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以狗、狼为终宿主,羊、猪、骆驼、牛为中间宿主。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相关药品:芬苯达唑、甲苯达唑、吡喹酮、硫苯咪唑
-
WS/T 664—2019 包虫病控制
计算啮齿类动物泡型包虫病患病率。A.1.6档案资料: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并保存能反映当地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各种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人群查病治病、患者转归、犬登记管理驱虫、犬感染检查结果、中间宿主感染检查结果和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等资料。采用剖检法或氢溴酸槟榔碱导泻法,检查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
-
泡球蚴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多房棘球绦虫形态和生活史均与细粒棘球绦虫相似,但成虫主要寄生在狐,中间宿主是啮齿类或食虫类动物,幼虫期是多房棘球蚴(亦称泡球蚴)。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孕节及虫卵随粪便排出,鼠类因觅食终宿主粪便而受感染。病理生理:人泡球蚴病通常比细粒棘球蚴病更严重,病死率较高。
-
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
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制、病人查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农业(畜牧)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总体方针,研究制定家畜包虫病防治政策和措施,落实农村家犬驱虫,家畜免疫,严格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开展畜间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三)考核评估。
-
棘球蚴病
细粒棘球绦虫以狗、狼为终宿主,羊、猪、骆驼、牛为中间宿主。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相关药品:芬苯达唑、甲苯达唑、吡喹酮、硫苯咪唑
-
棘球虫幼病
细粒棘球绦虫以狗、狼为终宿主,羊、猪、骆驼、牛为中间宿主。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相关药品:芬苯达唑、甲苯达唑、吡喹酮、硫苯咪唑
-
细粒棘球蚴病
狗是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六钩蚴首先随门静脉血流侵入肝脏,大多数在肝内形成包虫囊;肺包虫囊大多不含子囊,亦可破入支气管,角皮层旋转收缩,使内面向外翻出,偶尔使生发层与头节及囊液一起被咳出,亦易并发细菌感染。
-
肺包虫囊肿切除术
肺巨大包虫囊肿可致纵隔移位,膈肌下降。③切开外囊时,要求暂停通气;(2)残腔封闭缝合:清除外囊腔囊皮内碎片及坏死的肺组织,反复冲洗囊腔,囊周无功能组织修剪后,修补支气管瘘口,由深至浅全部对拢缝合外囊腔,如此也可加固支气管瘘的修补,防止术后漏气。②破裂包虫病,有的内囊完全咳出,腔内感染充满脓液;
-
肺棘球绦虫囊肿切除术
肺巨大包虫囊肿可致纵隔移位,膈肌下降。③切开外囊时,要求暂停通气;(2)残腔封闭缝合:清除外囊腔囊皮内碎片及坏死的肺组织,反复冲洗囊腔,囊周无功能组织修剪后,修补支气管瘘口,由深至浅全部对拢缝合外囊腔,如此也可加固支气管瘘的修补,防止术后漏气。②破裂包虫病,有的内囊完全咳出,腔内感染充满脓液;
-
肺包虫囊肿摘除术
肺巨大包虫囊肿可致纵隔移位,膈肌下降。③切开外囊时,要求暂停通气;(2)残腔封闭缝合:清除外囊腔囊皮内碎片及坏死的肺组织,反复冲洗囊腔,囊周无功能组织修剪后,修补支气管瘘口,由深至浅全部对拢缝合外囊腔,如此也可加固支气管瘘的修补,防止术后漏气。②破裂包虫病,有的内囊完全咳出,腔内感染充满脓液;
-
肺棘球绦虫囊肿摘除术
肺巨大包虫囊肿可致纵隔移位,膈肌下降。③切开外囊时,要求暂停通气;(2)残腔封闭缝合:清除外囊腔囊皮内碎片及坏死的肺组织,反复冲洗囊腔,囊周无功能组织修剪后,修补支气管瘘口,由深至浅全部对拢缝合外囊腔,如此也可加固支气管瘘的修补,防止术后漏气。②破裂包虫病,有的内囊完全咳出,腔内感染充满脓液;
-
肺棘球蚴囊肿摘除术
肺巨大包虫囊肿可致纵隔移位,膈肌下降。③切开外囊时,要求暂停通气;(2)残腔封闭缝合:清除外囊腔囊皮内碎片及坏死的肺组织,反复冲洗囊腔,囊周无功能组织修剪后,修补支气管瘘口,由深至浅全部对拢缝合外囊腔,如此也可加固支气管瘘的修补,防止术后漏气。②破裂包虫病,有的内囊完全咳出,腔内感染充满脓液;
-
肺棘球蚴囊肿切除术
肺巨大包虫囊肿可致纵隔移位,膈肌下降。③切开外囊时,要求暂停通气;(2)残腔封闭缝合:清除外囊腔囊皮内碎片及坏死的肺组织,反复冲洗囊腔,囊周无功能组织修剪后,修补支气管瘘口,由深至浅全部对拢缝合外囊腔,如此也可加固支气管瘘的修补,防止术后漏气。②破裂包虫病,有的内囊完全咳出,腔内感染充满脓液;
-
细粒棘球绦虫病
生发层向囊内长出许多原头蚴(亦称原头节),原头蚴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170m×122m,为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顶突和吸盘内陷,保护着数十个小钩,此外,还可碱石灰小体等。4.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实验(ABC-ELISA)敏感性最高比常规ELSA高4-6倍且假阳性很少。
-
椎管内寄生虫病手术
手术名称:椎管内寄生虫病手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其他疾病手术ICD编码:03.414概述:椎管内寄生虫病的外科治疗国内外时有报道。临床表现主要是:背痛,两下肢麻木和无力,多见于椎管内囊虫病人;2.来自牧区病人,患进行性两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二便困难。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usgranulosusBatsch1786)成虫寄生在犬科食肉动物,幼虫(称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以及其它动物,引起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称棘球蚴病或包虫病(echinococcosis,hydatiddisease,hydatidosis)。顶突富含肌肉组织,伸缩力很强,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
-
脑内棘球蚴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脑包虫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脑棘球蚴摘除术
手术名称:脑包虫摘除术别名:脑内棘球蚴摘除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包虫病仅占所有包虫病的2%~3%,其中以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占绝对多数,约占92.68%,其他则为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囊液漏出应立即用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或3%高渗盐水冲洗,以损毁溢出的头节。
-
寄生虫性泌尿道感染
本病感染途径:(1)肠道阿米巴病直接蔓延:结肠阿米巴病直接穿破至膀胱。包虫皮内试验(阳性率90%)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80%)有助于包虫病的诊断。去氢依米丁(去氢吐根碱)1~相关药品:甲硝唑、替硝唑、土霉素、四环素、乙胺嗪、卡巴胂、左旋咪唑、依米丁、吐根、去氢依米丁、氯喹、双碘喹啉相关检查:补体结合试验
-
寄生虫性尿路感染
本病感染途径:(1)肠道阿米巴病直接蔓延:结肠阿米巴病直接穿破至膀胱。包虫皮内试验(阳性率90%)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80%)有助于包虫病的诊断。去氢依米丁(去氢吐根碱)1~相关药品:甲硝唑、替硝唑、土霉素、四环素、乙胺嗪、卡巴胂、左旋咪唑、依米丁、吐根、去氢依米丁、氯喹、双碘喹啉相关检查:补体结合试验
-
包虫病的间接血凝试验
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本试验对包虫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阳性率可达0.96(96%)左右。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原虫与寄生虫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化验类别一:传染病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原虫与寄生虫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包虫病补体结合试验
因此,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被作为补体结合试验中判断待测系统中有无抗原抗体反应的复合物系统。(4)补体:豚鼠血清。②采取方阵排列试管,纵行各管加不同浓度的补体0.1ml,横排各管加溶血素0.1ml(皆应从最高稀释度加起)混匀后,各管加BBS0.2ml,补体和溶血素对照管各加BBS0.3ml,最后在各管中加2%羊红细胞0.1ml。
-
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技术
概述:肝包虫病即肝棘球蚴病,是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肝脏所致的寄生虫病。操作名称: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技术适应证如下:1.肝脏局部或全肝肿大,无症状或有上腹不适,隐痛。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2)肝包虫囊肿呈无回声液性区,病灶外肝脏回声正常,血管纹理清楚。
-
单纯性(孤立性)肾囊肿
治疗措施:(1)特殊治疗:①当排泄性尿路造影,肾断层X线摄影术,超声影象及CT仍未能做出最一诊断,可选择作血管造影,而经皮囊肿穿刺抽吸则作为下一步诊断手段,这既可在X线荧光屏监视下也可在超声影象监测下进行。(2)体征:体格检查多为正常,偶于肾区可触及或叩及一包块。通过可透射线的囊液或以看到腰大肌。
-
肝棘球蚴囊肿内囊摘除术
手术名称:肝棘球蚴囊肿内囊摘除术别名: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另一种是由多房性棘球蚴或泡状棘球绦虫感染所引起的泡状棘球蚴病或称滤泡型肝包虫病。肝包虫囊肿在肝表面可见到灰白色隆起的囊壁。将套管针沿穿刺部位刺入囊腔内,拔出通管针到套管柄以上,用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出,这样可在无污染条件下尽量吸除囊内液体。
-
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
手术名称:肝棘球蚴囊肿内囊摘除术别名: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另一种是由多房性棘球蚴或泡状棘球绦虫感染所引起的泡状棘球蚴病或称滤泡型肝包虫病。肝包虫囊肿在肝表面可见到灰白色隆起的囊壁。将套管针沿穿刺部位刺入囊腔内,拔出通管针到套管柄以上,用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出,这样可在无污染条件下尽量吸除囊内液体。
-
肝包虫病内囊摘除术
手术名称:肝棘球蚴囊肿内囊摘除术别名: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另一种是由多房性棘球蚴或泡状棘球绦虫感染所引起的泡状棘球蚴病或称滤泡型肝包虫病。肝包虫囊肿在肝表面可见到灰白色隆起的囊壁。将套管针沿穿刺部位刺入囊腔内,拔出通管针到套管柄以上,用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出,这样可在无污染条件下尽量吸除囊内液体。
-
肾囊肿去顶术
手术名称:肾囊肿去顶术别名: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切除顶部囊壁:先抽吸囊内液体,然后沿肾实质平面切除囊肿顶部囊壁。术中注意要点:1.术中在未确定是否为肾包虫病囊肿时,切忌匆忙切开囊壁,以免污染手术野,造成包虫头节种植。述评:1.肾周感染多因机体抵抗力低下,术中处理不当,肾周积血、积液所致。
-
肾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肾囊肿切除术别名:肾囊肿摘除术;5.剪开外囊壁,钝性分离内囊,内囊摘除后,外囊残腔用双氧水或甲醛溶液杀死头节,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将残腔内壁由深及浅对边缝合拉拢,内翻缝闭外囊,以消灭残腔,或以带蒂脂肪瓣充填囊残腔,预防感染(图7.2.3.2-5)。肾脏创面止血彻底,则很少发生继发性出血。
-
泡沫棘球蚴病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包虫病是人类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故又称棘球蚴病。泡状棘球蚴病比较少见,主要侵犯肝。症状有右季肋部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胆绞痛、消瘦等,大多数病人出现千分之肿大,少数可有黄疸,肝表面呈结节状,质硬,也可出现腹水,脾大等门脉高压征象;囊泡间及周围均有肉芽组织增生。
-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名称:肾囊肿去顶术别名: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切除顶部囊壁:先抽吸囊内液体,然后沿肾实质平面切除囊肿顶部囊壁。术中注意要点:1.术中在未确定是否为肾包虫病囊肿时,切忌匆忙切开囊壁,以免污染手术野,造成包虫头节种植。述评:1.肾周感染多因机体抵抗力低下,术中处理不当,肾周积血、积液所致。
-
经皮肾囊肿穿刺术
手术名称:经皮肾囊肿穿刺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囊肿的手术治疗ICD编码:55.9201适应症:经皮肾囊肿穿刺术适用于:1.巨大的单纯性肾囊肿、肾盂周围囊肿及肾周围假性囊肿压迫肾实质影响肾功能或引起尿路梗阻者。2.肾包虫病囊肿。抽液后可在B型超声显像图上见到液量消失及囊肿体积缩小(图7.2.3.1-3)。
-
肾囊肿摘除术
手术名称:肾囊肿切除术别名:肾囊肿摘除术;5.剪开外囊壁,钝性分离内囊,内囊摘除后,外囊残腔用双氧水或甲醛溶液杀死头节,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将残腔内壁由深及浅对边缝合拉拢,内翻缝闭外囊,以消灭残腔,或以带蒂脂肪瓣充填囊残腔,预防感染(图7.2.3.2-5)。肾脏创面止血彻底,则很少发生继发性出血。
-
肝脏CT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肝脏CT检查技术适应证:肝脏CT检查技术适用于:1.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癌、转移瘤、海绵状血管瘤。2.含碘对比剂过敏。5.如肠道内残留大量硫酸钡应在钡剂排尽后再做CT检查。可分两种:动脉造影CT和门脉造影CT。7d行全肝常规扫描。(3)测量病灶层面CT值及大小,必要时测量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
腹膜腔穿刺术
操作名称:腹膜腔穿刺术适应证:腹膜腔穿刺术适用于:1.如疑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或腹腔炎性渗出液,检查腹腔积液性质,可协助确定其性质与来源。禁忌证: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棘球蚴病(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
-
胸部外科常规
病史一般记录要求与普通外科相同,但应注意下列各点:1.肺、胸膜及纵隔疾病,注意有无咳嗽,咯血、咳痰(性质、量、时间和次数)、发热、盗汗、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其治疗经过。对肺内或纵隔肿块不能确定诊断者,根据具体情况选作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经皮针吸活检及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
法定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法定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
消化道蠕虫病
概述:我国地处温、亚热带、其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均适合肠道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故蠕虫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农村及儿童发病率高。本节重点叙述消化道蠕虫病,包括: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包虫病及肝吸虫病。宿主可通过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对虫体及其产物发生各种反应。
-
包虫病的皮内试验
正常值:阴性。其阳性反应具有双相性,皮试后5~肝癌和结核病患者偶见假阳性反应。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原虫与寄生虫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化验类别一:传染病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原虫与寄生虫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腹膜腔穿刺
名称:腹膜腔穿刺适应证:腹膜腔穿刺适用于:1.用于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做化验和病理等检查,以协助诊断。2.嘱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者可取其他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2.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巾,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
传染病科一般常规工作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患者的衣物经消毒后代为保管或由亲属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