组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形成前病毒DNA,并在宿主细胞染色体的许多位点整合,使受染T细胞增生转化,最后发展为T细胞白血病。
-
HTLV-1
198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从皮肤覃样真菌病人的淋巴结也建立了一个白血病细胞株,发现其中有一种RNA逆转录病毒,称作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日本是世界上ATL患者最多的国家,带HTLV-1抗体的人,3%-5%发展为ATL/L,,每年新发ATL300-500人,ATL病人的HTLV-1抗体阳性率为95%。
-
玫瑰花
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和血调经的功效,治肝气郁结所致胸膈满闷,脘胁胀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泄泻,跌打瘀痛。化学成分:玫瑰花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其中主要成分为香茅醇、牻牛儿醇等,还含槲皮苷、苦味质,鞣质等。残留花梗上被细柔毛,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
-
人嗜T-淋巴病毒1型
198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从皮肤覃样真菌病人的淋巴结也建立了一个白血病细胞株,发现其中有一种RNA逆转录病毒,称作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日本是世界上ATL患者最多的国家,带HTLV-1抗体的人,3%-5%发展为ATL/L,,每年新发ATL300-500人,ATL病人的HTLV-1抗体阳性率为95%。
-
淋巴瘤
病因病理病机:病因及发病机理人类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发生于非洲以外地区的同类型淋巴瘤则未发现与EB病毒有关。1980年从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瘤细胞株中分离出一种独特逆转录病毒(C型RNA病毒)命名为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与1976年日本所发现的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ATLV)是同一种病毒。
-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一种白细胞,是血液的有形成分之一。B淋巴细胞在人骨髓内发育为骨髓依赖淋巴细泡(B-lymphocytes),可接受抗原刺激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经多次分裂,变为浆细胞,寿命较短,其功能为生成抗体。20世纪60年代初苗勒、顾特等在研究胸腺的功能中发现存在着两类淋巴细胞,即T细胞和B细胞。
-
洪涛
40年来,曾先后对鹦鹉-鸟疫衣原体、沙眼衣原体、人传染性软疣病毒、疱疹病毒、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毒、 状病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慢病毒等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6.1991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活检肝脏的抗原定位和超微病理研究",第三获奖人。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
甲型反转录病毒属
中文名称:甲型反转录病毒属英文名称:Alpharetro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反转录病毒科正反转录亚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甲型反转录病毒属成员:种型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禽白血病病毒-RSA(Avianleukosisvirus-RSA)禽白血病病毒-HPRS103(Avianleukosisvirus-HPRS103)劳氏肉瘤病毒(Roussarcomavirus)劳氏肉
-
丁型反转录病毒属
病毒衣壳装配在细胞质膜内膜上进行,并在装配的同时出芽释放。病毒基因组每个单体的大小为约8.3kb。基因组除了编码gag、pro和pol外,还有非结构基因tax和rex,它们可能参与病毒RNA合成和加工的调节。tRNA引物为tRNAPro,LTR长约550-750nt,其中U3区长200-300nt,R区域135-235nt,U5区域约100-200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