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阑尾切除术
11.覆盖系膜:加固缝合:用1-0号丝线,在荷包缝线外周0.3cm处,再作浆肌层8字缝合,并将阑尾系膜残端或脂肪垂结肠固定,使局部表面光滑,防止术后粘连[图1⑽]。13.关腹:关腹前应以卵圆钳夹一块小纱布团,伸入腹腔,在盲肠周围检查有无渗液、脓液,有无结扎点出血,如有应加以处理,再缝合腹壁各层[图1⑾]。
-
阑尾肿瘤
概述:阑尾肿瘤少见,一般无症状,常在腹部手术中或尸解时发现,前者以恶性者多,后者以良性者为多,有时可因阻塞阑尾腔而形成急性阑尾炎。腺瘤与腺癌:分为绒毛状腺瘤、平滑肌瘤、神经瘤等。若钡剂进入囊肿腔内可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影。注意系膜淋巴结有无肿大,所有阑尾标本均应常规石蜡切片组织学检查。
-
阑尾炎
(2)中医中药疗法:本病属于中医的“肠痈”范围,为实证、热症,治疗宜行气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辨证施治。③毒热型(多属阑尾穿孔、严重坏疽性阑尾炎或合并腹膜炎):用阑尾清化汤(金银花、蒲公英、冬瓜仁、大黄、丹皮、木香、川楝子、甘草)。3、腹壁切口引流物一般于术后24~慢性阑尾炎药物只能缓解,无法治愈。
-
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2.术后抗菌药物:根据病情及术前已用药物,可选择二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甲硝唑或三代头孢类(如头孢噻肟)+甲硝唑,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3–6天。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手术名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别名:laparoscopicappendicectomy分类:小儿外科/阑尾切除术ICD编码:47.0101概述: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麻醉和体位: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血管内凝不彻底,剪断系膜时发生阑尾动脉出血。4.穿刺孔疝:一般发生在脐部切口,内容物通常为网膜,其原因有:①脐部穿刺孔大而直;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2.术后12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
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1.病史:腹痛、呕吐、发热2.体征:急性面容,腹痛剧烈时可导致被动弯腰体位3.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伴有反跳痛,肌紧张4.辅助检查:B超可见右下腹肠管炎症表现,CT可见阑尾粪石,增粗的阑尾,盆腔积液,右侧腰大肌和髂腰肌水肿(三)进入路径标准。建议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曲松)+甲硝唑;3.术后饮食指导。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尿常规、便常规一般无异常,C反应蛋白可升高。2.手术方式:阑尾切除术。2.术后抗菌药物:根据病情及术前已用药物,可选择二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甲硝唑或三代头孢类(如头孢噻肟)+甲硝唑,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3~docx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
-
逆行阑尾切除术
手术名称:阑尾逆行切除术别名:逆行阑尾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结肠手术/阑尾手术ICD编码:47.0902概述:阑尾为一腹膜内器官,长约5~阑尾系膜中有阑尾动脉和静脉。若有脓液溢出,应及时吸尽。③如阑尾正常,腹膜也无改变,应考虑克罗恩病、美克尔憩尔憩室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须探查距回盲部100cm范围内的回肠。
-
阑尾逆行切除术
手术名称:阑尾逆行切除术别名:逆行阑尾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结肠手术/阑尾手术ICD编码:47.0902概述:阑尾为一腹膜内器官,长约5~阑尾系膜中有阑尾动脉和静脉。若有脓液溢出,应及时吸尽。③如阑尾正常,腹膜也无改变,应考虑克罗恩病、美克尔憩尔憩室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须探查距回盲部100cm范围内的回肠。
-
阑尾类癌
管状型腺类癌,细胞呈腺管状,排列有序,没有实性巢,缺少核分裂象。(3)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在阑尾类癌可有多种表达,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蛋白基因产物9.5、5-羟色胺、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D28)呈阳性反应。若有则提示类癌已转移,主要是肝脏和后腹膜。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9版)
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线片、腹部立位X线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质饮食;3天切口换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
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1年县医院版)
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尿便常规一般无异常,C反应蛋白可升高。2.术后抗菌药物:根据病情及术前已用药物,可选择二代头孢类(如头孢呋辛)+甲硝锉或三代头孢类(如头孢噻肟)+甲硝唑,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3–5天。
-
阑尾类癌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阑尾类癌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2.需要行阑尾切除术或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阑尾类癌诊断与术中情况或术后病理不符,需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docx阑尾类癌临床路径表单.
-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概述:大网膜粘连综合征(omentaladhesionsyndrome)系指腹腔感染、外伤及手术后愈合过程中,与下腹部腹膜、切口或盆腔粘连的网膜组织发生纤维性挛缩,牵拉横结肠而引起的急性腹痛、腹胀、便秘等一组综合征,又称“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临床特点:餐后中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伴恶心、呕吐;钡剂横结肠受阻,排空时间延长;
-
大网膜粘连综合症
概述:大网膜粘连综合征(omentaladhesionsyndrome)系指腹腔感染、外伤及手术后愈合过程中,与下腹部腹膜、切口或盆腔粘连的网膜组织发生纤维性挛缩,牵拉横结肠而引起的急性腹痛、腹胀、便秘等一组综合征,又称“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临床特点:餐后中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伴恶心、呕吐;钡剂横结肠受阻,排空时间延长;
-
膀胱瘘
概述:临床上膀胱瘘患者较常见,其可与皮肤、肠道、女性生殖器官相通,原发病往往是泌尿系统外疾病。经瘘管插管灌造影剂常可帮助确诊。(2)膀胱阴道瘘:较为常见,常继发于产科、外科或放射性治疗损伤或宫颈癌引起,在膀胱镜下经瘘口插管可直接与阴道相通,阴道造影常能很好显示输尿管阴道、膀胱阴道和直肠阴道瘘。
-
溴化拉帕库铵
瑞帕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对90名健康志愿者经芬太尼/氟烷/N2O麻醉后,给予瑞帕库溴铵,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采用HPLC测定,研究其效能、作用时间及药动学参数。瑞帕库溴铵与其他快速肌松剂如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rocuromiumbromide)不同,血浆清除率相对较高,而在血浆中的平均滞留时间相对较短。
-
瑞帕库溴铵
瑞帕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对90名健康志愿者经芬太尼/氟烷/N2O麻醉后,给予瑞帕库溴铵,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采用HPLC测定,研究其效能、作用时间及药动学参数。瑞帕库溴铵与其他快速肌松剂如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rocuromiumbromide)不同,血浆清除率相对较高,而在血浆中的平均滞留时间相对较短。
-
大肠点
大肠点为经外奇穴名。出《江苏中医》。位于鼻翼正中点。主要作为肠梗阻切除术、肠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以及阑尾切除术的针麻用穴。20°角针刺0.3~待鼻部有酸、胀感时,接以电针诱导20分钟左右。
-
唇针麻醉
唇针麻醉指以针刺唇部的人中、承浆二穴达到镇痛效果,以进行手术的方法。主要用于脾、胃、胆囊、阑尾切除术及疝修补术。由于针刺麻醉安全度较大,副作用较小,因而对麻醉药物过敏者,或肝肾肺功能不良,病情危重,休克和年迈体衰等不能耐受麻醉药物者,应用针麻有利于保证病人术中和术后的安全。
-
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
概述:大网膜粘连综合征(omentaladhesionsyndrome)系指腹腔感染、外伤及手术后愈合过程中,与下腹部腹膜、切口或盆腔粘连的网膜组织发生纤维性挛缩,牵拉横结肠而引起的急性腹痛、腹胀、便秘等一组综合征,又称“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临床特点:餐后中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伴恶心、呕吐;钡剂横结肠受阻,排空时间延长;
-
阑尾炎(症状、手术治疗和饮食)
主要症状:腹痛,多半开始在脐周围、上腹部疼痛,以后逐渐加剧,经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阑尾一旦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出现右下腹或全腹肌紧张,压痛和肌紧张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上也有一定意义。慢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患者常感右下腹隐病,并反复发作。恢复期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可能。
-
第五日综合征
概述:第五日综合征(FifthDaySyndrome)又名小儿阑尾切除术后第五日综合征。诊断:1.病程短,无真性腹膜炎征。治疗措施:以保守治疗为主,多不必手术,采用禁食、静脉补液、持续鼻胃管减压、抗生素,对本征的治疗是必要而有效的,重要的是小儿阑尾炎后一般应在第6日以后方可出院,以免漏诊第五日综合征而延误处理。
-
慢性阑尾炎
而阑尾病检未证实有慢性炎症,手术后症状却完全缓解。回盲部钡透如出现显示的阑尾有压痛、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均为慢性阑尾炎的特征。
-
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适用病名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一、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一)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要求;(二)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一小时内开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