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心导管检查
操作名称:心导管检查适应证:右心导管检查适用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不典型动脉导管未闭等(1)用于诊断:对于某种心脏疾病目前所沿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不能确定诊断时,需要作心导管检查。一般这些症状过几小时后就会好转,还要注意切口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肢体发凉等情况,如有应及时找医生检查。
-
房间隔缺损
患儿发育迟缓。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又称部分心内膜垫缺损或房室管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内膜垫发育缺陷所致。(二)较大的心室间隔缺损:因左至右的分流量大,其X线、心电图表现与本病可极为相似,体征方面亦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的亢进或分裂,因此可能造成鉴别诊断上的困难。X线片示肺野清晰,肺纹稀少,可资鉴别。
-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并易招至感染,发生动脉内膜炎。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出现下半身紫绀。图7超声显象所示动脉导管未闭情况↑=动脉导管总=肺总动脉左=左肺动脉右=右肺动脉升=升主动脉降=降主动脉胸部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早期为左心室增大,晚期时右心室亦增大,分流量较多者左心房亦扩大。
-
先天性主动脉瓣窦动脉瘤破裂
Hope于1839年首先描述本病。多数病例破口较小,起病后可有数周、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然后呈现右心衰竭症状。(二)室间隔缺损并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本病无突发病史,收缩期和舒张期来回性杂音部位在左侧第2、3肋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室间隔回声段缺失和心室腔内存在左向右分流,主动脉瓣可显示瓣膜关闭不全征象。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心血管内科专业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7号)印发。1.右心衰竭的处理:(1)一般处理:吸氧,监测心电图、血压和指端氧饱和度。(3)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
-
三尖瓣狭窄(外科)
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长期升高,呈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和四肢浮肿等征象。临床表现:三尖瓣狭窄的主要症状是由胃肠道和肝脾郁血引起的,如肝区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腹胀等。单纯性三尖瓣狭窄,心肺病象多不明显,伴有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也因右心室血流量减少,心肺症状较单纯性二尖瓣狭窄者为轻。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概述: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通过经皮穿刺股动脉或静脉,将封堵器经输送鞘管置入未闭动脉导管内,恢复或改善其血流动力学状态。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或仅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封堵器释放,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
-
动脉导管未闭
未闭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干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的降主动脉外,长度在0.2cm~少数病例有发育障碍,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如已发生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则出现呼吸困难且日渐加重,紫绀等。一、主、肺动脉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有类似的杂音性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
室间隔膜部瘤
治疗方案:尽管有人认为假性膜部瘤是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过程的一种表现,但因其与真性膜部瘤一样有破裂、梗阻、血栓、心内膜炎和压迫周围重要组织之虞,因而二者都主张尽可能早期手术治疗。由于室缺四周均为纤维边缘,只要进针勿过深,不会伤及传导束。并发症:本病可出现瘤体破裂、梗阻、血栓栓塞、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
导管法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操作名称导管法心内膜心肌活检术适应症心脏移植者观察有无排异,未明原因的心内膜、心肌疾病,特别是弥漫性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以及克山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及病因判定;方法及内容有静脉导管法右心室活检术及动脉逆行插管导管法左心室活检术。
-
法洛三联症
轻度肺动脉狭窄或房间隔缺损较大时,由于右心房压力低于左心房,心内为“左向右”分流,临床可无发绀。3.肺动脉瓣狭窄,如瓣叶发育良好,仅作交界切开或行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即可,如瓣叶发育不良或瓣膜严重钙化失去功能,可考虑用带单瓣补片行跨瓣环的右室流出道加宽。3.完善修补室间隔缺损,防止传导阻滞。
-
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或仅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封堵器释放,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鞘管压迫止血。如试封堵后肺动脉压不下降反而升高,或心率变慢,主动脉压下降,病人感胸闷、气短、胸痛、头晕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应立即收回封堵器。
-
三尖瓣狭窄
概述:三尖瓣狭窄(tricuspidstenosis)多见于女性,绝大多数由风湿热所致,与二尖瓣狭窄相似,风湿性三尖瓣狭窄的病理改变可见腱索有融合和缩短,瓣叶尖端融合,形成一隔膜样孔隙。若平均舒张期压力阶差超过053kPa(4mmHg)时,即可使平均右房压升高而引起体静脉淤血,表现为颈静脉充盈、肝肿大、腹水和水肿等。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类型,以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血气检查PaO2〈8.0KPa,常在严重创伤、大手术或危重内、外科疾病后发生。用药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抗休克等)。4.有低蛋白血症时,可补充白蛋白和血浆。2.需与急性肺水肿鉴别时,可行右心导管检查。
-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操作名称: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适应证: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适用于:1.选择性右心造影多在右心导管检查后进行,显示右心及肺动脉结构的异常,以及伴有右至左分流性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漏斗部、瓣膜部及肺动脉分支的狭窄性病变,三尖瓣病变以及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1.0cm处进针。
-
外伤性主动脉-腔静脉瘘修复术
手术名称:外伤性主动脉-腔静脉瘘修复术分类:心血管外科/胸内大血管创伤手术/外伤性主动脉-腔静脉瘘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9.5301概述:胸部穿透伤偶尔可以造成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交通而引起主动脉-腔静脉瘘,其预后因瘘口大小而异,局部出现大量左向右分流,上腔静脉压急剧增高,心排血量显著增加。
-
左心室双出口
概述:左心室双出口涵义为两根大动脉均起源于左心室,两根动脉开口位于同一平面,双侧圆锥及圆锥肌肉发育不全,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半月瓣和二尖瓣之间均连续。4.关闭室间隔缺损,缝闭肺动脉瓣,切除漏斗部肥厚肌肉,补片重建扩大右心室流出道,并在肺动脉内植入人工瓣膜。临床表现:常出现紫绀伴肺充血或缺血。
-
主-肺动脉隔缺损
概述:主-肺动脉隔缺损或称主-肺动脉窗,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大血管畸形,据Stansel1977年统计,文献中已报道的手术病例尚不足百例。缺损或窗口位于升主动脉与肺总动脉之间,其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酷似动脉导管未闭。胚胎时期第5~8周,主-肺动脉隔将动脉干分隔成升主动脉和肺总动脉。在同一时期
-
心脏房室血管畸形
心脏房室管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命名迄今未统一,又称为心内膜垫缺损、房室共同通道、房室隔缺损。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此类除有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外,还有二尖瓣大瓣裂,三尖瓣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有肺动脉高压者,应用血管扩张药一周以上,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
经皮球囊三尖瓣成形术
操作名称:经皮球囊三尖瓣成形术适应证:经皮球囊三尖瓣成形术适用于:1.单纯三尖瓣狭窄或伴轻、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者。4.三尖瓣狭窄合并其他病变,如难以控制的心内膜炎、心脏肿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狭窄者、多瓣膜病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不能耐受外科开胸手术者,可先考虑三尖瓣扩张,再择期行瓣膜置换术。
-
左心导管检查术及造影
概述:左心导管检查术及造影是利用心导管进行左侧心腔及大血管的压力测定、心脏和血管造影及其不同部位的血气测定。1.瓣膜性心脏疾病2.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对于肺水肿和肾功能不全者可给予利尿药。3.过敏体质者术前后可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造影前静注地塞米松5~
-
左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治疗
手术名称:左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治疗分类:心血管外科/肺静脉异位连接手术/单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5.8215概述:单纯左肺静脉与无名静脉异位连接甚少,往往是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一部分。10cmH2O呼吸,严格控制入量,强心和利尿,以及间断应用东莨菪碱以减少肺血管的渗出。
-
右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治疗
明确房间交通的大小和有无肺动脉狭窄。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维持呼吸。即切除卵圆窝下部房间隔,将左心房后壁吻合口扩大到右心房后壁而与肺总静脉吻合,然后应用心包或涤纶补片做隧道覆盖在吻合口和房间隔缺损之上加以缝合。10cmH2O呼吸,严格控制入量,强心和利尿,以及间断应用东莨菪碱以减少肺血管的渗出。
-
矫正型大动脉错位
但临床大部分病例均合并其他畸形,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口狭窄,预激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电图检查: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除极方向异常为其主要特征,房室传导阻滞约占1/3病例,尚见房室分离,交界处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等。